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3)
2023(9109)
2022(7500)
2021(7266)
2020(6149)
2019(14374)
2018(13935)
2017(27131)
2016(14045)
2015(16306)
2014(15959)
2013(15830)
2012(14478)
2011(13374)
2010(13676)
2009(13340)
2008(12217)
2007(10796)
2006(9719)
2005(9083)
作者
(38756)
(32124)
(31943)
(30631)
(20541)
(15344)
(14442)
(12509)
(12377)
(11429)
(11141)
(10890)
(10477)
(10209)
(10132)
(10011)
(9460)
(9265)
(9254)
(8615)
(8237)
(7915)
(7604)
(7360)
(7287)
(7199)
(7084)
(6663)
(6351)
(6250)
学科
(65216)
经济(65160)
(38399)
管理(38146)
(31824)
企业(31824)
方法(31190)
数学(28362)
数学方法(27842)
(26864)
金融(26862)
中国(26532)
(24428)
银行(24427)
(23753)
(15623)
(15429)
(14973)
(14812)
贸易(14795)
(14462)
业经(13237)
地方(11524)
理论(11344)
中国金融(11329)
(10811)
农业(10223)
(9896)
财务(9852)
财务管理(9836)
机构
大学(206718)
学院(204420)
(95897)
经济(94287)
管理(76961)
研究(70665)
理学(65709)
理学院(65064)
管理学(63855)
管理学院(63500)
中国(63233)
(44008)
(43530)
科学(38394)
财经(35514)
(34542)
中心(33419)
(32441)
经济学(32302)
研究所(31294)
经济学院(29031)
北京(28488)
(28058)
财经大学(26662)
(26458)
(25869)
师范(25685)
(24754)
业大(24078)
(24034)
基金
项目(129779)
科学(103635)
基金(97318)
研究(97134)
(83791)
国家(83184)
科学基金(71809)
社会(64753)
社会科(61814)
社会科学(61799)
基金项目(49315)
(47027)
教育(45295)
自然(43881)
自然科(42994)
自然科学(42988)
资助(42336)
自然科学基金(42252)
(40494)
编号(37735)
成果(31806)
(30627)
重点(29576)
国家社会(28236)
(28013)
(27339)
教育部(27214)
中国(26737)
课题(26606)
人文(25749)
期刊
(100171)
经济(100171)
研究(67715)
中国(39985)
(35187)
金融(35187)
(33327)
管理(29719)
学报(27379)
科学(27282)
(24244)
大学(22202)
教育(21583)
学学(20758)
财经(19542)
技术(18155)
经济研究(17982)
(16942)
农业(15837)
业经(13488)
(13394)
问题(13313)
国际(12468)
统计(12168)
世界(11984)
技术经济(10878)
(10628)
理论(9631)
决策(9629)
(9285)
共检索到315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明朝  高中良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应当积极筹划和建设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然而,根据不同类型离岸金融模式的利弊及所需具备的条件,我们必须慎重选择,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离岸金融模式,做到运作有序、管理规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鲁国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在香港、上海、深圳、北京以及天津等地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离岸金融市场存在一定风险,监管不当将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危机,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本文分析了离岸金融市场的潜藏风险、监管模式及监管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中的监管模式选择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之明  岳意定  
发展离岸金融中心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企业提供国际融资平台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层级分析法和模糊判断法对上海和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进行量化比较发现,上海在我国最具有发展离岸中心的优势条件,建议采用内外分离式作为发展上海离岸金融中心模式。此外,还应该加强沪港金融中心互动协作、加强离岸金融业务创新、强化离岸金融监管、完善离岸金融配套措施等配套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焕永  代美芹  
离岸金融市场与中国的战略选择陈焕永代美芹离岸金融市场指非居民之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货币借贷的市场。离岸金融业务最早起源于欧洲,其后逐渐扩散到世界其它地方,形成众多的离岸金融中心。目前,全球大小离岸金融市场已达40多个,世界货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丹  
本文从区域选择的视角,对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路径进行了分析归纳,结合实际,对我国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并根据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以及全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研究分析了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对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和路径提出了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英  江宏伟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上海自贸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日趋提上议程。本文就国外几个典型的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比较了内外分离型和渗透型两种发展方式的优缺点,为上海自贸区离岸市场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相应借鉴和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川  赵瑾  
构建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不仅有助于上海自贸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对未来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未来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应以有限渗透模式为目标,建立内外分离型的离岸金融中心;应明确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协调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与香港、新加坡等金融中心的职能;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还离不开国内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瑶  
跨国公司研发离岸可以采取控制离岸与离岸外包的模式。研发离岸模式的选择应结合离岸模式的特征,考虑研发活动本身的性质、行业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与经验、东道国政策等因素。在两种模式成本要素的动态变化影响下,短期内控制离岸是成本较高的一种方式;而长期来看,离岸外包的成本有可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甚至超过控制离岸的成本。但企业可以采取区别研发活动性质进行离岸研发和提高供应商效率等方法改善两种模式的长期平均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艳  
跨国公司服务离岸可以采取控制离岸和离岸外包的模式。服务离岸模式的选择应结合离岸模式的特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服务业务的性质和特征,即服务活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接近程度、与企业内其他活动的联系程度、服务业务规模与附加值的大小、服务的可竞争性与服务生产所需资产的专用性和沉没成本等;二是东道国特征,即合格本地服务供应商的可获得性、法律制度和契约环境、IT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与母国的文化差异等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罗国强  
中国大陆离岸金融市场的全面建设具有必要性。在离岸金融市场选择策略上,我国未来的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应以上海为中心,以深圳和天津为辅助,并让三城市的离岸金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带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形成"三点一线"的离岸金融市场格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明朝  贾伟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和竞争力,应积极地筹划和建立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但是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做到规范有序、有备无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刘宏玉  刘旭  袁静文  
本文从美国、日本等离岸市场发展经验,我国离岸银行业务发展历史及目前监管分工等角度,对"离岸金融"进行研究,对我国发展离岸金融进行了利弊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我国发展离岸金融的目的,应是服务于与我国境内有经济联系的非居民。二是建议进一步发展境内离岸银行业务,实行严格的账户分离制度,梳理完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制度。三是建议改变目前OSA、NRA和FT账户三类账户并存的现状,建立一套非居民的在岸账户体系和一套离岸账户体系。四是建议在《外汇管理条例》中对离岸金融外汇管理做原则性规定。此外,进一步加强境外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的良性互动,互为补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川  刘佳骏  
自1981年美联储批准设立国际银行设施(IBF)之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浪潮。IBF仅仅是一套记录国际银行业务收支状况且与其设立机构相隔离的资产负债账户,其产生改写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借鉴美国国际银行设施的发展经验,本文认为,未来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应以离岸金融账户设置为核心。未来离岸账户管理应以"一线开放、二线管住"的原则完善现有的离岸账户,并以有限渗透模式为最终目标,严防离岸资金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