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0)
- 2023(7747)
- 2022(6394)
- 2021(5936)
- 2020(4861)
- 2019(10989)
- 2018(10637)
- 2017(19830)
- 2016(10441)
- 2015(12118)
- 2014(11931)
- 2013(12210)
- 2012(11890)
- 2011(11377)
- 2010(11435)
- 2009(10873)
- 2008(10623)
- 2007(9461)
- 2006(8873)
- 2005(8307)
- 学科
- 济(73888)
- 经济(73833)
- 管理(27738)
- 方法(23536)
- 业(22253)
- 数学(20980)
- 数学方法(20852)
- 中国(19174)
- 地方(18350)
- 企(16536)
- 企业(16536)
- 学(13349)
- 地方经济(13104)
- 农(13002)
- 贸(12521)
- 贸易(12511)
- 易(12131)
- 业经(11995)
- 财(10432)
- 环境(10324)
- 制(10312)
- 融(9411)
- 金融(9409)
- 发(8854)
- 农业(8806)
- 银(8595)
- 银行(8593)
- 和(8456)
- 行(8443)
- 关系(8288)
- 机构
- 大学(173695)
- 学院(169187)
- 济(89773)
- 经济(88384)
- 研究(69919)
- 管理(58288)
- 中国(53535)
- 理学(48756)
- 理学院(48076)
- 管理学(47475)
- 管理学院(47123)
- 京(38015)
- 财(38012)
- 科学(37728)
- 所(35058)
- 研究所(31557)
- 经济学(30946)
- 财经(30441)
- 中心(28931)
- 经(27771)
- 经济学院(27587)
- 北京(25328)
- 院(24882)
- 江(24098)
- 范(23592)
- 师范(23492)
- 农(22492)
- 财经大学(22453)
- 科学院(21861)
- 研究中心(19636)
- 基金
- 项目(103381)
- 科学(82647)
- 基金(78714)
- 研究(76621)
- 家(68854)
- 国家(68384)
- 科学基金(57507)
- 社会(53876)
- 社会科(51323)
- 社会科学(51311)
- 基金项目(39885)
- 省(34782)
- 自然(33520)
- 教育(33434)
- 资助(33083)
- 自然科(32643)
- 自然科学(32632)
- 自然科学基金(32062)
- 划(31417)
- 编号(27559)
- 部(24904)
- 国家社会(24685)
- 发(24252)
- 中国(24149)
- 重点(23735)
- 成果(23565)
- 教育部(21797)
- 发展(20497)
- 人文(20495)
- 展(20246)
共检索到275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中国经济区纵向同质性划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实施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东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全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地区差距问题。本文提出将现有经济区改为横向集聚性划分,构建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增长极为龙头和引擎,辐射带动广大中西部经济腹地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新的区域,以“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横向区划 泛珠三角 泛长三角 大环渤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琪生,宋凤兰
论中国经济地域划分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王琪生宋凤兰根据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地域划分进行研究,旨在使经济地带和经济区的分界线不发生矛盾,以利于经济发展,弘扬东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优势,加强经济区的横向联系和寻求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杰
目前,中国经济区划已脱离了经济区划的初衷,东中西部已成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代名词,已不能因地制宜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有必要重新界定我国经济区划。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区划 再划分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高桃璇 陈铭 王国长
国家通常按地域来划分中国经济区域,即将同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省份划为一类,但常常忽略了同一地区不同省份间经济支柱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例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逐渐分化:辽宁省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呈负增长态势;吉林省工业增加值稳步提升,但产业结构单一;黑龙江省工业化进程深度不够,仍处于低速发展状态.可见,基于地域的粗犷型划分,容易因省情的差异而导致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某些省份发展停滞或者倒退.其次,为了避免单一指标不能很好的刻画各省真实的经济发展状态,本文采用了对五个指标(GDP、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最终消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加权生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来对各省经济进行分区.再者,由于数据的结构特征及数据间的高度相关性使得传统统计方法结果表现较差.基于函数型数据在高度相关数据中的优异表现,本文建议采用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进行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且能充分考虑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即把产业结构相近的省份划分在同一经济区城.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区域划分方法能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和促进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启铭
一、关于经济区划原则的种种意见经济区划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地区间经济联合协作、城市规划、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大工程项目兴修等都有密切关系,经济区划的重要性已日益为人们所了解。经济地理学以及其他学科和实际业务部门普遍关心经济区划理论问题,其中经济区的划分原则经常成为讨论的焦点之一。之所以如此,显然是因为能否科学地准确地划区,关系到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更关系到总的宏观经济效益,而划区原则则是决定经济区划科学性、实用性的关键。经济地理学界把经济区划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区域规划、地域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博雅
经济区由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农村所构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周边地区支撑中心城市发展,各区域单元之间空间关联和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按不同空间层次,经济区可分为以小城镇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及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经济区与行政区的互动关联,也需要适度分开。将经济区作为全国性空间规划的基本单元,有利于改变我国人口与产业不匹配、大城市过大、小城镇过小、中等城市发育不良的区域空间结构不合理状况。八大重点经济区需要进一步建立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庆林
在外部扰动发生时,中国各省经济运行状态差异较大,但是中央政府对各省实行的是统一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落实到每个省时,各省反应不同,效果各异。本文按照有利于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要求,采用外部扰动一致性标准重新划分经济区域,将外部扰动发生后经济运行状态相似、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需求较为一致的省份划归为同一个经济区域。最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被划分为5个经济区域:北方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东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本文最后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针对各经济区域特定的经济运行状态实施差异化的宏观调控,使各经济区域达到各自的均衡。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化宏观调控 外部扰动一致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晓明
对于我国经济类型区的划分,提出以五分法(沿海区、近海内陆区、内陆核心区、深远内陆区、沿边区)来取代传统的东、中、西三分法,并根据五大类型区的区位条件,对其各自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全国的地域分工格局提出了初步设想。在经济类型区“五分法”的基础上再通过合纵连横来划定综合经济区,把全国分为五大辐射圈(每个辐射圈都由辐射源和受辐射区两部分所组成)和四个独立辐射区。辐射圈和独立辐射区都是对综合经济区的表述形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快满 石培基
文章以兰州经济区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进行研究。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特性的基础上,将中心城市吸引辐射、区内紧密分工协作和兼顾行政区界完整作为组织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的主要原则。通过对比分析已有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所采用的方法,结合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在采用城市断裂点法界定兰州经济区范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兰州市区与周边县区的经济联系强度、通勤率等因素后,最终确定了兰州经济区范围。
关键词:
城市经济区范围 划分 兰州经济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园园 闫庆武 冯志鹏 吴琼
通过对2013年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交通流强度和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流联系强度、集中度系数、联系方向指数和城市引力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并计算交通流强度得分,将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划分为以徐州为一级城市,以蚌埠、临沂、枣庄、宿州、济宁为二级城市,以滁州、淮安、连云港等城市为三级城市,以六安、周口等城市为四级城市的城市等级体系;提出了淮海经济区空间开发的"一主两副"的多中心城市体系,"一心两轴"的发展轴线以及以徐州为中心、北至泰安、西至阜阳、向东南方向发展的扇形空间扩散的空间发展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全毅
The two coasts of Taiwan strait. HongKong and Macau are an entirety as close as flesh and blood. But owing to the historic reasons theyhave become the four seperate economic substance. Since the mainlandcarried out the polici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he four economic sustances economic relations ha...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莉
我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于1994年开始实施后,在财政经济领域备受瞩目。无论对于税种划分方案本身,还是对于部分反映分税制改革效果的横向财政平衡状况,人们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税种在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与政府间横向财政平衡问题紧密相关,在我国目前尤其如此,这一点同样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关于我国的政府间横向财政平衡 一国的政府间财政平衡衡量着各政府单位之间的财政收入水平与所承担的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情况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钦
我区各种协作联合体的发展,已开始突破了过去那种条块分割和地区、行业内部的封闭状态,提高了工业组织程度,地区优势和综合潜力在一些地方得到进步发挥,乡镇企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85年底我区有2,590个工业企业参加了各种联合和协作,占我区工业企业总数的26%。根据自愿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组成了三百多个经济技术联合群体。85年内全区商定经济技术协作项目1290项,其中区外677项,区内613项;协作资金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诚颖 张立超
本文通过对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在土地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重、企业创新优势、金融产业基础、教育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横向比较,发现:包容开放的经济、良好的产业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卓越的创新能力、良好的金融环境、高素质的人才是国际湾区经济建设的共同特征。总结出一个成熟湾区所需具备的条件:成熟的湾区经济需要具备相应规模的超级体量;强大的产业集群带和一定的世界影响力;强有力的经济核心区和广阔的经济腹地;一大批科研教育机构、创新性国际化领军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