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6)
- 2023(12003)
- 2022(9785)
- 2021(9170)
- 2020(7662)
- 2019(16938)
- 2018(16733)
- 2017(32110)
- 2016(17249)
- 2015(19438)
- 2014(19084)
- 2013(19202)
- 2012(17917)
- 2011(16253)
- 2010(16695)
- 2009(16291)
- 2008(16634)
- 2007(15409)
- 2006(13891)
- 2005(12868)
- 学科
- 业(86480)
- 济(82852)
- 经济(82742)
- 企(69265)
- 企业(69265)
- 管理(62902)
- 农(46207)
- 方法(33552)
- 农业(30381)
- 业经(29525)
- 财(25866)
- 数学(25184)
- 数学方法(24986)
- 中国(23127)
- 制(19424)
- 务(18573)
- 财务(18556)
- 财务管理(18531)
- 企业财务(17532)
- 贸(17133)
- 贸易(17122)
- 易(16780)
- 技术(16676)
- 策(16460)
- 体(15984)
- 划(14530)
- 和(14100)
- 理论(13727)
- 银(12355)
- 银行(12348)
- 机构
- 学院(265147)
- 大学(260543)
- 济(122440)
- 经济(120542)
- 管理(105080)
- 理学(89711)
- 理学院(88906)
- 研究(88117)
- 管理学(87907)
- 管理学院(87413)
- 中国(73480)
- 财(55882)
- 京(54528)
- 农(53841)
- 科学(48307)
- 财经(44285)
- 所(43776)
- 农业(40798)
- 江(40583)
- 经(40244)
- 中心(40152)
- 研究所(38983)
- 业大(38286)
- 经济学(37639)
- 北京(34398)
- 经济学院(33931)
- 范(32154)
- 财经大学(32085)
- 师范(31953)
- 州(31661)
- 基金
- 项目(163190)
- 科学(131456)
- 研究(125146)
- 基金(122101)
- 家(104304)
- 国家(103215)
- 科学基金(90059)
- 社会(85345)
- 社会科(80581)
- 社会科学(80558)
- 基金项目(63626)
- 省(61842)
- 教育(55020)
- 自然(53798)
- 自然科(52623)
- 自然科学(52611)
- 自然科学基金(51777)
- 划(50380)
- 编号(50247)
- 资助(48829)
- 成果(40815)
- 部(38483)
- 业(37353)
- 国家社会(36491)
- 创(36231)
- 发(35896)
- 重点(35830)
- 制(33882)
- 教育部(33518)
- 性(33265)
- 期刊
- 济(149006)
- 经济(149006)
- 研究(82769)
- 农(57796)
- 中国(53772)
- 财(45931)
- 管理(41153)
- 农业(39108)
- 科学(37620)
- 学报(36784)
- 大学(30169)
- 业经(28843)
- 学学(28682)
- 融(28667)
- 金融(28667)
- 财经(24015)
- 教育(22760)
- 技术(22696)
- 经济研究(22188)
- 经(20937)
- 业(20272)
- 问题(20214)
- 世界(17865)
- 贸(16554)
- 技术经济(16164)
- 农村(14632)
- 村(14632)
- 国际(14608)
- 农业经济(14047)
- 版(14032)
共检索到412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浩淼 杨易 徐秀丽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中国外交指明了方向,越来越丰富的全球议题被纳入全球治理框架下,其中全球农业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与影响日渐突出。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通过"南南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农业治理,文章从农业合作机制、农业发展援助、农业科技与机制创新、农业投资与贸易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在全球农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认为农业合作机制是参与全球农业治理的重要保障,发展援助是全球农业治理新的切入点,农业科技与机制创新为全球农业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农业投资与贸易是促进全球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分析农业领域提供的中国方案,探索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全球农业治理体系的新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针对全球化的质疑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激烈。全球化是否因此发生逆转?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全球化发展历程,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对全球化进行分析发现,全球化并没有逆转。然而,全球化正面临全球收入差距扩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全球贸易统计方法落后、老龄化日益明显、网络安全监管缺位、全球金融体系社会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唯有全球化持续,我们才有可能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让全世界共享全球化的成果。当全球化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将在全球化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采取何种举措,都会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全球价值链 智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针对全球化的质疑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激烈。全球化是否因此发生逆转?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全球化发展历程,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对全球化进行分析发现,全球化并没有逆转。然而,全球化正面临全球收入差距扩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全球贸易统计方法落后、老龄化日益明显、网络安全监管缺位、全球金融体系社会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唯有全球化持续,我们才有可能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让全世界共享全球化的成果。当全球化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将在全球化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采取何种举措,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结合中国的绝对经济与相对经济规模、中国对能源的掌控能力、中国出口规模与附加值获取的匹配度、中国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以及中国的创新指数等指标分析,本文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将着眼于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为推动全球化的顺利进行,中国要在加强国家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区域治理与全球治理;通过国际市场开发和国内市场开发的良性互动,夯实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经济基础;依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及时与全世界分享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智慧。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全球价值链 智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钮松 王九思
当代国际社会面临一个巨大挑战: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世界应如何妥善解决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本文针对该挑战不但提出了建立一个WTO模式的治理组织的解决方案,还针对体制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应对措施:第一,建立如WTO模式的经济法律体系;第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团体共享排放额度;第三,借鉴和整合现有的排放贸易组织。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气候变化治理中维护自身利益和充分发挥自身重要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晓安 叶成徽
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其是否属于(准)公共产品、农民的风险态度、政府是否该介入、如何介入,不仅在一般的理论层面存在争议,而且也涉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等特殊性问题。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之后,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对政府介入解决我国农业保险三大基本特征(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的双重缺失,以及逆选择与道德风险严重)的定位及行为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府角色 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慧芳
在全球治理议程上,中国正在经历从规则接受者向制定者转变,从被动参与者向主动塑造者转变,从外围协商者向核心决策者转变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由以七国集团为核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市场群体性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全球经济力量对比明显发生转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屠新泉
在加入WTO的15年中,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和全球贸易治理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边贸易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临着更严峻的、根本性的挑战。区域贸易协定尤其是巨型区域贸易协定快速发展,并成为发达国家推进全球贸易治理的首要途径,但同样面临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经济衰退和反全球化浪潮的严重制约。中国充分利用了"入世"红利,但并未在WTO中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而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仍应以WTO为首要平台、积极推动多哈回合的结束,同时欢迎采取不同形式推进新议题的讨论和谈判,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 WTO 全球贸易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文
论西部私营经济发展中的农业角色张海文应该肯定地说,发展非农私营经济是目前西部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好选择,这已在政策界理论界取得了同意的一致性。但现实的问题是为什么西部私营经济的发展仍处于低速徘徊的落后状态,难以成为振兴西部经济的主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文杰 丁凡琳
国际规则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步演化为各方话语表达与权力博弈的交汇点,全球农业治理及其国际规则亦如此。全球农业治理的主要规则存在一般性规则、专业规则和区域性规则三个互补层次。作为发展中农业大国,中国不仅以诸多实际行动遵守和落实已参与的全球农业治理规则,而且不断探索推动既有规则变革的有效路径。中国参与全球农业治理面临发达国家掌握更多主动权,国际规则博弈竞争加剧,综合国力仍然有限,以及既有变革的成效尚不明显等挑战。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和运用国际规则的能力,积极提供更多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充分发挥既有国际组织和双多边机制的作用,并探索更多新的全球农业治理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寇文煜
在农业产业中,从农场投入到食品零售业大多数企业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运行的,多数行业既有小企业又有大企业。企业产品具有差异化,而且还存在其他的进入壁垒。然而,在许多行业中,企业随着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发展和延续,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中国一直坚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贡献自己的力量。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起始阶段(1972—1992年)、全球气候治理发展阶段(1992—1997年)、全球气候治理“自上而下”进展阶段(1997—2001)、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停滞阶段(2001—2015年)和《巴黎协定》下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中国跟随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经历了谨慎参与、战略防御、发展协同和主动引领四个时期,完成了消极观望、被动接受、主动参与和积极引领四种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决定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选择:一是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二是增强与其他气候治理主体的合作与协调;三是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四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发展和延续,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中国一直坚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贡献自己的力量。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起始阶段(1972—1992年)、全球气候治理发展阶段(1992—1997年)、全球气候治理“自上而下”进展阶段(1997—2001)、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停滞阶段(2001—2015年)和《巴黎协定》下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中国跟随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经历了谨慎参与、战略防御、发展协同和主动引领四个时期,完成了消极观望、被动接受、主动参与和积极引领四种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决定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选择:一是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二是增强与其他气候治理主体的合作与协调;三是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四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艾西亚 阮贞
当前世界贸易正进入去全球化模式,这种趋势并非始于中美贸易战,而是始于全球金融危机。去全球化反映为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下降,这是由于各主要经济体对进口中间产品的依赖度下降,其中中国下降幅度最大。中国在快速减少出口增加值的同时,通过输出中间产品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自身供应链的垂直一体化,使其与全球生产联系更为紧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进勇 杨杰 郭凌威
本文首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通过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三种标准化的中心度测算方法来分析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其次,借助中国35个行业上游度和价值链长度测度及其与美国对比分析来明确我国35个行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位置。最后,综合上文分析得出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的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