- 年份
- 2024(9166)
- 2023(13437)
- 2022(11387)
- 2021(10554)
- 2020(8714)
- 2019(20415)
- 2018(20155)
- 2017(38190)
- 2016(20477)
- 2015(23386)
- 2014(23516)
- 2013(23487)
- 2012(22151)
- 2011(20748)
- 2010(21231)
- 2009(19847)
- 2008(19573)
- 2007(17345)
- 2006(15815)
- 2005(14720)
- 学科
- 济(113841)
- 经济(113749)
- 管理(53769)
- 业(50268)
- 方法(44016)
- 企(39865)
- 企业(39865)
- 数学(38794)
- 数学方法(38232)
- 中国(31916)
- 地方(27055)
- 贸(25542)
- 贸易(25522)
- 易(24791)
- 农(24527)
- 业经(21977)
- 学(20093)
- 财(18323)
- 制(17264)
- 融(16914)
- 金融(16913)
- 银(16438)
- 银行(16421)
- 地方经济(16327)
- 农业(16202)
- 理论(16074)
- 行(16046)
- 环境(14959)
- 发(14815)
- 和(13855)
- 机构
- 大学(309943)
- 学院(308829)
- 济(144296)
- 经济(141689)
- 研究(114866)
- 管理(111690)
- 理学(94647)
- 理学院(93492)
- 管理学(91642)
- 管理学院(91074)
- 中国(89510)
- 京(67005)
- 科学(65359)
- 财(63049)
- 所(58778)
- 研究所(52783)
- 财经(49753)
- 中心(49626)
- 经济学(46737)
- 江(46106)
- 农(45716)
- 经(45175)
- 北京(44045)
- 范(42329)
- 师范(41993)
- 经济学院(41742)
- 院(40393)
- 业大(39251)
- 州(37427)
- 财经大学(36656)
- 基金
- 项目(191680)
- 科学(151778)
- 研究(141872)
- 基金(140038)
- 家(121523)
- 国家(120564)
- 科学基金(102536)
- 社会(93089)
- 社会科(88510)
- 社会科学(88490)
- 省(72518)
- 基金项目(71446)
- 教育(65773)
- 自然(63089)
- 自然科(61708)
- 自然科学(61694)
- 划(61547)
- 自然科学基金(60613)
- 资助(60080)
- 编号(55394)
- 成果(46411)
- 发(46351)
- 重点(43848)
- 部(43734)
- 课题(40436)
- 国家社会(39473)
- 创(39253)
- 教育部(38150)
- 发展(38058)
- 展(37479)
- 期刊
- 济(168594)
- 经济(168594)
- 研究(103841)
- 中国(66515)
- 财(46380)
- 管理(45647)
- 学报(44439)
- 农(43110)
- 科学(43039)
- 教育(35716)
- 大学(34670)
- 融(34445)
- 金融(34445)
- 学学(32364)
- 农业(29654)
- 经济研究(29200)
- 技术(28883)
- 财经(26969)
- 业经(24597)
- 经(23510)
- 问题(22575)
- 贸(22218)
- 国际(20439)
- 世界(18867)
- 统计(18044)
- 技术经济(17527)
- 业(16761)
- 策(15809)
- 商业(14640)
- 决策(14336)
共检索到493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俞忠英
中国从7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共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发展膨胀”型式,以别于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停滞膨胀”型式。尽管这是出现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新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广垠 王天营
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路径,但是,这个发展路径是有条件的。从资源环境的视角,对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链环上的产业破解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制约问题。
关键词:
发展模式 二元经济 资源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闳
再论适度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郭秀闳通货膨胀是影响经济正常增长的一个综合病症,也是世界各国经济运行中普遍伴随的顽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基本稳定期、温和期、通货膨胀的加速期,在“膨胀—收缩—膨胀”的怪圈中徘徊跳动,并呈加速强化的态势...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高丹桂 张志强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因揭示了资本形成的源泉而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但因其忽略了二元结构转换中的土地、技术、制度安排等要素以及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使其普适性大打折扣。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和土地则同时向现代部门转移。据此,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可以得到两点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一,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市场来改变"三农"的窘况,而应该借助市场经济以外的力量(如惠农的制度供给)来协同解决"三农"问题;第二,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土地要素配置的二元结构,实质上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燕 佟家栋
"民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引起较多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本文从开放经济与二元经济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转型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过程的并存。同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工资差距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并吸引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而外部冲击、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匹配等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基于284个地级市宏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悦 储巍
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的经济影响因素,确定经济指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从中选取与通货膨胀关系较大的4个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限模型基本原理,使用回归模型,对1992年至2010年间这4个经济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最优门限值水平进行估计,得到通胀率的最优目标区间。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率在最优区间内,将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超出该范围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通货膨胀率的最优门限区间为(-0.3%~4.96%)。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最优门限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风岐 姚长辉
中国经济能承受多高的通货膨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风岐,姚长辉一、中国经济增长必须承受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有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应该讲,实现宏观经济四个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特别困难的,困难的是实现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雪莲 建克成
迄今为止,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仍然是一个争而未决的难题。文章通过建立一个旨在说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非线性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并以通货膨胀变化率作为门限变量以及利用我国1985-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通货膨胀变化率小于门限变量0.0800时,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当通货膨胀变化率位于门限变量0.520与0.0800之间时,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最为明显;然而当通货膨胀变化率高于较大的第二个门限值时,通货膨胀则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文章认为控制通货膨胀的相对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安
199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双双攀高,分别达到13.4%和14.7%(全国居民生活费用价格)。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再次成为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探讨的重大问题。一种颇具影响的观点认为:要加快经济发展势必带来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必然影响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将加快经济发展与抑制通货膨胀对立起来,并提出将加快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根明
中国在实现其历史性变迁的漫长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制约性因素。如何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选择适宜的组织机制,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一、传统二元结构理论的缺陷荷兰经济学家博克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状况的长期考察,提出了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考虑到具有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但是直到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才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虞坷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实行以效率优先为特征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倒"U"假说作为非平衡战略的重要理论引入我国,并激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刘易斯转折点、库兹涅茨转折点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忽视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反复争论我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缺乏现实意义,文章欲以中国经济出现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假说的基本特征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逻辑起点,重点解决中国城乡二元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传导机制与线索,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佟家栋 周燕
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并非单向和线性的,而是由城乡相对实际收入导致的此消彼长过程。"民工荒"现象是在出口波动、农产品价格提高、城镇生活成本上升和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等综合影响下出现的就业市场摩擦性现象,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或中国剩余劳动力即将消失。理论测算表明,中国仍存在近1亿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二元经济转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并未改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顾兆铭
通货膨胀的最终表现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本文着重研究通货膨胀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农业经济发展所必需具备的内外部条件入手,探讨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一、通货膨胀与农业经济有关的成因1.在1978年以前,由于人口的增长,农民的生产行为是满足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需求,在农产品的生产上,以农产品产量的极大化为目标;1978年以后,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