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0)
- 2023(14048)
- 2022(11757)
- 2021(10889)
- 2020(9049)
- 2019(20138)
- 2018(20289)
- 2017(37105)
- 2016(20234)
- 2015(22683)
- 2014(22663)
- 2013(21815)
- 2012(20302)
- 2011(18837)
- 2010(19040)
- 2009(18338)
- 2008(17712)
- 2007(16017)
- 2006(14640)
- 2005(13672)
- 学科
- 济(97284)
- 经济(97166)
- 管理(59025)
- 业(49055)
- 企(41055)
- 企业(41055)
- 方法(31733)
- 中国(28486)
- 数学(27144)
- 数学方法(26924)
- 制(22697)
- 财(22640)
- 农(22500)
- 地方(21322)
- 业经(20664)
- 学(18881)
- 体(17396)
- 贸(16922)
- 贸易(16910)
- 易(16445)
- 银(16295)
- 银行(16277)
- 融(16074)
- 金融(16065)
- 行(15755)
- 理论(14454)
- 环境(14317)
- 农业(14056)
- 地方经济(13851)
- 体制(13077)
- 机构
- 大学(293186)
- 学院(291511)
- 济(132221)
- 经济(129687)
- 研究(107733)
- 管理(102777)
- 理学(86234)
- 理学院(85233)
- 管理学(83942)
- 中国(83474)
- 管理学院(83372)
- 财(64423)
- 京(62580)
- 科学(59683)
- 所(54000)
- 财经(49401)
- 研究所(48182)
- 中心(47079)
- 江(45069)
- 经(44733)
- 经济学(43066)
- 农(42378)
- 北京(40275)
- 范(40006)
- 师范(39647)
- 院(38301)
- 经济学院(38262)
- 财经大学(36292)
- 业大(35961)
- 州(35286)
- 基金
- 项目(181152)
- 科学(143332)
- 研究(138746)
- 基金(131780)
- 家(113882)
- 国家(112952)
- 科学基金(95964)
- 社会(91287)
- 社会科(86566)
- 社会科学(86549)
- 省(68581)
- 基金项目(67414)
- 教育(64645)
- 划(58008)
- 自然(56698)
- 编号(55548)
- 自然科(55355)
- 自然科学(55337)
- 自然科学基金(54356)
- 资助(54030)
- 成果(48020)
- 部(41831)
- 重点(41709)
- 课题(40644)
- 发(40382)
- 国家社会(39158)
- 制(38439)
- 创(37391)
- 教育部(36739)
- 性(36412)
- 期刊
- 济(160490)
- 经济(160490)
- 研究(100588)
- 中国(66993)
- 财(51316)
- 管理(42336)
- 学报(42103)
- 农(40632)
- 科学(39621)
- 教育(38687)
- 大学(33093)
- 融(30798)
- 金融(30798)
- 学学(30777)
- 财经(27314)
- 经济研究(27206)
- 农业(27076)
- 技术(26035)
- 经(23808)
- 业经(23009)
- 问题(20523)
- 贸(18399)
- 世界(16786)
- 国际(16525)
- 技术经济(14722)
- 业(14320)
- 统计(13215)
- 版(12971)
- 坛(12900)
- 论坛(12900)
共检索到470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 陈佳贵 刘树成 吴太昌 常欣
本文从以下9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改革的理论指导:注重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改革的性质:将第二次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相统一;改革的方向: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改革的方式:以渐进式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视发展为改革的目的;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以稳定作改革的保证;改革与开放的关系:注重市场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相互推动;改革的协同配套:推进全方位改革;改革的推动力量:注意发挥基层和领导层的合力作用。全文分上、下两期刊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建锋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遵循"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着力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市场;以促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为目标,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两个维度展开;以产权改革为主线,在产权界定、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不断触及深水区;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鲜明特色,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确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卢江 张晨
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基石上的全新经济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坚实的理论来源。首先,从现实条件看,它内生于经济具体实践和人民生活诉求,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调节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走开放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第二,从创新借鉴看,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本国发展成为20世纪下半叶大多数国家的历史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借鉴创新比较优势理论,从而形成了开放型经济有机整体,包括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渐进式改革的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点、以人民为中心的落脚点等。第三,从外部环境看,人类社会最终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第四,从战略调整看,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相结合形成内外联动,是中国经济开放的重要原则,不仅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而且积极推动了全球新秩序的构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冯璐 李皎
文章对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探索阶段的理论创新、政策践行及绩效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理论层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认识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思想前提,"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其全局引领,而"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则是在这一全局引领下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的理论拓展。在践行层面,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思为指导的"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的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建设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政策践行。这些政策践行是理论创新的现实体现,同时又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实践源泉,两者之间动态互动,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刘泽黎 宋欣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以计划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制度僵化、计划无法与实际需求匹配等问题。针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围绕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若干次尝试性的探索,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不仅帮助我国从实践的挫折中快速恢复,而且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查克明
一、中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分析中国电力工业已有110年历史,建国初期全国仅有发电装机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时,人均发电量不足10千瓦时。建国后30年,到1978年发电装机达到5712万千瓦,年发电量2566亿千瓦时。改革开放16年来,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电力发展,自1988年以来,年均装机增长8.1%,每年新增装机超过1500万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丁林峰
文章将1978年至1992年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自觉探索阶段"。通过综合分析该阶段体制改革思想的变化路径和理论逻辑、各项具体政策的推进过程以及经济绩效,阐明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在思想轨迹方面,改革目标的市场化取向不断增强,经历了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到"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形成了包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等在内的成体系的指导理论。在政策实践方面,经历了农村经济、国有企业、非公有经济和价格机制改革等具体改革过程,摸索和总结了正确有效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在经济绩效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及其与市场化改革推进的内在关联性,从而阐明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莺 杨柔 徐文斌
文章将1992年至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为全面探索阶段,并对这个时期从理论思想、政策践行和经济绩效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在理论思想方面,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六大方面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发展历程。其次,在政策践行方面,从宏观、微观、市场体系和国际四个层面对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内容进行了考察。最后,在经济绩效方面,从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以及对外经济发展四方面对我国在全面探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绩效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全面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专访。您是最早投入新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专家型官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您有60多年亲历、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同时您也非常重视青年一代经济学人的培养。最近,您参加了今年秋季的莫干山会议。我们就从莫干山精神谈起吧,您认为应当怎样承接和延续这种精神?高尚全:1952年我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当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不足70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维彪
我国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场化取向,是由行政计划型的规范性体制向市场导向型的规范性体制转换。这不是人们主观上可以随意指定的结果,也不是理论家们在理论上演绎的产物,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巨大成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海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20周年。20年来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改革的指导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为今后的改革、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指导思想 体制改革 经济面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王晓云 周云波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市场化程度已经接近8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成并日益完善。文章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所有制结构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状况多个层面,回顾经济体制改革路径,梳理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了改革的经验和成就,并对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新时代 回顾与展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