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7)
2023(10156)
2022(8021)
2021(7526)
2020(6299)
2019(14337)
2018(14070)
2017(26330)
2016(14266)
2015(15978)
2014(15716)
2013(15613)
2012(14224)
2011(12829)
2010(13107)
2009(12679)
2008(13009)
2007(11666)
2006(10637)
2005(10203)
作者
(38623)
(32488)
(32285)
(30754)
(20899)
(15297)
(14569)
(12415)
(12384)
(11585)
(11254)
(10880)
(10874)
(10420)
(10310)
(9775)
(9601)
(9304)
(9299)
(8831)
(8247)
(7898)
(7780)
(7577)
(7350)
(7257)
(7093)
(7002)
(6418)
(6258)
学科
(73630)
(70079)
经济(69985)
(69478)
企业(69478)
管理(58581)
方法(28559)
业经(26734)
(25380)
(22744)
数学(20715)
数学方法(20632)
中国(20167)
(18458)
财务(18448)
财务管理(18431)
(18264)
企业财务(17446)
农业(16227)
技术(15836)
(14779)
(14723)
(13669)
贸易(13659)
(13506)
(13384)
(13227)
理论(13101)
体制(13081)
企业经济(12257)
机构
学院(213778)
大学(211295)
(102762)
经济(101355)
管理(85155)
研究(71986)
理学(71803)
理学院(71160)
管理学(70652)
管理学院(70214)
中国(60532)
(50379)
(44687)
财经(38929)
科学(37115)
(35538)
(35383)
(32644)
经济学(32438)
研究所(31311)
中心(30894)
(30608)
经济学院(29124)
北京(29084)
财经大学(28595)
(25648)
商学(25646)
师范(25510)
商学院(25418)
(25290)
基金
项目(127453)
科学(103766)
研究(100251)
基金(95802)
(81094)
国家(80310)
科学基金(70857)
社会(68418)
社会科(64972)
社会科学(64955)
基金项目(49214)
(47133)
教育(45177)
自然(41286)
自然科(40374)
自然科学(40365)
自然科学基金(39784)
编号(38979)
(38861)
资助(38416)
成果(32206)
(31582)
(30447)
(29959)
国家社会(29857)
重点(28447)
(28011)
(27712)
教育部(27141)
中国(27086)
期刊
(122276)
经济(122276)
研究(74075)
中国(44414)
(43932)
管理(38046)
(29853)
科学(27239)
学报(24560)
(23013)
金融(23013)
教育(22599)
财经(22082)
大学(20586)
农业(20383)
技术(20217)
经济研究(20066)
业经(19949)
(19324)
学学(19188)
问题(16123)
(14857)
世界(14472)
(13833)
技术经济(13665)
国际(13039)
现代(11312)
财会(10906)
经济管理(10236)
经济问题(10160)
共检索到341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钢  肖小勇  
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未来改革的方向。三十年国企改革的逻辑包括:从放权让利到产权改革、从享受保护到"泯为众企"、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从中可以得到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垄断企业推向市场以及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仲兵  
企业本质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组合。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就是回归企业本质的过程。在对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历史起点差异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江剑平  何召鹏  刘长庚  
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何坚持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怎样发展国有企业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套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发展方向、改革发展目标、改革发展重点、改革发展主体、改革发展方法论、改革发展方针等为核心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国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深入理解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规律、增强改革发展定力、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形成改革发展合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琼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特点:从形式特征上说,它是公有制“外加”市场经济;从理论逻辑上说,它是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落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从实践目标上说,它是以改组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调整国有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以全面建立包括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样一种格局,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自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晖明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处在整个经济体制转换的微观基础“再造”的地位。它的每一步推进对整个改革的进程都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和制约着新体制建设的步伐。从体制构造角度,说明改革深化的逻辑节奏,可以提高对国企改革前景的透视能力。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改革的发展阶段作简单回顾。第二部分,分析揭示围绕市场主体的塑造,改革深化的内在逻辑。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增强对改革目标前景的信心,强化实现目标的责任。第四部分,对国企改革面临的新的工作任务的探讨。最后,第五部分,对当前可选择的改革举措进行讨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海明  杨万铭  
本文从主流的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对企业所有权在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配置提出了一个超越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反思了现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笔者坚持人力资本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产权改革方向,也指出已有产权改革的误区在于过多地倾向于将人力资本产权赋予企业高层经营者,而忽视了企业中普通职工的人力资本产权塑造,需要推进改革,摸索普通职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增加对普通人力资本产权的扶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效华  杨立志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中超  
本文从金融结构变迁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视角,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逻辑与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从一开始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担,在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面临新一轮改革;与此同时,作为从初始设计就承担着为国企服务的中国金融体系,也面临着金融结构的渐进调整过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对中国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使得二者统一协调。文章在分析二者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国金融结构优化变迁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锦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人们可以有许多理由提出批评或抱怨。然而,经济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出“要改革”的问题,而且应对为什么“改不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可能“改得动”的问题作出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方面的问题更为深刻,因而更具有挑战性。其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努力”与“结果”的不对称现象本身具有很高的分析价值,这种分析不仅对真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缺少,而且将有助于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更为切合实际的了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卒   钟穗丽  
1996年是中国国有企业在十分艰难的内外环境下走过的极不平凡的一年。今年,国有企业改革再度被列为经济改革的重心。在设计新一轮改革方略、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之前,有必要冷静地审视、评价一下我们在前进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要讨论的公平与效率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提出了一些很价值的见解,但是在认识层次上,不少人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问题来加以讨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事实上,针对当前改革中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盛松  
论国有企业改革●盛松一、对国有企业的基本认识到目前为止,不能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企业制度设计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个是职工的积极性的问题,一个是经营者的选择和激励问题。(张维迎,1996)而我们的国有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增基  张宗益  袁茂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究竟是采用以产权私有化为主的所有制改革方式,还是采用以引入市场竞争为主的市场改革方式,目前在我国理论界仍存在争论。英国经济学家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检验后认为,超产权论更具有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和实证解释说服力。它将前两种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钦  
新中国7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1949~1978年,为新中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为工业化进程打下坚实基础,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全面国有化阶段;1978~2012年,以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国有企业提质增效阶段;2012年至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有企业全面"做强做优做大"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不同时期应对不同发展要求的诠释和践行,是应对每个时期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关切人民的主要需求,在"强""优"和"大"之间各有侧重,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正是新中国70多年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内在逻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瑛   梁湘钏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篇章。十多年来,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激发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在多重功能定位中肩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任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本文首先构建了新观念、新定位、新原则、新模式和新标准“五位一体”的理论逻辑框架,力图揭示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逻辑。接着本文基于广度、高度和深度等多维视角,从国企改革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外延性梳理国企改革十多年来的重要成就,并鉴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紧迫性,从改革的目标、逻辑、方向、模式和成效五大方位切入,总结出中国独特的国企改革经验范式。最后,立足于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境,提出国企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