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8)
2023(9009)
2022(7389)
2021(6877)
2020(5769)
2019(13458)
2018(13194)
2017(24955)
2016(13372)
2015(15289)
2014(15163)
2013(15389)
2012(14604)
2011(13636)
2010(13668)
2009(13218)
2008(12567)
2007(11197)
2006(10331)
2005(9652)
作者
(39561)
(33321)
(32915)
(31610)
(21283)
(15731)
(14846)
(12883)
(12782)
(11846)
(11778)
(10912)
(10911)
(10831)
(10554)
(10321)
(9770)
(9503)
(9482)
(8748)
(8546)
(8071)
(8025)
(7752)
(7627)
(7588)
(7165)
(6744)
(6609)
(6569)
学科
(87308)
经济(87250)
管理(35366)
方法(34992)
数学(31962)
数学方法(31579)
(30913)
(24073)
企业(24073)
中国(21662)
地方(17867)
(15389)
(14786)
(14167)
贸易(14157)
(13766)
业经(13610)
(13294)
地方经济(12903)
(11369)
(11012)
金融(11011)
环境(10750)
农业(10334)
(10287)
银行(10270)
(9994)
(9624)
理论(9346)
(9211)
机构
大学(211218)
学院(206910)
(105909)
经济(104402)
研究(78668)
管理(74839)
理学(64039)
理学院(63305)
管理学(62058)
管理学院(61670)
中国(60925)
(45273)
(44476)
科学(43613)
(39821)
财经(36472)
经济学(36193)
研究所(36001)
(33352)
中心(33281)
经济学院(32365)
(29356)
(29277)
北京(29013)
(27302)
财经大学(27094)
(26687)
师范(26508)
业大(25553)
科学院(24162)
基金
项目(130141)
科学(104242)
基金(99098)
研究(93866)
(86547)
国家(85964)
科学基金(73277)
社会(65149)
社会科(62118)
社会科学(62104)
基金项目(50000)
(46454)
自然(44790)
自然科(43853)
自然科学(43845)
自然科学基金(43079)
资助(42933)
教育(42844)
(40020)
编号(34097)
(30934)
重点(29660)
国家社会(29168)
(28896)
成果(28652)
中国(27447)
教育部(27180)
(25892)
人文(25631)
大学(24920)
期刊
(119093)
经济(119093)
研究(71043)
中国(40623)
(33825)
学报(30858)
管理(30254)
科学(29448)
(26611)
大学(24007)
学学(22686)
经济研究(21540)
财经(20888)
(19912)
金融(19912)
(18262)
农业(18148)
技术(17867)
教育(17054)
问题(16074)
(14986)
统计(14592)
业经(13989)
世界(13933)
国际(13601)
技术经济(13162)
(12249)
决策(11409)
(10566)
经济问题(9819)
共检索到325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铁梅  梁云芳  
宏观调控应该有一个标准,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热,应该把它降下去;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冷,应该把它提上来。潜在经济增长率、适度经济增长率以及结构分析等都可以作为这个标准之一。但潜在经济增长率或适度经济增长率的测算难度很大,分歧也很大,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本刊开辟"经济增长率研究"栏目来专门探讨这一问题,希望大家各抒已见,踊跃投稿,为我国宏观调控的科学化、精确化建言献策。究竟谁测算的准确,使用的方法科学,要由实践来检验,本刊将跟踪报道,并定期请专家评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铁梅  吴桂珍  
本文研究了南朝鲜经济的古典周期波动、增长周期波动和增长率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利用南朝鲜国家调查统计局公布的有关数据试作了监测、预测增长率周期波动的先行、一致、迟行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并对中国和南朝鲜增长率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数各自的特点和相似之处做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可见,两国在经济周期波动上,其绝对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张平  张晓晶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杰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消费率的不断下降、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持续降低以及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相对稳定,构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不断减弱,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经济结构变动中存在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因素,应相应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通过对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的分析,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行滑向下行以及从下行再翻转为上行,都有一些规律性的衰退原因和发力经验,这些经验和规律表明,只有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使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向各经济领域大规模涌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新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实现收入支配的需求与扩大供给的财富相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通过对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的分析,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行滑向下行以及从下行再翻转为上行,都有一些规律性的衰退原因和发力经验,这些经验和规律表明,只有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使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向各经济领域大规模涌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新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实现收入支配的需求与扩大供给的财富相平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学峰  李政寰  朱勇  
本文利用EEMD对中国实际GDP季度序列进行分解,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多尺度识别了中国GDP内在的准周期成分。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实际GDP可以分解为5个IMF和1个趋势项,分别代表着3、6、16、58、66的季度不同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部分进行预测,从而预测中国实际GDP。研究结果表明了EEMD在处理非线性、非平稳的数据方面显示了较强的优越性,能够很好地分解经济增长序列,预测结果显示了2016年第4季度和2017年第1季度、第2季度将有较好的表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学峰  李政寰  朱勇  
本文利用EEMD对中国实际GDP季度序列进行分解,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多尺度识别了中国GDP内在的准周期成分。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实际GDP可以分解为5个IMF和1个趋势项,分别代表着3、6、16、58、66的季度不同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部分进行预测,从而预测中国实际GDP。研究结果表明了EEMD在处理非线性、非平稳的数据方面显示了较强的优越性,能够很好地分解经济增长序列,预测结果显示了2016年第4季度和2017年第1季度、第2季度将有较好的表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宗平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性的波动。这种贯穿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双重经济体制时期的剧烈波动,不仅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恶化了经济环境,阻碍了改革进程。因此,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寻求其控制的思路和力度,以弱化其波动的幅度,实现相对稳定的增长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文成  才琳  
本文以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为出发点,探析了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下国有经济功能的定位,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与不同类型经济形式发展的特征,以状态空间的可变参数模型的计量结果为依据,比较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下不同类型经济形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对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且混合所有制应该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应进一步加快集体企业的改革,而对于"三资"企业则既应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也要积极完善国内市场的投资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本文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使用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的方法检验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基于此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进而针对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分别设定非线性因子模型,以此刻画国际共同冲击、国别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包括趋势与周期的协同。近期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趋势成分都处于下降通道中,周期成分虽有一定反弹但幅度较小。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且具有恶化的趋势。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既有外国冲击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也有国际共同冲击的作用。当前的国际共同冲击、外国冲击和本国冲击的综合作用,使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付一婷  王勇  
本文利用均值—条件异方差模型检验了我国产出增长率中的条件波动性(条件标准差)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结构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函数描述了增长率波动性和经济增长率水平之间交互影响的动态传导路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性对经济增长水平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体现出经济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正相关性。由此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和市场发展规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质,特别是经济处于回升时期的经济政策方向与经济周期的扩张方向基本一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正相关性预示着我国新出现的经济波动将是一轮上升型经济波动,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将...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陈德凯  
采用"门限模型",基于1996—2019年的季度数据,从国家和省域两个层面验证杠杆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杠杆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过高的杠杆率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将杠杆率稳定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门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目前宏观"稳杠杆"的调控决策提供了经验和事实支持。估计结果显示,各省近几年的杠杆率水平均超过了第二门限值,意味着所有省份均存在着过度加杠杆的倾向,其中西部省份平均加杠杆程度最为严重,应当引起警惕。因此,从省域角度来看,急需降低杠杆率,以保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严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尧成  李想  
本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2005-2017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金融周期所处阶段的变化,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显著的非对称性双重门槛效应,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首先,金融周期处于膨胀期、平稳期和萧条期时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向影响,但从影响系数值的大小来看,处于膨胀期时最大,是后两者的2倍之多,处于平稳期时最小且并不显著;其次,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表明,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双重门槛值出现得早,且两个门槛值间的区间要比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宽28%。这些结论说明,经济增长对于金融波动的容忍弹性会随着金融周期所处的阶段而变化,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放大经济增长对金融波动的容忍区间,但也会加速金融周期处于膨胀期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这使得当前我国存在着进一步发展金融水平和严控金融风险的矛盾,对此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光强  曾伟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经济增长对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协同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协同性加速了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长期趋势,其非对称性增强了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上升趋势。为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继续实行积极而有效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以进一步增强其协同性和非对称性,促进国民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