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17)
2023(17076)
2022(14399)
2021(13532)
2020(11634)
2019(26847)
2018(26590)
2017(50117)
2016(27184)
2015(31191)
2014(31295)
2013(30751)
2012(28373)
2011(25618)
2010(25496)
2009(24056)
2008(23940)
2007(21535)
2006(18456)
2005(16882)
作者
(78760)
(66020)
(65956)
(62651)
(41903)
(31570)
(29944)
(25908)
(25074)
(23491)
(22571)
(22269)
(21142)
(20877)
(20647)
(20550)
(19888)
(19626)
(19169)
(18911)
(16584)
(16204)
(15990)
(15078)
(14882)
(14788)
(14735)
(14584)
(13331)
(13175)
学科
(111340)
经济(111188)
管理(82486)
(75157)
(62802)
企业(62802)
方法(50893)
数学(44425)
数学方法(43876)
(32155)
中国(31654)
(29441)
(25698)
业经(23820)
(23479)
(23231)
贸易(23222)
(22650)
(19926)
财务(19854)
财务管理(19803)
地方(19526)
(19213)
银行(19169)
农业(18820)
企业财务(18712)
(18552)
金融(18543)
(18289)
理论(18234)
机构
大学(396750)
学院(393616)
(163429)
经济(160080)
管理(148430)
研究(133700)
理学(127070)
理学院(125646)
管理学(123399)
管理学院(122656)
中国(103543)
(84119)
科学(80860)
(78477)
(67709)
(64921)
财经(61875)
中心(61784)
研究所(61078)
(59226)
业大(57259)
(56075)
北京(53117)
(51441)
农业(51096)
经济学(51054)
师范(50877)
(48191)
(46677)
经济学院(45850)
基金
项目(259820)
科学(204653)
基金(189921)
研究(189279)
(166118)
国家(164785)
科学基金(140777)
社会(120999)
社会科(114747)
社会科学(114720)
(99957)
基金项目(99342)
自然(90275)
自然科(88223)
自然科学(88194)
教育(88065)
自然科学基金(86646)
(85143)
资助(78351)
编号(75889)
成果(63103)
重点(58911)
(58606)
(55059)
(53619)
课题(53356)
国家社会(50898)
教育部(50378)
创新(50353)
科研(50024)
期刊
(178284)
经济(178284)
研究(117206)
中国(80205)
(64645)
学报(64114)
(58758)
科学(57552)
管理(55039)
大学(48906)
学学(45970)
教育(43131)
农业(39518)
(35929)
金融(35929)
技术(34882)
财经(32112)
经济研究(29241)
业经(27829)
(27600)
问题(23889)
(21706)
(21276)
(19921)
统计(19188)
技术经济(18868)
图书(18461)
国际(18402)
世界(18094)
理论(18069)
共检索到590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涂伟  蔡玉洁  
作为一项重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中国的集体协商制度在化解劳资冲突、规范和调整劳动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律对于如何处理集体协商争议规定较为概括,主要设计了两条路径进行处理,即双方协商和政府协调。这一处理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未有效的构建争议处理中当事人自主约定和国家强制干预的关系,未规定政府协调和仲裁、诉讼的关系,未明确集体协商争议和集体争议行为的关系。德国在处理集体谈判争议时强调集体合同自治原则、国家中立原则、最后手段原则,这些原则对完善我国集体协商争议处理制度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青  朱海伦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种新的工资决定机制。在当前劳动力供给远远高于需求,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工资水平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更具有政治学价值。文章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基于协商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对这一机制能否真正地起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飞  
本文在对重庆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与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集中要约彩虹行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等四方面的内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霞  
在日本立法中,集体协商作为雇主的法定义务,法律通过不当劳动行为与集体劳动争议制度保障其实施。集体协商达成的集体合同具有规范效力与和平义务效力,确定了企业内实际的劳动条件。劳动委员会作为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主要机构,主要通过斡旋的方式促使集体劳动争议解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章群  蔺琳  牛忠江  
作为既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又有别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劳资协调机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谈判,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泛实践,但客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概由法律规定不完备、协商主体话语权缺失、体制机制不够优化等引致,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协商主体话语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加以完善,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黎黎  
劳资沟通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借助国外学者的集体谈判效果评价指标,选取合作主义下的劳资沟通成功案例、多元主义下的劳资沟通成功案例、劳资沟通失败案例,各1例。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劳资沟通成败的决定因素是劳动者谈判力、工资集体协议对劳动条件的影响力和政府监管。其中工资集体协议对劳动条件的影响力是首要决定因素。完善劳资沟通的制度保障,可以采取重视工资集体协议的法律地位、完善增强劳动者谈判力的配套制度、细化政府监管规则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晶  
本文以经济放缓背景下三个典型集体劳动争议案例为基础,通过对该案例的梳理与比较,探讨以集体协商的方式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合理性。文章指出,从争议的解决效果看,以劳资协商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方式应当是较为符合劳方利益的,但是,这种方式最终能否采取,首先取决于工人的组织程度,其次是政府的态度和策略。在经济放缓期,按照以往惯例处置的方式往往难以奏效,因此,政府在解决这类争议的时候,需要及时修订应对策略与措施。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同时,保障工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涂伟  
目前,我国的集体劳动争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地区分布上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本文认为,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无论国家层面的法律还是地方层面的法规和规章都对集体劳动争议的界定和处理程序没有太多的突破。这导致我国劳动法律存在对不同类型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路径模糊,以及在处理过程中忽视劳资自治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在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方面对这两个弊端进行必要的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在军  
文章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机制,认为交易成本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风险交易成本"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分析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进行一对一协商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现实可行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单方提供工资合约的行政决定制交易成本最低,因此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早期一度受到青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方制定工资合约掩盖的矛盾逐步显化,发生巨额风险交易成本的概率剧增,使劳资双方和国家都面临巨额风险交易成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遂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并据此就我国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磊  
构建集体协商制度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而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构建面临着劳动力分化、工会不给力、法律规制不到位等方面的约束和障碍。在构建中国式集体协商制度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我们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提高工会覆盖率和战斗力,积极推进自上而下的集体协商机制和自下而上的集体协商机制的融合,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和经济性罢工的立法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炜  
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在借鉴西方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以协调中国的劳动关系。在该制度推行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其在欧美国家的运行过程有较为完整的了解。文章通过对近年来西方劳动关系学和工业社会学文献资料的梳理,回答了在中国的集体协商制度,尤其是工资协商制度推行过程中引起讨论和关注的几个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颖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的主要宗旨在于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基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解决和遏制。《会计法》已在我国实行了29年,对于打击经济犯罪、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资料完整真实、确保社会经济秩序稳定运行、加强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加入WTO,应尽快完善修订不完全适应或者不适应WTO运行规则的各种法律规范,这样才能够符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弟伦  沈彩虹  
协商,是法治基础上和法治框架下的协商,法律是我们衡量是非的准绳,不能以变通法律、损害法律权威,来实现协商目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组织指导职工、用人单位协商调解劳动争议纠纷时,不仅要做到依法协商,更要注重中立、平等协商。协商调解中,鼓励双方通过平等的协商和谈判来解决争议,不仅保护了弱势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也保护了用人单位的合理诉求,使协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德宏  
股份制经济与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李德宏一、实行股份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由于股份制是以市场化的价值取向配置资源,以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式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的,因此股份制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突出之处是劳动关系双方权益意识日益显现。1利益主体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