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3)
2023(8604)
2022(7188)
2021(6620)
2020(5286)
2019(12172)
2018(11964)
2017(22513)
2016(12053)
2015(13815)
2014(13755)
2013(13835)
2012(13277)
2011(12630)
2010(12678)
2009(11696)
2008(11622)
2007(10484)
2006(9742)
2005(9299)
作者
(35226)
(29564)
(29154)
(27814)
(18977)
(14131)
(13194)
(11518)
(11425)
(10508)
(10400)
(9833)
(9690)
(9636)
(9412)
(9143)
(8720)
(8594)
(8389)
(8023)
(7741)
(7163)
(7076)
(6853)
(6726)
(6622)
(6517)
(6359)
(5954)
(5931)
学科
(64428)
经济(64369)
管理(28527)
(28293)
中国(24887)
方法(19834)
(19572)
企业(19572)
地方(19200)
(17990)
数学(17139)
数学方法(17057)
(13932)
贸易(13917)
业经(13760)
(13509)
(12951)
农业(12080)
(11620)
银行(11612)
(11558)
金融(11556)
(11447)
(11355)
(10921)
(10842)
地方经济(10550)
环境(10183)
发展(10020)
(9982)
机构
大学(182481)
学院(181414)
(86644)
经济(85193)
研究(73845)
管理(62214)
中国(57931)
理学(51315)
理学院(50613)
管理学(50032)
管理学院(49666)
(41157)
科学(41147)
(38826)
(37857)
研究所(33942)
中心(31441)
财经(30034)
经济学(28643)
(28338)
(27888)
北京(27564)
(27508)
(27354)
师范(27318)
(25996)
经济学院(25601)
科学院(22732)
(22528)
师范大学(22192)
基金
项目(109904)
科学(87395)
研究(84784)
基金(80188)
(69451)
国家(68851)
科学基金(57731)
社会(57001)
社会科(54137)
社会科学(54128)
基金项目(40858)
(40440)
教育(37678)
(34926)
资助(33137)
编号(32965)
自然(32607)
自然科(31830)
自然科学(31823)
自然科学基金(31260)
(30586)
成果(28486)
(25779)
发展(25713)
重点(25394)
(25277)
国家社会(24869)
课题(24539)
中国(24268)
(22362)
期刊
(107018)
经济(107018)
研究(67224)
中国(43770)
(28706)
(27754)
科学(25927)
学报(25855)
管理(25339)
教育(23042)
(21781)
金融(21781)
大学(20260)
农业(19850)
学学(18638)
经济研究(18210)
财经(16760)
业经(16575)
技术(14933)
(14707)
问题(14685)
(13551)
世界(12817)
国际(12383)
(10904)
技术经济(9469)
经济问题(9158)
图书(8962)
(8854)
论坛(8854)
共检索到303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费孝通  
一、小城镇的由来 小城镇在当前中国的语言里已成了一个通用的名词,它指正在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社区。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社区里,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由农民以亲属关系组成的农户。若干农户聚居在一地构成一个村落。各地村落的大小不同,少至几户,多至几百户。这些由客观条件形成聚居的村落,称作自然村。为了行政上的便利,常把若干较小的自然村合在一个行政系统里称作行政村(在公社时期一个行政村相当于一个生产大队)。若干行政村组成一个称作乡的行政单位(在公社时期乡相当于一个公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文  徐玉梅  
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基地和桥梁,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是城镇化发展的潜力所在,小城镇的发展对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点,一是要优先发展县城和大城市卫星城镇,二是重点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建制镇或中心镇,三是要将部分区位条件较优,产业发展较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乡发展为新的小城镇。同时,小城镇的发展必须重视其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要重视小城镇的发展特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新建  
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小城镇功能理论的探讨也日益得到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小城镇外部功能问题,即偏重对小城镇在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忽视对城镇类别和自身功能的深层探讨。在实践中又过于强调单一的发展模式和城镇个体功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符礼建  罗宏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中金,杨朝辉  
在对全国1,636个中心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框架,讨论了小城镇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地区差异。认为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带差异明显巨大,已经到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家体改委中国小城镇课题组  
中国农村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这种独特的城市化道路引起了国家和国际各有关方面的关注。目前,有关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许多方面已得到相当的共识。如何面对现实,采取切实的措施来解决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引导和支持小城镇沿着科学有序的规划方向发展,对于有关政府部门、金融界和企业界等方面的介入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从体制方面对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做一简要分析,以利于各有关方面对中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林兴  孙林桥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如何实施这一大战略,涉及到一系列问题,笔者就有关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一些研讨。一、关于镇概念几种不同的看法自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被提到议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 重要角色,不断发展和建设好小城镇是实现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 标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 小城镇已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 有创造力的区域群体,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庭  
本文回顾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和所存在的问题,在总结这些问题并借鉴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后,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发展可遵循的发展模式,对其产业经济、功能布局、制度改革、生态建设、人文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阐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根紧  
慢城运动倡导城镇现代化建设与城镇特色个性维续相得益彰、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与传统生活方式传承有机结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强化城市宜居性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本文在全面系统地介绍慢城运动发展情况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国际慢城的建设经验,以期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更新  
一、我国小城镇的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小城镇得到迅速发展。从1978年起到现在,我国小城镇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3年,小城镇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发展的。在这个阶段,小城镇建设用地基本上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无偿划拨的;进镇人口是以行政手段严格控制,按指标安排农转非的;镇区建设所需资金主要源于地方财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符礼建  罗宏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