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02)
- 2023(4075)
- 2022(3339)
- 2021(3344)
- 2020(2797)
- 2019(6523)
- 2018(6283)
- 2017(11669)
- 2016(6230)
- 2015(7386)
- 2014(7134)
- 2013(7325)
- 2012(7016)
- 2011(6823)
- 2010(6644)
- 2009(6376)
- 2008(6418)
- 2007(5704)
- 2006(5119)
- 2005(4844)
- 学科
- 济(33093)
- 经济(33060)
- 管理(15193)
- 方法(14134)
- 业(13694)
- 数学(12584)
- 数学方法(12535)
- 中国(12473)
- 企(10176)
- 企业(10176)
- 贸(9375)
- 贸易(9369)
- 易(9253)
- 农(7177)
- 学(6357)
- 制(6334)
- 关系(6267)
- 财(6147)
- 融(5791)
- 金融(5790)
- 银(5690)
- 银行(5689)
- 行(5588)
- 业经(5324)
- 出(5263)
- 发(4731)
- 环境(4617)
- 体(4604)
- 农业(4413)
- 和(4366)
- 机构
- 大学(105180)
- 学院(99154)
- 济(52793)
- 经济(52204)
- 研究(42206)
- 管理(33347)
- 中国(33195)
- 理学(27914)
- 理学院(27555)
- 管理学(27317)
- 管理学院(27117)
- 京(23200)
- 财(23040)
- 科学(21947)
- 所(21410)
- 研究所(19460)
- 经济学(18912)
- 财经(18741)
- 经(17354)
- 经济学院(16940)
- 中心(16908)
- 北京(15725)
- 范(14657)
- 师范(14598)
- 院(14429)
- 财经大学(14058)
- 科学院(13202)
- 农(12874)
- 江(12807)
- 师范大学(12300)
- 基金
- 项目(59951)
- 科学(48343)
- 基金(47064)
- 研究(45682)
- 家(41283)
- 国家(41012)
- 科学基金(34029)
- 社会(32355)
- 社会科(30843)
- 社会科学(30836)
- 基金项目(23399)
- 教育(20779)
- 资助(20056)
- 自然(19183)
- 自然科(18779)
- 自然科学(18774)
- 自然科学基金(18495)
- 省(17927)
- 划(17249)
- 中国(17045)
- 编号(16047)
- 部(16021)
- 国家社会(15278)
- 成果(14912)
- 教育部(14229)
- 重点(13972)
- 发(13129)
- 人文(12650)
- 社科(12463)
- 重大(12381)
共检索到160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曾品元
美国要在中亚获得地缘战略棋手资格,必将同俄罗斯形成战略竞存局面,这就为中国转换其在中亚的角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中国当在全面分析其在中亚的国家战略利益的基础上,以中亚的三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为转盘,适时实现中国在中亚的角色转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中强
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中国探明石油储量有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却愈来愈大。因此,中亚石油将是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为了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将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战略决策,与中国相邻的中亚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
关键词:
中亚 石油 中国 石油安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秦放鸣 孙庆刚
本文在就中亚对中国的战略地位和价值进行系统研究基础上,首次尝试性提出中国的中亚战略包涵三重目标,即构筑西部安全屏障、建设能源及重要矿产资源运输大通道和发展全方位合作三部分,最后指出制定中国中亚战略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
中亚 战略 国际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文彬
本文首先在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基础进行溯源的基础上界定其范畴和运行机理,并就该走廊的战略意义、经贸关系、政治互信、能源基建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建设基础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在推进该走廊的建设中存在四大困境,这些困境的化解更值得研究;最后,提出在经济走廊的推进过程中,核心要素是建设成果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共享,重要前提是建设中的设施联通及互联互通,立足点是产业合作及优势互补,可尝试建立"双边、小多边"的合作机制,同时赋予"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以更多的权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文彬
本文首先在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基础进行溯源的基础上界定其范畴和运行机理,并就该走廊的战略意义、经贸关系、政治互信、能源基建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建设基础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在推进该走廊的建设中存在四大困境,这些困境的化解更值得研究;最后,提出在经济走廊的推进过程中,核心要素是建设成果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共享,重要前提是建设中的设施联通及互联互通,立足点是产业合作及优势互补,可尝试建立"双边、小多边"的合作机制,同时赋予"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以更多的权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谈宝君
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该地区语言的丰富性。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而中亚这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加之历史与地缘的原因,中亚地区的语言丰富而复杂便是一个现实的特征。因此要了解中亚就必须先要了解中亚的语言,再加之在中国与中亚之间以语言为载体的各项合作是历史与现实的必需。那么中国与中亚的关系要想有新的更高的发展,了解中亚的语言对于中国来说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和对外战略又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中亚 语言 中国与中亚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随着国际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和能源价格的飙升,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依赖也日显突出。能源资源储有量十分丰富的中亚地区,其地位和重要性也在世界能源供给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得到确认,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渐呈白热化。美俄之间在中亚地区的争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之争;二是石油与天然气运输线之争;三是对该地区军事主导权的争夺。俄美之间的争夺与斗争,不仅威胁中亚地区政治稳定,也给中亚相邻地区和国家、特别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带来安全隐患。中亚地区国家只有积极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才能使大国无机可乘,才能使该地区经济在安全轨道上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牛筱颖
亚洲已然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中枢,无论在全球经济还是在IMF体系中,亚洲的地位都在不断提高全球经济仍陷困境在世界发展史的长河中,亚洲曾多次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历史又将重演。因此,对IMF来讲,侧耳倾听亚洲的声音、敞开心扉接纳亚洲理念,并将亚洲之道融入教科书的时刻已经来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美意
课程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和课程合作开发者以研究的姿态参与课程活动,为提高实践能力而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旨在提高实践者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者的参与意识。远程教师应对其教学实践进行严格的反思,积极实现角色的转换: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向教学资源的主动研制开发者转化;由知识的灌输者向导师转化;由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向参与者与促进者转化;由学习成果的裁判者向学习发展的激励者转化。
关键词:
课程行动研究 远程教师 角色转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友国
前苏联解体后 ,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日益显得重要。美国在中亚拥有巨大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同样 ,中国在中亚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二者在中亚不可避免地发生利益碰撞。因此 ,中国必须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在此框架内与中亚展开安全合作和经济合作 ,以维护地缘安全、能源安全 ,遏制我国境内民族分裂势力 ,增强新疆经济发展后劲
关键词:
中亚 美国 中国 利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伦志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新花
本文认为:能源问题,不仅是中国一家所面临的大问题,而是全球,无论是超级大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作为现有格局的维系者欧美等国所面临的大问题。换言之,能源问题无疑会对21世纪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科技、文化及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中亚地区是世界载能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战略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石油、天然气为最。一场以能源为战略的"中亚逐鹿"之战正在中亚激烈展开。本文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在考察了大国和地区组织(美、俄、欧盟、日、印、中国等)在中亚地区的能源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并构建了保障中亚——新疆能源大通道的安全战略和政策支撑体系。
关键词:
中亚能源 大国“角逐” 中国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明辰 段毅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深化天然气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系统深化认识中亚地区天然气供需特征,促进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分析了中亚地区产气国家近10年天然气储、产、消、贸特征,探讨了天然气供需特征和我国开展天然气合作的对策。结果表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很高,平均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大约30%,为我国天然气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政策非常默契,天然气能源互补性强,合作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和深化与中亚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差别十分显著,在我国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其合作战略方式应有区别。对于天然气储采比值高的产气国家,应加强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合作;对于天然气自给率高、出口潜力大的产气国家,要优先加强天然气进口谈判和磋商,进一步增加天然气进口合同份额和天然气进口量。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至2030年都具有长足增长趋势,使我国与中亚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具有长期性和多元化战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小飞 杨智杰 谢锦升 易黎明 钟小剑 杨玉盛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进行17个月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2009-04—2010-08),天然林与人工林均表现为大气CH4汇,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年均氧化速率分别为32.01和25.31μg·m-2h-1,天然林地表CH4氧化速率为10.83~75.02μg·m-2h-1,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为7.66~46.40μg·m-2h-1;地表CH4氧化速率受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影响地表CH4氧化速率,而土壤温度对地表CH4氧化速率的影响则因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深度而异。
关键词:
森林转换 天然林 人工林 CH4氧化速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跨境经济走廊或经济带的建设,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步骤,也具有推动战略目标由虚变实、实施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首先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并界定其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演化路径;其次从政治内涵、经济内涵两个层次分析经济走廊建设的可行性。还指出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