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1)
2023(13656)
2022(11453)
2021(10870)
2020(9338)
2019(21278)
2018(20856)
2017(39184)
2016(21975)
2015(24843)
2014(24810)
2013(24612)
2012(22871)
2011(20611)
2010(20847)
2009(19903)
2008(19934)
2007(17932)
2006(15984)
2005(14756)
作者
(63886)
(53221)
(53154)
(50761)
(33914)
(25431)
(24035)
(20815)
(20379)
(19352)
(18575)
(18011)
(17485)
(17458)
(17457)
(16540)
(15938)
(15370)
(15329)
(15279)
(13587)
(13223)
(13156)
(12403)
(12103)
(12053)
(11945)
(11676)
(10897)
(10688)
学科
(86067)
经济(85932)
管理(70290)
(59521)
(51375)
企业(51375)
(39038)
方法(38470)
数学(33671)
数学方法(33214)
中国(27365)
(22771)
(21948)
(21224)
税收(20484)
(20309)
(19729)
(19407)
财务(19355)
财务管理(19298)
企业财务(18372)
业经(17626)
财政(17453)
(16709)
(16291)
贸易(16281)
(15942)
(15799)
银行(15756)
(14975)
机构
大学(316794)
学院(311719)
(131091)
经济(128535)
研究(112900)
管理(111936)
理学(95060)
理学院(93977)
管理学(92175)
管理学院(91590)
中国(88043)
(75952)
(68441)
科学(67689)
(58937)
财经(55057)
(53101)
研究所(52558)
(50003)
中心(49330)
(48476)
业大(44565)
北京(44033)
经济学(42321)
农业(41684)
财经大学(40638)
(40286)
(38546)
师范(38053)
经济学院(37938)
基金
项目(199874)
科学(156482)
基金(147074)
研究(143535)
(130421)
国家(129446)
科学基金(108882)
社会(92402)
社会科(87709)
社会科学(87686)
基金项目(75097)
(74980)
自然(69578)
自然科(68013)
自然科学(67989)
自然科学基金(66789)
教育(66484)
(64735)
资助(62740)
编号(55702)
成果(48694)
重点(46015)
(45912)
(41537)
(40897)
课题(40449)
(40007)
国家社会(39903)
教育部(39340)
科研(38616)
期刊
(147206)
经济(147206)
研究(104909)
中国(69502)
(65300)
学报(55364)
(48329)
科学(47387)
管理(43868)
大学(41789)
学学(39452)
教育(33797)
农业(32301)
财经(29489)
(29262)
金融(29262)
经济研究(25386)
技术(25348)
(25304)
问题(19426)
业经(19318)
(19008)
(17909)
(17673)
国际(16317)
(16316)
(16256)
世界(15892)
会计(15695)
统计(15621)
共检索到495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中国和西方国家对社会管理中心都给予"政府(Government)"的名称,但其性质很不一样。与西方国家比较,中国政府实际上是一个中国全体人民共有的特大型无限责任"资产公司",而西方国家的政府只是"物业公司"。认识了中国政府的特性就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许许多多重大经济事件(例如政府债务、房价高涨、土地财政)的后果为何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这也使我们在判断财政体制是否合意时,不仅要关注经济学的一般标准,还要特别关注五项特别标准即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区域均衡、民生改善、财政成本节约。由此,本文认为中国目前财政体制的大架构、大格局是合意的。但目前的财政体制只是一般预算的财政体制,还没有综合考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海鹏  
本文分三个时期阐述了国民政府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和调整的情况,对每一次变化大体分析了调整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利弊。并对这一发展演变的历史作了概括性的总结,肯定其制度演变的现代化趋势和进步性,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道友  
作者认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必须抓好乡镇这一环节。目前乡财政运行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是:财权和事权不统一;财政体制设计缺乏规范性;调控功能不健全;财税改革不完善;国库运行不尽合理。对此,作者提出,要合理界定乡镇政府的财权事权;确立规范合理的乡镇财政体制;建立乡镇财政发展的目标、约束机制;强化乡镇财政的调控功能等;完善乡镇财政政策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毅彪  杜一敏  谭文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绩效的实证分析(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激励功能分析。为了研究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激励功能,我们引入收入弹性的概念(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分别测算分税制改革前后的财政收入弹性。如果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越大,则表明财政体制越有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红霞  
财政管理体制是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体制变革。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其合理性、超前性得到了理论界专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泛肯定。但是,任何一种体制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其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本文将针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焦国华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规范财政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程度、强化各地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运行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以及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日益扩大等。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若干建议,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四级政府运行结构、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以逐步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分税制与财政体制改革姜继增1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了两大类型的财政体制:一是1980年以前实行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统收统支为特点的财政体制。二是1980年以后实行了以地方财政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财政体制,都是与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虹  孙建华  张志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金秀  
"营改增"后分税制改革已不容回避,近年我国推行"四本预算"为主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但原分税制依税分钱、范围狭窄,大量非税收入游离于分税制之外。扭曲了央地财政分配关系。针对此,应以全口径预算为基础,清费正税稳定税负,以大共享税为主,构建多元化地方税体系,深化分税制改革,打造全口径预算体制,提高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透明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一、简单反思:1994年分税制改革留下的“缺憾”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创新,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路径,仅仅是初步搭建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当年的许多改革内容并未能一次到位,而是采取了带有变通性或过渡性的办法。这个框架只是勾勒了一个大致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国华  
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规范财政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程度、强化各地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若干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晓阳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新体制运行9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由于目前的分税制仍属过渡性的,新老体制混合运行,加之转移支付力度十分有限,事权、财权划分不彻底,使得地方财力增长趋缓,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收支矛盾尖税,现行体制亟待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李升  冯鸿雁  
改革开放之后财政管理体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但财政包干制存在各种弊端,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体制运行至今,虽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本文对分税制的改革动因、改革内容、改革效果、现存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发展方向,以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