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6)
2023(13896)
2022(11681)
2021(11028)
2020(9244)
2019(21316)
2018(21427)
2017(40576)
2016(21930)
2015(24920)
2014(25056)
2013(24578)
2012(22820)
2011(21121)
2010(21784)
2009(20838)
2008(20575)
2007(18545)
2006(17164)
2005(16124)
作者
(62073)
(51830)
(51749)
(49602)
(33229)
(24693)
(23370)
(20048)
(19835)
(18621)
(18045)
(17430)
(17034)
(17013)
(16536)
(16125)
(15315)
(15025)
(14954)
(14451)
(13541)
(12593)
(12527)
(12139)
(11808)
(11663)
(11639)
(11142)
(10399)
(10064)
学科
(110842)
经济(110713)
管理(66014)
(57542)
(48574)
企业(48574)
方法(42064)
数学(37039)
数学方法(36389)
中国(30494)
(24977)
(24892)
(24520)
地方(22594)
业经(22390)
(20042)
(18563)
贸易(18547)
(18052)
(18045)
银行(18044)
(17698)
(17422)
(17419)
金融(17415)
理论(16452)
农业(15472)
环境(15086)
地方经济(14409)
(14209)
机构
大学(326652)
学院(322082)
(147603)
经济(144769)
管理(119762)
研究(115612)
理学(100919)
理学院(99782)
管理学(98017)
管理学院(97393)
中国(91719)
(71976)
(69842)
科学(63540)
(57585)
财经(55266)
中心(51526)
研究所(51163)
(50460)
(50019)
经济学(47484)
北京(45497)
(43875)
(43346)
师范(43035)
经济学院(42177)
(40935)
财经大学(40740)
(39432)
业大(39019)
基金
项目(198005)
科学(157839)
研究(149149)
基金(146302)
(125956)
国家(124942)
科学基金(107463)
社会(98868)
社会科(93926)
社会科学(93902)
基金项目(74625)
(73677)
教育(70091)
自然(65415)
自然科(63932)
自然科学(63919)
自然科学基金(62807)
(62550)
资助(61805)
编号(58606)
成果(50835)
(46070)
重点(45141)
(42760)
课题(42617)
国家社会(42323)
(40806)
教育部(40756)
(40368)
人文(38721)
期刊
(175181)
经济(175181)
研究(111718)
中国(71686)
(56917)
管理(49797)
学报(43861)
科学(43479)
(40743)
教育(40546)
(36016)
金融(36016)
大学(35544)
学学(32767)
财经(30363)
技术(30193)
经济研究(29024)
农业(26450)
(26348)
业经(24003)
问题(22737)
(19900)
统计(18183)
技术经济(17773)
世界(17766)
国际(17734)
(15979)
(14449)
理论(14447)
决策(14396)
共检索到520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保建云  
改革目标选择与改革权合理化分配目标没有最终实现是导致分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改革目标选择涉及到市场目标与非市场目标的权衡取舍,既是一个自然过程又是一个集体行动和公共选择过程。中国转型期的经济制度变迁具有一般性特点,同时更具有特殊性和中国特色;任何试图锁定改革目标与固化改革模式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或者把改革问题简单化、复杂化与意识形态化,都不利于经济制度的创新性变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开文  
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反观与思考冯开文1978年之后,一场以诱致性为主要特色的制度变迁①在中国农村悄然地发生了。这场变迁体现出了一些与改革开放以前截然不同的重要特点,也蕴含着一系列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一变迁的突出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上海  汪柱旺  
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原则进行的地方税制改革,必须解决好中央与地方的集权分权程度、地方税制构成这两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文章通过对美、日、英等国地方税制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现实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应选择分权模式,以解决地域广阔所带来的问题。但短期内,在面临人口流动壁垒、城乡二元结构、民众对地方政府缺乏监督等情况下,分权模式弊大于利。因此,要加强中央政府在收入方面的权力,而在支出方面应予分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培文  
天灾人祸,在所难免,因病致贫,时有所闻。人的医疗需求带有突发性、被迫性.疾病往往打乱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和收支计划,给人们带来痛苦、折磨。为了治疗疾病、减轻痛苦,以致拯救生命,人们被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怡  
公平与效率的消长及平衡一直是制度变革所要解决的核心命题。作为林业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广东,在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中,没有推行以"耕者有其山"为目标的"均山制"改革模式,而是设计了"均股均利"的创新制度安排。本文研究认为,无论是从目标选择还是改革实践来看,这一制度安排均呈现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特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国库制是各国政府各个时代重要的制度安排,国库制度变迁会对市场造成各种重要影响,从而必须对国库制度作深入地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国库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但理论研究对国库制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传统的"三分法"国库制分类体系并不足以解释当前的国库制度改革,银行存款制、独立国库制和委托国库制均存在不可避免的劣势,混合国库制才是我国国库制度改革的现实与最优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张晶渝  程小于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并显化土地功能与价值,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矛盾的两条基本途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土地权能,让乡村成为土地多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2)围绕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让乡村成为自然资本增值最快的地方;(3)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乐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庄磊  
本文梳理了中国股市的重要制度变迁,指出目前中国股市存在的制度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推出个股期权业务、恢复T+0交易制度、完善股票退市制度、改进股票一级市场发行制度、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理念等改革设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辰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同时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没有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就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把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随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进一步明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元鲁  
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变迁与发展。首先,从唐代中期至北宋在土地制度、手工业和商业各个领域中出现了产权结构明晰化的长期趋势;其次,社会商业信用新体系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化,社会资本利率的不断下降,市场交易方式的变迁等因素,使社会交易成本逐步降低;再次,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僚集团缺乏对规模日益增大,市场日益复杂的商品经济的管理能力,导致国家权力对唐宋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经济部门,尤其是金融业和工商业控制能力薄弱,使其获得了发展的空间;最后,随着宋代人口的增长而出现的市场规模扩大及耕作技术提高,以及由于部分传统手工业部门投资收益的相对降低,使农业和金融业、商业等部门的投资收益相对增加,引起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杰  沈鲁青  
汇率制度的目标模式是一种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最适合于该国的最优的汇率制度。面对当前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诸多争议,站在总体上支持央行的现行汇率制度的立场,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揽子规划,即中期和长期目标模式:中期目标模式是爬行盯住一揽子汇率制;长期目标模式是更加灵活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欧阳令南  
养老保险体系按照筹资方式可以分为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和混合制三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几经改革已经在政策上确立了“统账结合”的模式,但理论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论。对于现有的三种模式都有人基于不同的理由给以支持。综合分析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统账结合”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理想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代谦  
论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张代谦1.宏观层面上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必须首先成为劳动用工的主体。因此宏观层面上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国强  
社会制度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度体系的支撑与规范。中国制度变迁诱因和路径,决定了与之相呼应的经济法律模式的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震西  狄运中  
试论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沈震西,狄运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并以这种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围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