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1)
- 2023(10016)
- 2022(7961)
- 2021(7447)
- 2020(6094)
- 2019(14025)
- 2018(14082)
- 2017(27321)
- 2016(14799)
- 2015(16746)
- 2014(16912)
- 2013(16626)
- 2012(15839)
- 2011(14281)
- 2010(14506)
- 2009(13674)
- 2008(13811)
- 2007(12602)
- 2006(11464)
- 2005(10651)
- 学科
- 济(76149)
- 经济(76009)
- 管理(39061)
- 业(33800)
- 方法(27480)
- 中国(25551)
- 企(24687)
- 企业(24687)
- 数学(24119)
- 数学方法(23879)
- 农(19006)
- 地方(14806)
- 财(14215)
- 业经(13796)
- 学(13786)
- 贸(13680)
- 贸易(13670)
- 制(13638)
- 易(13327)
- 农业(12291)
- 银(10916)
- 银行(10900)
- 发(10838)
- 行(10525)
- 融(10491)
- 金融(10490)
- 理论(9987)
- 城市(9957)
- 体(9918)
- 环境(9462)
- 机构
- 大学(223001)
- 学院(217842)
- 济(99713)
- 经济(97815)
- 研究(82724)
- 管理(76396)
- 中国(64137)
- 理学(64129)
- 理学院(63309)
- 管理学(62144)
- 管理学院(61761)
- 京(49342)
- 科学(47458)
- 财(46117)
- 所(41566)
- 研究所(37379)
- 财经(36359)
- 中心(36111)
- 经济学(33754)
- 经(33184)
- 农(33105)
- 江(32328)
- 北京(31897)
- 范(31295)
- 师范(31042)
- 经济学院(30343)
- 院(29371)
- 业大(27781)
- 财经大学(26858)
- 州(25959)
- 基金
- 项目(136011)
- 科学(108140)
- 基金(101623)
- 研究(100429)
- 家(88751)
- 国家(88043)
- 科学基金(74673)
- 社会(68022)
- 社会科(64452)
- 社会科学(64436)
- 基金项目(52023)
- 省(48136)
- 教育(45474)
- 自然(44908)
- 自然科(43930)
- 自然科学(43919)
- 自然科学基金(43160)
- 资助(42157)
- 划(42100)
- 编号(38401)
- 成果(33529)
- 部(31668)
- 重点(30910)
- 国家社会(30134)
- 发(29937)
- 中国(28192)
- 课题(27670)
- 教育部(27501)
- 创(26397)
- 大学(25829)
- 期刊
- 济(114943)
- 经济(114943)
- 研究(75617)
- 中国(46725)
- 财(35338)
- 学报(33771)
- 科学(32066)
- 农(31519)
- 管理(29724)
- 大学(26430)
- 教育(24817)
- 学学(24531)
- 融(21918)
- 金融(21918)
- 农业(21155)
- 财经(20271)
- 经济研究(19645)
- 经(17836)
- 技术(17544)
- 问题(17416)
- 业经(15066)
- 贸(14825)
- 世界(13240)
- 国际(13044)
- 业(11690)
- 技术经济(11010)
- 图书(10856)
- 统计(10702)
- 现代(10466)
- 版(10062)
共检索到346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国安 张河水 胡晶晶
城市化的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住房问题,需要向城市住房困难居民提供住房保障,另一方面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也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住房保障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被拆迁居民、进城农民工和城市新增人口是城市化过程中新增的主要的住房保障需求群体,住房保障的发展应努力满足他们的住房保障需求,按照积极鼓励、稳步推进的原则促进住房保障的发展,通过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方式促进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国安 张河水
城市化过程中和城市化完成后的住房保障需求是存在着差异的,住房保障需求的差异是由城市化过程中和城市化完成后城市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住房供求和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的特点所决定的。住房保障制度和政策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化中和城市化后住房保障需求的差异。城市化中住房保障需求具有需求增长快、增长很集中、需求规模大、需求增长时间长和需求面广等特点,城市化中住房保障制度和政策设计应考虑这些特点。中国当前正处于急遽的城市化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住房供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在研究清楚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住房保障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探寻适合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住房保障发展需要的住房保障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屈晓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为了满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在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挤出效应与吸收效应,并提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抑制商品房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挤出效应 吸收效应 刚性需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和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受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许多权益受到侵犯、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政策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进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德 戴朝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义国 徐骏
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发展关系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建模分析城乡割裂和流动两种状态下的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发现城市化通过知识、劳动和资本三方面的流动作用促进城乡间的平衡增长,而政府的投资偏向和价格干预行为能够加剧割裂状态下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和抵消城市化对城乡平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同时,要注重政府投资的平衡和减少对产品市场的价格干预,这样才能早日实现城乡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平衡增长 农村工业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青春 刘科学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有着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个别地区(如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的发展是由其他因素促成的;天津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极限,而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更重于狂热地进行城市化。
关键词:
城市化 省际差异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次芳 陆张维 杨志荣 郑娟尔 冯科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化和建设用地不同阶段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处于均衡状态,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是城市化步伐推进的必然结果,但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是诱导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的直接因素;(2)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不是城市化步伐推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相反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3)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有限;(4)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在近期对建设用地数量增加的解释力偏低,而在远期基本能对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予以解释。研究结论: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必须充分发挥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奎 方创琳 马海涛
城市化与就业是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充分认识城市化与就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指导中国城市化与就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梳理中国城市人口与就业统计口径变更的基础上,选用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利用莫兰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探讨中国地级行政单元尺度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空间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间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绝对增长均表现为大城市主导,相对增长则表现出向中心城市周边扩散的趋势;②莫兰指数揭示出中国2000-2010年间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空间分布呈现出极化趋势,且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类似;③通过对地理加权模型回归系数划分得到各区域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关系类型,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城市化滞后区域主要有青海、甘肃中东部及四川盆地中部,重庆、新疆以及部分省会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化超前。据此提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昌 程开明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开明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互促共进,但两者关系在不同阶段、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及特征。文章利用关联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开展全国、省级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分析,发现全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协调性较强,但波动明显;两者的协调度在省份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为了增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转变城市增长方式。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 耦合 协调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瑞君 安虎森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有限。本文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观点相反,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反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而实现的,也就是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内需的扩大。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也进行了加快我国城市化的相关措施的讨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从累积效应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也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并未形成。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联立方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郭明
为城市生产活动和劳动力居住提供空间的土地供给,对城市增长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城市产业迅速集聚、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约束逐步放松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土地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对城市经济、人口规模和结构及劳动生产率增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2000年-2006年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土地供给对城市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产业用地供给对城市GDP增长有明显的作用,但其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下降,而技术及人力资本的贡献在不断增大。居住用地供给充足的地区劳动力增长较快。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政府应根据城市自身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土地供给规划。
关键词:
土地供给 产业用地 居住用地 城市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崔林
城市化的含义很广,就人口统计而言,是指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一过程是通过城市人口的自我繁衍和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即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机械)增长实现的。本文试从人口学的角度,探讨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