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7)
2023(3999)
2022(3259)
2021(3289)
2020(2715)
2019(6403)
2018(6141)
2017(11370)
2016(6018)
2015(7216)
2014(6886)
2013(7066)
2012(6804)
2011(6542)
2010(6394)
2009(6171)
2008(6223)
2007(5461)
2006(4886)
2005(4613)
作者
(16989)
(14349)
(14120)
(13680)
(9244)
(6790)
(6325)
(5562)
(5557)
(5197)
(4949)
(4807)
(4704)
(4674)
(4603)
(4419)
(4250)
(4193)
(4016)
(3798)
(3621)
(3368)
(3333)
(3313)
(3290)
(3138)
(3099)
(2863)
(2823)
(2792)
学科
(31544)
经济(31514)
管理(15725)
(13763)
方法(13763)
中国(12329)
数学(12265)
数学方法(12222)
(10417)
企业(10417)
(9066)
贸易(9060)
(8952)
(6958)
(6909)
(6282)
(5777)
(5577)
银行(5577)
关系(5508)
(5443)
(5306)
金融(5305)
业经(5216)
(5214)
(4582)
环境(4559)
(4510)
(4274)
农业(4224)
机构
大学(100502)
学院(94972)
(51031)
经济(50467)
研究(39277)
管理(32502)
中国(31758)
理学(27167)
理学院(26826)
管理学(26631)
管理学院(26437)
(23885)
(22161)
科学(20183)
(19620)
财经(18814)
经济学(18351)
研究所(17794)
(17429)
经济学院(16442)
中心(15960)
北京(15013)
财经大学(14103)
(13511)
师范(13463)
(13363)
科学院(12262)
(12209)
社会(11706)
(11501)
基金
项目(57209)
科学(46267)
基金(45121)
研究(43932)
(39353)
国家(39098)
科学基金(32708)
社会(31413)
社会科(29961)
社会科学(29955)
基金项目(22497)
教育(19760)
资助(19190)
自然(18171)
自然科(17784)
自然科学(17779)
自然科学基金(17520)
(16986)
中国(16527)
(16191)
编号(15462)
(15326)
国家社会(14955)
成果(14270)
教育部(13656)
重点(13204)
(12423)
人文(12238)
社科(12067)
重大(11951)
期刊
(55595)
经济(55595)
研究(37090)
中国(19637)
(18799)
学报(14013)
科学(13829)
管理(12783)
财经(11572)
大学(11215)
(10567)
经济研究(10483)
学学(10283)
(10180)
教育(9763)
(9614)
金融(9614)
(9598)
世界(8714)
国际(8607)
问题(8151)
农业(7437)
技术(6436)
业经(5541)
技术经济(5140)
(5052)
经济问题(4676)
图书(4408)
财经大学(4381)
(4250)
共检索到153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侠  
政府预算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预算公开不仅仅是公开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同时也是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监督和约束。中国由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变后,政府预算公开就成为无法回避的命题。中国在政府预算公开问题上,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侠  
预算是政府运用经济技术与管理手段治国理财,对经济利益进行分配的一个政治过程。目前,预算公开在中国已成为人心所向的民主政治潮流,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欢迎。但是,这与国际上所公布的预算透明度指标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由于预算公开涉及到社会财富再次分配的重大问题,而关注预算公开便成为实现公平正义原则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芷铭  
一是预算公开中存在问题和反腐败模式的缺陷。其一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预算外透明度大大低于预算内透明度。在进行预算工作之时,未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其中。这就导致在展开预算公开工作之时,相关工作人员可能进行变通执行,与实际要求相违背。与此同时,预算外收支总体缺乏透明度。由于财政性资金来源层次不同,进而导致从预算内到预算外,法律对其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逐渐降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透明度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侯卓  
预算法常有"财政宪法"之美誉,究其原因在于,预算法是管理政府之法,而非政府之工具,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我国《预算法》,其深远意义已完全超出了文本修订之意。本文认为预算公开的根本功能是维护纳税人权益,这是制度设计的法益起点;同时能间接地制约与规范行政机关的财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督促立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其预算职权。深层次看,预算公开的功能意义在于,强化纳税人的参与,优化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预算公开的制度设计,应当同时包括预算文本意义和过程意义的公开,公开对象既包括普通纳税人,也包括作为其受托人的人大代表。同时,本文指出,现阶段应继续在破解预算公开的制度性障碍、拓深公开的力度、堵住新法可能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公共预算的本质是政治,它反映了政府职能和施政方向,是国家治理之根本,公共预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需要有相当的魄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预算公开让政府变得"透明",让公民更加便捷地获得与政府对话的权利,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自我约束,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顺应民众对政府管理改革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聪  邓淑莲  
预算公开一小步,政治文明一大步。预算透明有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加强社会各界对政府的监督。自上世纪末以来,为推进政府预算的公开透明,若干国际组织提出了评估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标准体系,这些国际组织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国际预算合作组织(IBP)。本文采用了IBP的国际公开指数(OBI),选取了美国、英国、韩国、巴西、印度五个典型国家来进行预算信息公开的国际比较,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以研究提升我国政府预算透明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聪  邓淑莲  
预算公开一小步,政治文明一大步。预算透明有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加强社会各界对政府的监督。自上世纪末以来,为推进政府预算的公开透明,若干国际组织提出了评估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标准体系,这些国际组织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国际预算合作组织(IBP)。本文采用了IBP的国际公开指数(OBI),选取了美国、英国、韩国、巴西、印度五个典型国家来进行预算信息公开的国际比较,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以研究提升我国政府预算透明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耘  
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情况负有监督职责,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第一要务",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几年,审计署和各级地方审计机关积极推动预算公开。2009年年底,由国务院办公厅转报的《审计署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中提出:"继续推动中央部门预算公开,争取再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使所有的中央部门预算都向社会公开。"这是首度提出公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曾亚波  
2009年可算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博弈之年。从"躲猫猫"到"楼脆脆",从"开胸验肺"到"钓鱼执法",及至近期的"徐宝宝"事件,每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要想探求真相都不那么容易。因而去年10月中旬,广州市财政局应志愿者申请,率先将总额近300亿元的财政预算案全部上网公开的举动弥足珍贵,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财政预算改革的深化,预算信息公开已渐成大势,《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行成为加快预算信息公开的催化剂,政府部门、有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围绕预算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等展开了热议。预算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预算信息如何公开也是各级财政部门在推进政务公开和贯彻《政府信息公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作为实现经济社会成功转型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积极推进和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实践命题。预算作为一种以有限财政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政治过程,其实质在于通过预算的权力控制实现政府对公民委托责任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预算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预算从政府管理功能向公民控制政府功能的根本转换,重点方向是实现预算权力结构的民主化和理性化。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彼此交织、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相互叠加以及政党—国家体制等复杂的环境下,预算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经济转轨的阶段性要求、既有改革的经验路径以及改革过程的约束条件,寻求指导改革的实践路径和政策举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章翠飞  
预算信息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民主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步骤。自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预算信息公开工作逐步推进。2009年3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2000年,6部门引入了部门预算报告制度;2009年,财政部首次公布了中央政府本级预算;2010年,75个部门公开本部门的预算;2011年以来,部门预算公开的范围与详细程度逐步提高。从2000年开始,中央政府的6个部门在汇总报告的"政府预算"基础上引入了部门预算报告制度,各自单独向全国人大呈交本部门的年度预算,经审查批准后作为法律文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李成威  赵大全  王志刚  
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对我国预算公开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我国预算公开的重大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包括预算公开的内容、制度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时详细介绍了有关国际组织对预算公开的规范要求以及若干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预算公开情况,提炼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在此基础上,对预算公开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预算公开的收益包括政治收益、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等,预算公开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行政风险、社会风险和财政风险等。最后,本文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推进我国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侠  
政府预算公开不仅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也涵盖了执政党新政治观,建构与完善预算公开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民主政治在经济利益分配格局中的表现,它标志着一种政治理念向另一种政治理念的转换,成为执政党践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