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4)
2023(11964)
2022(9953)
2021(9162)
2020(7553)
2019(16849)
2018(16795)
2017(31020)
2016(16902)
2015(19411)
2014(19552)
2013(19261)
2012(18347)
2011(17173)
2010(17254)
2009(16546)
2008(16168)
2007(14885)
2006(13511)
2005(12671)
作者
(49972)
(41837)
(41679)
(39816)
(26760)
(19731)
(18771)
(16146)
(15968)
(14879)
(14656)
(13856)
(13834)
(13609)
(13437)
(12872)
(12395)
(12145)
(12004)
(11608)
(10936)
(10199)
(10081)
(9728)
(9460)
(9340)
(9212)
(8960)
(8357)
(8282)
学科
(89955)
经济(89844)
管理(52016)
(43056)
(35410)
企业(35410)
方法(29632)
中国(25441)
数学(25434)
数学方法(25276)
(19932)
(19653)
地方(19378)
(19286)
(17855)
业经(17814)
(15271)
(15082)
贸易(15072)
(14659)
(14267)
金融(14259)
(14212)
银行(14194)
(13756)
地方经济(13320)
环境(13316)
理论(12286)
农业(12215)
(11700)
机构
大学(262279)
学院(258253)
(121474)
经济(119218)
研究(97364)
管理(91007)
理学(76327)
理学院(75410)
中国(75254)
管理学(74372)
管理学院(73872)
(58150)
(56299)
科学(53421)
(49140)
财经(45153)
研究所(43915)
中心(42070)
(40903)
经济学(40238)
(39628)
(37756)
北京(36394)
经济学院(35813)
(34828)
师范(34527)
(34314)
财经大学(33202)
业大(31845)
(30671)
基金
项目(159746)
科学(126864)
研究(120941)
基金(118045)
(102314)
国家(101486)
科学基金(85905)
社会(81219)
社会科(77037)
社会科学(77021)
基金项目(60351)
(58776)
教育(55562)
自然(50542)
(50354)
自然科(49337)
自然科学(49320)
资助(48565)
自然科学基金(48474)
编号(46886)
成果(41143)
(37768)
重点(36823)
(35450)
国家社会(35417)
课题(34583)
(34498)
教育部(33087)
中国(32482)
(32397)
期刊
(146158)
经济(146158)
研究(89526)
中国(57998)
(46152)
学报(38745)
管理(37550)
科学(36447)
(35889)
大学(30469)
教育(29969)
学学(28534)
(26672)
金融(26672)
财经(25614)
经济研究(24481)
农业(23877)
技术(22356)
(22342)
问题(19263)
业经(19217)
(17317)
世界(16057)
国际(15628)
技术经济(13856)
(12704)
统计(11928)
经济问题(11802)
(11723)
现代(11297)
共检索到416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孝兵  
论中国经济体制跃迁的方式与当代内涵陈孝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不断寻找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最佳契机。其间引发的各种论争和诸多决策建议从不同视角看都有其相当的合理部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总是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恩富  
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显著体制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四主型制度,即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考虑到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即公有资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又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制度安排可能出现在各种层次上,如个人的制度安排、自愿的制度安排、团体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制度安排等等。但显然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政府既可以创造制度需求,同时又可以增加制度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15年的改革进程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士福  赵淑明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但包括产品的实体本身,而且包括随同实体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包含有实质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三个层次。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的内涵与外延,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本文旨在说明个人收入变化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前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导致个人收入水平低 ,增长慢 ,差别小 ;而改革后 ,转向由市场配置资源 ,收入向个人倾斜 ,个人收入增长快 ,差别大。这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深化金融改革 ,引导资金流向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忠英  
所谓“资源配置费用”是指资源配置方式本身的所费。这种费用是资源配置方式变动及其选择的基本依据,因而,也成了中国经济体制变动及其选择的基本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新波  
中国经济体制的二元特征及评价卢新波中国的经济体制经过十八年改革后已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即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并存。并且这种体制特征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因此,正确认识国企改革的成效和非国有经济在整个改革中的作用(特别是后者)以及两者的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春泽  
经济体制转轨之可以进行国际比较,是因为我们这里所谓的经济体制转轨,是特指原来采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如何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对转轨进程进行国际比较,主要是比较各国转轨的战略选择是否正确,包括具体的目标模式、转轨的速度、具体方法与途径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而检验转轨战略选择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效果,因为体制转轨就是把"体制优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毫无疑问,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如果说,要准确地理解、认识和把握"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那末,首先应该是体制变革的深远影响,然后才是部门行业的利弊得失。而这种体制性的挑战,则大体上由5个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制约的关键环节所构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海波  
2018年9月/168.00元ISBN 978-7-5201-2516-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对1978~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以市场取向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宗益  康继军  罗本德  
经过20多年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如何对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做出科学的量化测度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工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个方面、19个指标为基础构造了刻画中国改革以来经济体制市场化相对进程的市场化指数。从数据特征来看,本文构造的市场化指数较好地描绘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可以作为制度变量应用于宏观经济建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菊红  邓可斌  
传统的分权理论将分权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忽视了转型经济中分权的内生性特质,因而难以回答分权因何而变迁这个根本性问题。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归纳与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增长、分权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式分权由经济发展内生而出,并且内生的分权通过对各级政府不同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分权的变迁直接影响着中国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由于中国的改革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路径依赖,在各级政府与经济主体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理性博弈的条件下,这种变迁的结果会促使政府体制进行更为有效的变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转轨效率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基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连续20多年来的近10%的年均增长率,这在所有转轨国家中是罕见的,在当今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情况下更是一枝独秀。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或许可以称之为一个经济学之谜。概括起来讲,我对此的研究,是沿着三条线索展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