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1)
- 2023(12584)
- 2022(11102)
- 2021(10803)
- 2020(9064)
- 2019(21146)
- 2018(21156)
- 2017(40465)
- 2016(22167)
- 2015(25410)
- 2014(25348)
- 2013(25355)
- 2012(23631)
- 2011(21762)
- 2010(21554)
- 2009(19997)
- 2008(19874)
- 2007(17468)
- 2006(15604)
- 2005(14050)
- 学科
- 济(90645)
- 经济(90536)
- 管理(63457)
- 业(57618)
- 企(48422)
- 企业(48422)
- 方法(42559)
- 数学(36440)
- 数学方法(36007)
- 中国(26817)
- 农(22417)
- 学(22182)
- 财(21268)
- 业经(18815)
- 贸(18713)
- 贸易(18702)
- 易(18194)
- 制(16728)
- 地方(16521)
- 理论(15919)
- 和(15725)
- 农业(14616)
- 银(13763)
- 银行(13722)
- 环境(13559)
- 教育(13229)
- 行(13186)
- 技术(13164)
- 融(13122)
- 金融(13120)
- 机构
- 大学(331176)
- 学院(321209)
- 济(128585)
- 经济(125762)
- 管理(125633)
- 研究(110514)
- 理学(107916)
- 理学院(106609)
- 管理学(104718)
- 管理学院(104122)
- 中国(83023)
- 京(72051)
- 科学(68720)
- 财(58377)
- 所(56118)
- 研究所(51230)
- 农(48648)
- 中心(48598)
- 财经(47351)
- 北京(46432)
- 江(46170)
- 业大(45986)
- 范(45821)
- 师范(45480)
- 经(43066)
- 院(39304)
- 经济学(39073)
- 州(38818)
- 农业(38121)
- 师范大学(36951)
- 基金
- 项目(214048)
- 科学(167493)
- 研究(157961)
- 基金(156081)
- 家(135730)
- 国家(134609)
- 科学基金(114579)
- 社会(99212)
- 社会科(93902)
- 社会科学(93877)
- 基金项目(82511)
- 省(79608)
- 自然(73455)
- 教育(71917)
- 自然科(71773)
- 自然科学(71755)
- 自然科学基金(70483)
- 划(68277)
- 资助(65010)
- 编号(64769)
- 成果(55239)
- 部(48232)
- 重点(47182)
- 发(44513)
- 课题(43706)
- 创(43301)
- 教育部(41540)
- 国家社会(40931)
- 大学(40614)
- 项目编号(40607)
共检索到484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谢欢
图书馆史研究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之一,目前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理论思考与总结较少,为了促进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发展,文章指出必须厘清好图书馆史研究中"名"与"实"、"通"与"专"、"内"与"外"、"我"与"他"、"古"与"今"、"中"与"西"、"实证"与"想象"的关系。
关键词:
图书馆史 图书馆史理论 图书馆史哲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余光
1925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呼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明确指出"须要对于中国的目录学(广义的)和现代的图书馆学都有充分智识"之人,才能将中国的图书馆学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中国的图书馆学"[1]。自此之后,几代图书馆学人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自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起,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与整理理论;数千年来,一代代爱书人聚书万卷、丹黄不辍,谱写了世界文化史中关于书的学问最为华彩的篇章。近百年来,数代图书馆学家筚路蓝缕,将中国传统藏书管理、整理的方法和理念,与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相结合,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著作、学术流派,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学科教育、学术组织、刊物等,都属于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视学科史,既为表彰前辈学人开山辟路之功,同时也要在回顾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厘清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余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图书馆学史"自2013年底启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资料收集和梳理,对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三个问题,即"古代图书馆学"的称谓问题、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和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写法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和研讨,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术史 古代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慧丽
界定图书馆学史概念,重点梳理学界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讨论,总结、分析各种观点并提出个人看法。强调加强图书馆学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基本理论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官峰
梳理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文献,从四方面分析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进展:图书馆学史综合研究、图书馆学史上的学者研究、图书馆学史基本理论问题讨论、各历史时期图书馆学发展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讨论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应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永进
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图书馆史,总结并揭示中国图书馆发展的规律,可推进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对今后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历史学、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四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应当适时编纂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国图书馆通史;古代藏书史是中国图书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其纳入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范畴里来;根据中国历史的发展特点和图书馆史的内在演变规律,可将中国图书馆史划分为古代藏书(先秦至清中期)、近代图书馆(清末至民国)和现当代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三个阶段;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应该具有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同时也要着眼其与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永田 李雄伟
刘劲松博士的《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界研究》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上专史研究的力作。它系统阐述了抗战时期图书馆界战时服务工作,梳理了抗战时期中外图书馆交流的历史,展现了大量颇有研究意义的图书馆史料和研究线索。虽然它还存在某些历史背景资料没有交待清楚、有些遣词和翻译也值得进一步商榷的不足,但是它的出版拓宽了图书馆史学者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为中国图书馆史学者和图书馆事业建设者提供了颇具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延欣
<正>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史研究的勃兴,图书馆史的价值越发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和重视。历史有什么用?图书馆史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这是所有从事图书馆史教学研究人员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仔细审视我国现有的图书馆史研究成果,有关图书馆史研究本身的理论思考尚不多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针对"重视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的呼吁,提出了在研究图书馆学术史的过程中,首先应解决的若干基本概念问题,包括图书馆学界的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区别与联系、晚清的概念、中国图书馆史源远流长情结等。
关键词:
图书馆学术史 图书馆思想史 晚清 概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耿达
图书馆作为一个"微型社会",有其自身的发展运行规律,同时图书馆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如何把图书馆"小社会"与"大社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研究,需要转变研究范式,由"图书馆事业史"转向"图书馆社会史"研究。"图书馆社会史"研究运用公共空间视角,把图书馆作为窗口来观察社会变迁,以展现图书馆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图景。图书馆社会史的研究需要拓展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纵向考察图书馆的发展沿革、工作业绩外,还要从横切面上审视图书馆与国家政治、地方文化、社会力量、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关联,以使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更加丰富与深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中国目前制定图书馆法应该规范的内容有 :图书馆的性质和基本任务 ;图书馆的设置与体制 ;图书馆服务者、利用者的权益保障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工作人员与内部管理 ;经费、馆舍、设备。一些长期制约事业发展的问题 ,如经费、工作人员待遇、呈缴本等 ,很难通过目前的立法予以根本解决。参考文献 11。
关键词:
图书馆法 立法研究 法律内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焕文
在中国,"图书馆"不是固有的名词术语,而是一个近现代的术语与概念,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结果。诚然,中国古代藏书源远流长,在世界图书馆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古代藏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之上的,所谓的官府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永田 陈劲
图书馆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图书馆的过去,而且有助于我们把握图书馆的现在和未来。历史意识的提高能够增强馆员的实践能力,提高馆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美国图书馆学界重视图书馆史研究,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史圆桌会议的诞生,表明图书馆史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在推动我国图书馆史研究的发展、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繁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