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0)
2023(8249)
2022(6887)
2021(6652)
2020(5366)
2019(12466)
2018(11996)
2017(23076)
2016(12327)
2015(14120)
2014(13790)
2013(13797)
2012(13262)
2011(12539)
2010(12587)
2009(11906)
2008(11874)
2007(10589)
2006(9740)
2005(9018)
作者
(34780)
(29219)
(29101)
(27890)
(18897)
(13819)
(13225)
(11268)
(11228)
(10543)
(10121)
(9703)
(9591)
(9546)
(9535)
(9069)
(8648)
(8573)
(8368)
(8044)
(7555)
(7054)
(7032)
(6726)
(6632)
(6588)
(6365)
(6144)
(5862)
(5783)
学科
(56398)
经济(56343)
管理(34932)
(32243)
(23471)
企业(23471)
方法(23406)
(22564)
贸易(22552)
(22004)
数学(20435)
数学方法(20246)
中国(18996)
(17372)
(12877)
(11416)
业经(11207)
(10772)
农业(10686)
(10036)
(10007)
(9863)
银行(9862)
关系(9662)
(9631)
地方(9273)
(9186)
金融(9185)
环境(9101)
及其(8658)
机构
大学(188089)
学院(187033)
(94352)
经济(92914)
研究(71969)
管理(67730)
中国(57249)
理学(56880)
理学院(56272)
管理学(55644)
管理学院(55288)
(42210)
(40276)
科学(38001)
(36002)
财经(33092)
研究所(32344)
中心(31053)
经济学(30973)
(30282)
(28698)
经济学院(27861)
(27658)
北京(26320)
(25455)
(24911)
师范(24785)
财经大学(24381)
业大(22593)
农业(22291)
基金
项目(114106)
科学(91162)
研究(88219)
基金(85656)
(74070)
国家(73495)
科学基金(61906)
社会(59319)
社会科(56504)
社会科学(56495)
基金项目(42611)
(39626)
教育(39428)
资助(36684)
自然(36284)
自然科(35342)
自然科学(35331)
自然科学基金(34761)
(34702)
编号(34513)
成果(29631)
(27966)
中国(26245)
国家社会(26167)
重点(25916)
(25881)
教育部(24472)
课题(24463)
(23475)
人文(23260)
期刊
(106320)
经济(106320)
研究(66881)
中国(37128)
(30198)
(26957)
管理(25993)
学报(25014)
科学(24740)
(21292)
金融(21292)
大学(20052)
(19754)
教育(19299)
经济研究(19292)
农业(19037)
学学(18676)
财经(17968)
国际(17554)
(15760)
问题(15712)
业经(15640)
技术(14724)
世界(14136)
(10926)
技术经济(9917)
(9083)
贸易(9083)
经济问题(8804)
现代(8635)
共检索到30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经勇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对粮食生产与贸易进行保护是各国政府普遍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但是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 ,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 ,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不利于增强我国粮食的市场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欧  张照新  韩一军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满足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既是我国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要求,也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内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系统回顾和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同国家(地区)的粮食生产、贸易的总量和结构的历史变化趋势,并根据FAO相关的研究成果预测未来30年世界粮食生产及贸易的发展趋势,同时借鉴国外粮食生产发展的支持保护政策,提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静利  王镭  崔凯  
有关朝鲜农业发展情况的数据和资料较少。本文根据笔者实际考察,并结合朝鲜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简要介绍了朝鲜粮食生产的现状和问题,并从中朝贸易特别是农业贸易的问题和症结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晓  黄贤金  陈志刚  唐健  赵雲泰  
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评价是我国粮食安全及土地政策调控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德尔菲法量化了耕地保护政策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D生产函数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的耕地、劳动力、化肥、农业机械等传统投入影响因素对粮食总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贡献作用;同时,粮食价格指数、国家财政支农力度、耕地保护政策强度等市场与政策因素也对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并且其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劳动力;其中,耕地保护政策强度每加强1%,则粮食总产量可提高0.023%;但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与粮食价格指数的影响均大于耕地保护政策强度,且粮食价格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一、贸易保护系数及其政策含义 在发达国家中,一方面由于进行国际多边贸易谈判的需要,一方面也由于进行国内农业政策效果分析的需要,人们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指标,用以定量地测定农业市场的扭曲程度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这些指标的定义及其政策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国际农业政策问题、调整农产品外贸政策,也对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作用效果、调整国内资源利用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刘伟平  洪燕真  戴柯炜  陈梅英  
利用FAOSTAT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对近50年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和贸易变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收获总面积和年总产量均有所增长,但是年产量增长缓慢,且单位面积产量出现下降;中国和中东国家对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扩张贡献大,日本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木本粮食生产规模缩小;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出口量小,出口增长缓慢,中国的板栗和柿子产量虽很高,但国际竞争力却不强;世界木本粮食的主要进口国变动不大,仍然以日本、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小宁  朱梅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后,国内粮食生产与粮食贸易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这里做一下基本分析。 一、“复关”后我国粮食生产与贸易不会受到很大冲击 1、自给型粮食现状,对世界市场依赖不大。我国主要农产品(谷物、棉花、猪牛羊肉)的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我国人口过多,使得人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尽管目前和今后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封志明  肖池伟  李鹏  
东南亚既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枢纽。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研究全球最大粮食消费国、进口国以及世界稻米最重要主产区和出口区之间的粮食生产和贸易发展态势,对中国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改善地缘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基于FAO数据库中国-东盟各成员国1961—2013年粮食生产与贸易数据,利用集中化指数与回归分析法,定量揭示中国-东盟粮食生产与贸易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从粮食生产来看,50多年来自贸区粮食总产增长4.06倍,至2013年底总产达到8.09×108t;就粮食贸易而言,1961—2013年自贸区贸易量增长3.19倍,其中粮食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2.95%,粮食出口量增长2.40倍,粮食进口总体大于粮食出口,受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调整的影响,自贸区各个子区粮食贸易日趋均匀化。2)从空间格局来看,自贸区主要粮食生产国集中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其中中国的玉米、水稻比重占明显优势;中国的粮食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其贸易重心开始转向东南亚。3)自贸区的粮食生产与粮食进出口量关系密切,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国别差异明显。其中,中国粮食出口量受国内粮食生产与需求影响较大,是自贸区粮食贸易变动的晴雨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石和良  刘启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了威胁。[结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长期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仅仅表现为当前的生态失衡,更严重威胁了未来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加强生态功能设计,具体可从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制度机制、加强政府生态农业的主导型地位及投入水平、以技术进步支撑保护农业生态和粮食安全和以法律手段规范保证相应措施的顺利实施4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黎莉莉  胡晓群  陈松柏  
全球疫情持续和俄乌冲突以来,确保大宗商品供应链稳定,消弭全球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因素,成为全球经济安澜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后发布的修正数据,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特征、品种特征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因素贡献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单产水平提高在不同阶段交互作用推动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发挥了显著制度效应。运用跨学科和结构分析方法,对新时期中国粮食生产结构演化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取向,包括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制度支持体系和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祥征  梁立  廖晓勇  刘玉洁  李志慧  岳天祥  董金玮  孙志刚  陈明星  
黑土地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保护好黑土地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2000—2020年东北黑土地粮食生产耕地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东北黑土地粮食生产的耕地压力的影响,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了东北黑土地农产品在国内及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东北黑土地粮食生产的耕地压力基本处于安全压力区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玉米、大豆、稻谷三种主要作物生产的耕地压力分别从2000年的1.94、1.09和0.63下降至2020年的0.69、0.26和0.54。国际粮食贸易对黑土地粮食生产耕地压力减缓的作用显著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对黑土地粮食生产耕地压力减缓的贡献率达26.22%,其中对大豆生产的耕地压力减缓的贡献率达511.48%。农产品贸易优势度分析结果显示,东北黑土地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明显的贸易竞争优势,但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不明显。最后,本文提出了国际贸易粮食贸易变化背景下黑土地保护的若干建议,为东北黑土地保护及其粮食产能保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