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8)
- 2023(8944)
- 2022(6913)
- 2021(6557)
- 2020(5054)
- 2019(11307)
- 2018(11158)
- 2017(20926)
- 2016(11196)
- 2015(12936)
- 2014(12798)
- 2013(12522)
- 2012(11346)
- 2011(10526)
- 2010(10378)
- 2009(9811)
- 2008(9721)
- 2007(8721)
- 2006(8097)
- 2005(7591)
- 学科
- 济(53600)
- 经济(53549)
- 管理(28846)
- 业(28185)
- 企(20936)
- 企业(20936)
- 中国(20625)
- 方法(19179)
- 农(17218)
- 数学(16539)
- 数学方法(16439)
- 业经(12732)
- 贸(11919)
- 贸易(11909)
- 易(11701)
- 制(11453)
- 农业(10996)
- 财(10668)
- 发(9655)
- 地方(9606)
- 学(9429)
- 银(9165)
- 银行(9160)
- 行(8902)
- 融(8543)
- 金融(8540)
- 体(8254)
- 发展(8041)
- 展(8012)
- 环境(7499)
- 机构
- 大学(170896)
- 学院(168516)
- 济(79172)
- 经济(77892)
- 研究(64256)
- 管理(58917)
- 中国(50000)
- 理学(49632)
- 理学院(49068)
- 管理学(48404)
- 管理学院(48092)
- 京(36912)
- 财(35814)
- 科学(35496)
- 所(31823)
- 研究所(28823)
- 财经(28679)
- 中心(27405)
- 经济学(26931)
- 经(26281)
- 农(25074)
- 江(24584)
- 经济学院(24158)
- 范(24155)
- 北京(24005)
- 师范(23999)
- 院(22709)
- 财经大学(21229)
- 业大(20471)
- 师范大学(19540)
- 基金
- 项目(106912)
- 科学(85603)
- 研究(82563)
- 基金(79494)
- 家(69177)
- 国家(68613)
- 科学基金(57987)
- 社会(56216)
- 社会科(53281)
- 社会科学(53268)
- 基金项目(40293)
- 省(38196)
- 教育(37476)
- 划(33299)
- 自然(33109)
- 自然科(32366)
- 自然科学(32360)
- 编号(32253)
- 资助(32190)
- 自然科学基金(31817)
- 成果(27820)
- 部(25476)
- 国家社会(24996)
- 重点(24659)
- 发(24650)
- 中国(24013)
- 课题(23435)
- 教育部(22277)
- 创(22012)
- 性(21702)
共检索到263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陆仰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求,之后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实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路径。该文从分析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根据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性质,有梯度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中国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兴华 詹国辉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又频频凸显出诸多潜在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国培 吴伟 方晓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长足进步。按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整体看,尽管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大体一致,但大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结构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协调性有待提高;从主体看,由于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都偏低,城市常住人口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市民化重要性凸显。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成本测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仪青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新"着手,全面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从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并重的城镇化、以市场为主导的低密度蔓延式的城镇化和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等方面,提出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并总结分析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遵循市场的理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改变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内涵和产城联动建设;进行制度探索,提供保障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域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华娇 陈蓉
湖北省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不高、城镇体系和功能不健全、城市建设方式粗放等突出问题,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农耕文化深厚、土地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等现实约束,湖北应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式,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湖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湖北 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向建 吴江
城乡统筹发展本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实现有赖于推进城镇化。传统粗放式、速度型城镇化不可持续,新型集约式、质量型城镇化呼之欲出。新型城镇化是有别于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新模式,已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强力的助推器,如何选择推进路径便显得尤为重要。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需要结合区域实际,分清推进的优劣势,坚持"一个统领,五个重点"原则,运用协调路径、高效路径、多样路径三条路径组合推进,最终实现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协调 高效 多样 路径 重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此,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使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职能制度化,严格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范围;改革利益固化的城乡管理体制,变革以行政级别配置资源的传统做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曼 蒲晓刚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型城镇化成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最大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12年的44.93%,但仍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60%以上的城镇化率。因此,重构城镇化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谢来位
新型城镇化具有五大基本内核:农民工市民化是核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壮大二、三产业是基础,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城市文化建设是灵魂。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面临五大制度诉求:土地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专项转移支付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身份制度从身份特权到契约平等,府际关系从竞争到合作,决策制度从个人决策到民主决策。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要求处理好五大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土地、人力、资本三大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推进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合理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兰 张秀娥
城镇化可以有效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协同发展三次产业,加快推进制度改革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徐敏 张雅文
探索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苏州城镇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对苏州城镇化过程的分析与回顾有助于厘清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路径特征。苏州城镇化经历了镇、城、城镇群几个阶段,对几个阶段的分析可知,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具备组织保障、规划引导、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四化同步、传承文化等路径特征。
关键词:
城镇化 实践 路径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丹辉 吴华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进入了向生态文明嬗变的关节点,转型期的中国城镇化历程由于处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重文明形态中,导致中国的城镇化之路必然有别于西方的"单元转型"和"分步走"战略,是一种体现着文明形态多元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基于当前中国文明形态的双元性,中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必须遵循同步"双元转型"要求选择"两步叠加"路径。"两步叠加"的路径选择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文明周期 双元转型 两步叠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