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1)
- 2023(11128)
- 2022(9317)
- 2021(8716)
- 2020(6920)
- 2019(15827)
- 2018(15482)
- 2017(29340)
- 2016(15766)
- 2015(17637)
- 2014(17558)
- 2013(17556)
- 2012(17024)
- 2011(15909)
- 2010(15985)
- 2009(14693)
- 2008(14707)
- 2007(13291)
- 2006(12102)
- 2005(11293)
- 学科
- 济(77131)
- 经济(76961)
- 管理(39381)
- 业(39243)
- 企(30249)
- 企业(30249)
- 中国(27583)
- 方法(27548)
- 数学(22139)
- 数学方法(21977)
- 农(21169)
- 地方(19863)
- 业经(18087)
- 贸(15738)
- 贸易(15723)
- 学(15428)
- 财(15273)
- 易(15270)
- 制(14642)
- 农业(14004)
- 银(13998)
- 银行(13984)
- 融(13825)
- 金融(13823)
- 行(13693)
- 发(12572)
- 和(12521)
- 理论(11960)
- 环境(11321)
- 地方经济(11197)
- 机构
- 大学(236588)
- 学院(234198)
- 济(105370)
- 经济(103481)
- 研究(91944)
- 管理(81675)
- 中国(70643)
- 理学(68611)
- 理学院(67673)
- 管理学(66694)
- 管理学院(66222)
- 科学(53175)
- 京(52224)
- 财(48910)
- 所(47411)
- 研究所(42757)
- 中心(39527)
- 农(38586)
- 财经(38331)
- 江(35319)
- 经(34948)
- 范(34704)
- 师范(34419)
- 经济学(34359)
- 北京(34265)
- 院(32260)
- 经济学院(30705)
- 业大(30353)
- 农业(29867)
- 州(28636)
- 基金
- 项目(147187)
- 科学(117135)
- 研究(110228)
- 基金(108100)
- 家(94509)
- 国家(93677)
- 科学基金(78922)
- 社会(74702)
- 社会科(69885)
- 社会科学(69864)
- 基金项目(55518)
- 省(54690)
- 教育(50070)
- 划(47331)
- 自然(47167)
- 自然科(46101)
- 自然科学(46090)
- 自然科学基金(45314)
- 资助(44434)
- 编号(42546)
- 发(37208)
- 成果(36849)
- 部(34302)
- 重点(34020)
- 国家社会(31753)
- 课题(31239)
- 发展(30504)
- 创(30154)
- 展(30002)
- 性(29844)
共检索到378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圣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构想,对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进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对于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质;对于解答和回应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疑惑,解放人们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形态的有机结构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社会形态 人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荣长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对它加以科学的界定和阐述已成为一项迫切而严肃的工作。本文从近代以来150年的历史透视出发,提出发展模式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发展模式既不同于发展道路,也不同于经济发展模式,而是指现代化模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发展以及对外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而初步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
教育道路 “建设—实践”型模式 历史总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中,"开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发展 道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富阁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公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在学界一直是个有争议问题。该文着重分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体性发展的必然性;继而进一步说明,由所有制关系派生并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一体性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和载体;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这种一体性发展,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资本的作用、发展价值生产和商品交换,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因而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所有制形式创新,构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能使劳动者分享剩余价值,共同富裕,因而能够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保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薛小溪
中国发展问题的核心已经从如何实现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下一阶段,即如何建立中国的发展话语权。破旧立新是话语权更迭的必然选择,建立中国话语权首先需要对目前已有的西方现代发展话语体系进行合理批判。西方发展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后殖民特点,通过话语权取代暴力殖民,将第三世界国家纳入发展体系,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操控政治和经济秩序。然而,中国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此种符号暴力。中国发展话语权建立的核心是多方位的独立自主,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
关键词:
发展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后殖民主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毅
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课题之一。目前中国进入社会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获得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特点、分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并以之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改革的进一步工作,找到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着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保持社会发展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发展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远朋
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理论的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习近平的经济思想分布在他的著作和论文中,体现在他的报告和讲话中,主要集中于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中。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最新成果;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发挥金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关键性作用。为此,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积极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各类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优化宏观调控,完善金融法治,实现金融科学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金融改革 金融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条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教育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制度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进行系统科学研究,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教育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创新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运用“两只手”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关系,构建和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结构,形成全国整体综合优势,通过全面发展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与和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自煌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服务"方针。学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同志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是我们党新时代庄严的政治宣言,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一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宏杰 吴满意
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强劲的动力,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新动力,改革是直接动力,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共同富裕是人民的热切追求,也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民主体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主体动力,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这六种动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动力体系,共同推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一、共享发展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共享发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两极分化式发展批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式的科学揭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享发展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真正的共同体"概念,他们用这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