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4)
2023(9214)
2022(7454)
2021(7335)
2020(5862)
2019(13559)
2018(13318)
2017(23468)
2016(13957)
2015(15650)
2014(15758)
2013(14850)
2012(13917)
2011(13232)
2010(13060)
2009(11805)
2008(11893)
2007(10651)
2006(9271)
2005(8709)
作者
(36730)
(30614)
(30422)
(29465)
(19595)
(14772)
(14002)
(11934)
(11846)
(11102)
(10657)
(10320)
(9968)
(9914)
(9799)
(9511)
(9038)
(8972)
(8931)
(8783)
(7993)
(7552)
(7277)
(7024)
(7020)
(6888)
(6717)
(6712)
(6247)
(6106)
学科
(49041)
经济(48993)
管理(31075)
(28515)
(23068)
企业(23068)
中国(22831)
方法(22135)
教育(20876)
数学(19171)
数学方法(18935)
(13746)
(12583)
理论(12065)
(11676)
贸易(11670)
(11498)
(11428)
(10063)
业经(9439)
(8650)
银行(8642)
(8558)
(8372)
(8336)
金融(8335)
技术(8245)
教学(8243)
(7540)
(7344)
机构
大学(201699)
学院(191566)
(78108)
经济(76585)
研究(75904)
管理(61302)
理学(52548)
理学院(51714)
中国(50928)
管理学(50728)
管理学院(50292)
(45106)
科学(42928)
(38499)
师范(38299)
(37940)
(36539)
教育(35812)
研究所(34734)
师范大学(31872)
中心(31172)
北京(30144)
财经(29673)
(28117)
(27345)
(26723)
经济学(26528)
(26413)
经济学院(23744)
业大(23189)
基金
项目(122011)
科学(98793)
研究(97496)
基金(88576)
(77224)
国家(76493)
科学基金(63791)
社会(61680)
社会科(58328)
社会科学(58314)
教育(53927)
基金项目(44334)
(44226)
(41707)
编号(39682)
自然(37636)
成果(37065)
自然科(36817)
自然科学(36806)
资助(36423)
自然科学基金(36237)
课题(31718)
(31272)
重点(29826)
教育部(27970)
(27852)
(27286)
国家社会(26220)
(26102)
中国(25731)
期刊
(82407)
经济(82407)
研究(73904)
教育(59225)
中国(48371)
学报(30498)
(28535)
科学(27505)
大学(24422)
(23366)
管理(22611)
学学(21155)
技术(18108)
财经(17094)
农业(16327)
(15410)
金融(15410)
(14938)
经济研究(14847)
职业(13810)
(12201)
问题(11368)
世界(10866)
国际(10677)
(10393)
论坛(10393)
(10038)
业经(9973)
图书(9412)
技术教育(8817)
共检索到30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旭东   罗仁杰  
中小学科目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与大学学术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是学科教师教育的双重学科内涵,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构成了中国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本质特征。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有助于更好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价值,补齐旧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短板,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科研与培训体系。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是学科以及学科教育二元性的概念进阶与逻辑递进,中小学科目学科与大学学术学科的教师教育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未来应基于学术学科教师教育促进大学教师教育的诸要素耦合,以科目学科教师教育为内核为我国区县教师教育体系底座建基,促进学术学科与科目学科教师教育体系的融合与一体化,对不同学科教师教育二元性分别开展持续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就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关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探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不仅考察了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认识状况 ,而且对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如何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去进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认识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 ,教育学要真正成为独立之学 ,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范式 ,直面教育实践 ,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生活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应国良  袁维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秀华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研究我国二元经济下城乡教育差异对劳动力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投资体系使城乡二元经济放大地投射到教育领域,引起城乡教育一系列不对称,形成二元教育。在二元教育下,农村学生接受较低质基础教育,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对生产技能掌握不足;同时在进入更高层次教育的选拔考试中处于劣势,在受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都低于城市学生,最终导致低生产率,形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在二元经济下,应对农村教育实行倾斜性政策,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弱化城乡教育二元化,逐渐消除城乡劳动力整体性差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纷争与冲突是教育研究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与棘手问题。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研究都伴随着两种对立的信条、立场、路径与方法的博弈。在两极之间进行"合理性"维度辩护、"正确性"维度选择,易使教育研究陷入没有出路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研究的二元性逻辑、立场与方法使然。突破简单化思维,立足二重性原理,重构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教育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与根源性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比较教育是学科,还是领域?自1983年第4届比较教育年会公开提出这一问题之后,中国学者根据不同的判断标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赞同学科者,有认可领域者,有的则认为既是学科,又是领域。20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但在专业名、著作名、专有名词等的中英文称谓方面,比较教育为"学"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比较教育为"学"之路需要在继续保证外部制度性存在的前提下,加强内部逻辑性存在和对外功能性存在,才能取得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在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期,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所承担的使命更富有历史性和挑战性。在阐述学会作用和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学会如何实现"全面服务会员,引领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雅娴  莫作钦  徐亭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据统计,学科已达四千多个。如此众多的学科,如何科学地、实用地分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艰巨、复杂的研究课题。妥善地处理好当代科学高度综合、分化、交叉、互相渗透的网状结构与实用线性分类体系的关系,需要作大量研究、论证。七十年代以来,美、苏、德、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保平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总体特征上表现为“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和转型二元经济结构,具体表现为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就业结构的二元性、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和区域经济的二元性等。转型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因此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中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战略任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生兆欣  
在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中,方法论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除了引介当前西方学者提出的方法论之外,还注重我们自身的方法论建设。运用或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本文概况了两种由中国学者自觉运用或主动提出的、颇具特色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一类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最高层次上的一般方法论在比较教育领域的运用;另一类是"和而不同",这是应对比较教育研究的西方中心而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指导思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玉华  庞丽娟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其角色扮演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教师角色意识包括三个基本结构:一是教师对角色地位的认识与理解,二是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与把握,三是教师对角色扮演的认识与体验。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三女牙  杨宗凯  李卿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大数据的形成,计算教育学应运而生。计算教育学是通过技术赋能,基于数据密集型的研究范式,解释信息时代的教育活动与问题,揭示教育复杂系统内在机制与运行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计算教育学围绕计算教育伦理、教育主体计算、教育情境计算、教育服务计算等核心任务开展研究与实践,助力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及教育管理的精准化。计算教育学的发展亟须建构计算教育伦理、科学量化教育场景、提升数据融合与智能处理能力、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协同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捷敏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度二元经济结构的新指标——二元测度系数。从理论上说,二元测度系数可以使我们从纯农业经济(指百分之百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化的全过程这一角度来认识和分析二元经济结构。本文最后应用我国的统计数据对二元测度系数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静静  
学前教育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已有研究,并没有对这一现象发生背后的文化观念或心理因素做追根溯源似的分析,因而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前教育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真正根源在于,身心二元论的哲学传统以及随之所产生的将男性归属为灵魂、将女性归属为身体的性别本质论。为此,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学前教育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的解决:重新认识性别差异;重定学前教育机构性质;建构与身体经验相关的课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人文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在一个工具理性膨胀的时代显得更加重要。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通过人文知识积累的文化底蕴,形成的人文品格和高尚师德,树立的人文价值和教育理想,追求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并最终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人文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