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5)
2023(9168)
2022(7593)
2021(7208)
2020(5889)
2019(13282)
2018(13034)
2017(23755)
2016(13187)
2015(15154)
2014(15053)
2013(14815)
2012(14143)
2011(13386)
2010(13124)
2009(12279)
2008(11998)
2007(10828)
2006(9790)
2005(9034)
作者
(41384)
(34519)
(34481)
(32705)
(21895)
(16652)
(15472)
(13544)
(13456)
(12198)
(12149)
(11655)
(11423)
(11351)
(11336)
(10772)
(10342)
(10127)
(9914)
(9793)
(8857)
(8683)
(8568)
(8118)
(7818)
(7802)
(7574)
(7382)
(7116)
(7073)
学科
(58856)
经济(58789)
管理(32382)
(26652)
方法(22121)
(20256)
企业(20256)
中国(20044)
数学(19255)
数学方法(19083)
(15294)
(14676)
地方(13522)
(12497)
(12359)
贸易(12352)
(12042)
(11744)
业经(10805)
(10266)
金融(10257)
(10031)
(10014)
银行(9991)
(9773)
农业(9346)
理论(9226)
环境(9079)
(8698)
教育(8508)
机构
大学(201013)
学院(196200)
(84601)
经济(83016)
研究(81514)
管理(64702)
中国(61645)
理学(54384)
理学院(53598)
管理学(52583)
管理学院(52232)
科学(50798)
(45473)
(43510)
研究所(39888)
(38162)
(38099)
中心(34479)
农业(30412)
财经(30041)
(29661)
北京(29486)
业大(29445)
(29423)
(28742)
师范(28369)
经济学(27731)
(27501)
科学院(25417)
经济学院(24763)
基金
项目(129933)
科学(101613)
基金(94926)
研究(92892)
(86381)
国家(85737)
科学基金(70063)
社会(59667)
社会科(56463)
社会科学(56450)
基金项目(48419)
(47590)
自然(44103)
自然科(43062)
自然科学(43040)
(42868)
教育(42352)
自然科学基金(42281)
资助(39669)
编号(35323)
重点(30948)
成果(30808)
(29813)
(29468)
课题(26927)
中国(26774)
国家社会(26271)
(26069)
教育部(24825)
科研(24815)
期刊
(96383)
经济(96383)
研究(65439)
中国(45231)
学报(39400)
(34983)
科学(34348)
大学(28835)
(28320)
学学(27012)
教育(25781)
管理(25291)
农业(24002)
(18153)
金融(18153)
财经(16879)
经济研究(16782)
技术(15552)
(14814)
(13706)
问题(13190)
(12986)
业经(12813)
世界(12262)
国际(11961)
(10585)
图书(9714)
业大(9487)
资源(9179)
(9049)
共检索到311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隆  
近年来,各国在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新空间的科学、安全、政治和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其相应的权益范围和内涵,治理需求和路径均发生转变。平衡国家利益在新疆域中的"必然性"和"有限性",塑造治理主体、价值、目标和路径的相互协调成为新疆域合作的重要方向。中国新疆域外交的体系建构坚持原则导向、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是处理新疆域"人类活动增多和治理机制赤字""开发利用优先和保护至上原则""绝对利益、比较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平衡"这三对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而构建新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成为拓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制度、知识和理论话语权的重要选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议题的提出,意味着发展中的"中国教育学",正试图逐渐摆脱对于外来学术的"学徒状态",逐渐提出其本己的"自律性"要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在其现实意义上是民族复兴的宏观愿景在具体学科中的回响和表达;它从逻辑上内在地包含着"全球化·本土化"框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它在学术史方面植根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创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的民族性自觉中。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研究主体以清晰的话语意识,回归中国教育学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在"话语的教化"中积累话语创新的力量。作为一个由自觉意识引领的、审慎的渐进性学术探究和积淀,中国教育学话语创新和话语体系建构,需警惕本土意识的"绝对化"、教育学建设的"去学科化"和话语体系构建的"空心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王晓丹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教育实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施旭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是中国学术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最早探索中国、中国性、中国学派、中国道路的领域,先于国内许多其它社会学科门类,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因此,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领先、具有前瞻性和创意性的学科,也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中的骄傲。而且对于至今仍然盲目追随西学,疏于民族文化自觉的学科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界也是一个榜样。这里我想主要从我的文化话语研究和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角度,谈谈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发展战略,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杜哲元  梅然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地缘政治"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逐渐接纳与单一寓意时期、广泛使用与两种寓意并存时期、反复调试与拒斥时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地缘政治"始终未能成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高频词语和主流的战略性概念,而自2015年以后,"地缘政治"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开始被强烈拒斥。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首先是因为"地缘政治"这个概念歧义过多且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其次是因为"地缘政治"不符合外交话语上升为外交话语权的条件;再次是由于近期部分国家对中国的一些对外政策和行为感到疑惧,在外交话语中拒斥"地缘政治"能够增信释疑;最后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的效用被各种新因素、新条件所削弱,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还能否适应当代与未来存在着较大的疑问。但是本文认为地缘政治因素在当代并未失效,只是其维度变得更广、内涵更加复杂,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对大国的决策层仍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此,中国在外交话语体系中拒斥"地缘政治"而高举"全球治理"大旗的同时,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周边大国对地缘政治问题的特别关切,另一方面,应坚持和完善本国即将形成的海权强国的地缘政治身份,积极引领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相结合。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忠平  
常州文化传播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常州的历史积淀和当代传媒视角的认知、解读和融合。常州文化传播话语体系是针对常州城市形象、城市性格、城市实力乃至城市意志具象在较为广泛的区域舞台乃至更大范围的综合展现所形成的常州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表达系统。在常州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中,电视媒介在由传统媒体向当代互联网媒体的发展进程中应以其独有的表现方式超越信息和娱乐提供,塑造社会共识、意义和价值观,并通过信息中的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志刚  
传统德育教学话语体系对于话语描述的忽视消解了教师的话语力量,使其陷于悖论性的话语困境。现代生命哲学重心在于促使德育话语在批判性、反思性和引导性方面转变,通过哲学属性话语范畴的描述性挖掘,不断完善德育教学话语逻辑架构意义生成与路径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孟立军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有赖于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当前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界限模糊、轻重不一、缺乏系统化研究和体系化研究的问题。民族教育理论研究要加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制度、民族教育实践的"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研究。为此,要把握民族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建构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制度框架体系和解决新时代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问题。要将民族教育理论个别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体系层面的研究,将民族教育实践的普遍研究聚焦为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将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般问题研究延伸到对未来的前瞻性研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雪冬  
话语体系是价值、知识以及各种诉求赖以有效表达的形式、方式和方法等组合。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制度多样性,导致了话语体系的分化。就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而言,尽管都以发现普遍性和一般性为根本目标,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制度文化环境下,会有具体的表现形态。话语体系也不例外。以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尤其如此,深受
[期刊] 求索  [作者] 韩振江  
"公共阐释论"探究了个人阐释与公共阐释的关系,明确了阐释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共识,为建构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进行了切实的概念和范畴的探索。具体来说,公共阐释论对理性精神的自觉追求是人文话语体系建构的哲学基础,科学范式的方法论探索是话语体系建构的突破点,社科共同体是话语体系建构的关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瑞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严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学理的层面看,这一思想是一个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成的思想体系,把握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既要从学科、学术层面把握,也要从其鲜明的话语层面把握,通过话语揭示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体现这一思想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内涵、特征、建构原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英  朱旭东  
教师教育体系是教师教育机构及确保这些机构顺利运转的制度的统一体,由教师教育治理体系、教师职前培养体系、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和教师教育学术体系构成。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为现代化、专业化、高端化、融合化、协同化。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构,需要优化调整教师教育的院校供给结构、学历供给结构、制度供给结构,建立支持质量改进的教师教育大数据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雪梅,赵松山  
统计指标体系的建构和筛选白雪梅,赵松山描述和评价社会经济现象,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建立和筛选统计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一、统计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1、功能性原则。根据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锡文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体系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想。在这个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人道主义:以追求人的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提升、社会进步、人的发展逐步建构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但同时在国际竞争中,中国的经济地位与发言权是不匹配的。因此,有必要以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为基点,建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话语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炜杰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西方世界正在衰落,而中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立足于基本国情和经济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正当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三大理论来源,即以价值取向为主要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工具取向为主要方面的西方经济学和以实践取向为主要方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作为理论突破点,有效回答"中国奇迹"之谜,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