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0)
- 2023(4753)
- 2022(3914)
- 2021(3919)
- 2020(3220)
- 2019(7685)
- 2018(7355)
- 2017(14315)
- 2016(7306)
- 2015(8694)
- 2014(8471)
- 2013(8628)
- 2012(8214)
- 2011(7878)
- 2010(7706)
- 2009(7445)
- 2008(7628)
- 2007(6847)
- 2006(6284)
- 2005(6097)
- 学科
- 济(35968)
- 经济(35933)
- 银(17448)
- 管理(17390)
- 银行(17303)
- 方法(16190)
- 业(16160)
- 行(16138)
- 制(15016)
- 数学(14300)
- 数学方法(14254)
- 中国(13775)
- 企(12750)
- 企业(12750)
- 贸(10266)
- 贸易(10252)
- 融(10251)
- 金融(10250)
- 易(9934)
- 度(9447)
- 制度(9444)
- 业务(9294)
- 银行制(8025)
- 农(7237)
- 财(7095)
- 体(6552)
- 业经(6488)
- 学(6168)
- 体制(5736)
- 关系(5700)
- 机构
- 大学(117420)
- 学院(111612)
- 济(58720)
- 经济(57927)
- 研究(44272)
- 中国(43411)
- 管理(39218)
- 理学(32115)
- 理学院(31729)
- 管理学(31507)
- 管理学院(31276)
- 财(27776)
- 京(26072)
- 财经(22312)
- 科学(22204)
- 所(21977)
- 经济学(21179)
- 经(20584)
- 研究所(19857)
- 中心(19705)
- 银(19449)
- 经济学院(19010)
- 银行(18648)
- 北京(17600)
- 行(17286)
- 财经大学(16892)
- 江(15796)
- 农(15568)
- 融(15129)
- 金融(14957)
- 基金
- 项目(65305)
- 科学(52552)
- 基金(51445)
- 研究(49599)
- 家(44444)
- 国家(44149)
- 科学基金(37263)
- 社会(35163)
- 社会科(33556)
- 社会科学(33548)
- 基金项目(25674)
- 教育(22297)
- 资助(22269)
- 自然(21177)
- 自然科(20723)
- 自然科学(20718)
- 自然科学基金(20414)
- 省(19782)
- 划(18507)
- 中国(17902)
- 编号(17587)
- 部(17194)
- 国家社会(16509)
- 成果(15797)
- 教育部(15383)
- 重点(14983)
- 发(13991)
- 人文(13936)
- 社科(13639)
- 性(13464)
共检索到190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帆 邓晓卓
银行再造日益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关注的热点 ,不少银行做出了这方面的尝试 ,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整体上进行再造的时机还未成熟。本文从银行再造理论、动因、客观技术条件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银行再造 动因 技术条件 冗余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彬 李维民 刘治国
本文从战略、技术、人员、管理、结构、资源和环境7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识别出6个影响显著的因子,即客户导向战略、信息技术能力、领导因素、培训和激励、组织协调和市场竞争压力。同时指出在中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尚未完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和传统文化影响下,组织结构正式化、组织结构集权化、员工的支持及参与和组织资源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再造的影响与国外文献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本结论使银行管理者能够对重要影响因素给予适当的重视和投入,以获得实施再造的理想效果;同时,也揭示了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再造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再造 再造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杂志(英国)及本刊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渣打银行、瑞银证券、高盛(亚洲)及《银行家》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金融界的高管,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刊登各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以飧读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君
使用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度量方法度量1997~2006年间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对效率进行回归,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在产权结构改革中引入的外资股份是否对银行的效率产生了正的效应。度量出的效率表明:国有四大银行在成本效率上具有优势,但是在利润效率上不具有优势。这反映出国有银行存在的政府补贴优势和收入管理效率低下。回归结果显示:外资股份的存在的确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效率,但是这种效率并不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成本效率 利润效率 外资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辛
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银行,浦发银行围绕公司治理、资本管理、内部控制、创新转型、企业价值五方面进行了再造式的改革,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为适应未来的挑战,浦发银行从更高的视野,结合上市后银行再造的实践经验,得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浦发银行 银行再造 实践 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田素华
商业银行实施跨国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增加市场份额和获取利润。国际上经营比较成功的跨国银行都有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很强的异质竞争能力。中国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市场定位,制定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实施跨国经营时,着力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并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在鼓励商业银行全面实施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顺应银行业务与国际接轨形势,中国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工作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完善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的定期联系制度。
关键词:
中国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市场定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章宏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与策略论纲胡章宏金融走向市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而又迫切的要求。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金融业内的垄断与割据格局必将不断解体,金融业的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冯郦君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为此纷纷撰文,介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它山之石,固可攻玉,但我国近代商业银行历尽坎坷而累积的经验教训弥足珍贵。 我国商业银行兴起于甲午战后,发达于民国初年(1912——1927),本世纪20年代走向鼎盛,不仅形成了“南三行”、“北四行”、“四小行”等银行集团,而且涌现出了张嘉璈(公权)、陈光甫(辉德)、李铭(馥荪)、周作民、徐新六、钱新之等金融巨子,他们筚路蓝缕,开中国商业银行之先河;其壮举可歌可泣。笔者因此不揣浅陋,将其业绩写出来,以示来者,不妥之处,敬请更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国强
加入WTO ,中国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论述了中国商业银行获得的发展机遇。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与外资银行存在较大差异 ,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战略性对策 :( 1)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银行制度 ;( 2 )逐步实行混业经营模式 ;( 3)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4 )建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 5 )建立规范的个人信用制度 ;( 6 )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产权制度 经营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俊玲 陆军 周天芸
本文系统阐述了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研究方法,并设计出应用于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分析的计算模型。根据中国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共6年的统计数据样本,采用自由分布法计算了这五家银行成本X-效率、标准利润X-效率、第二利润X-效率。本文首次得出了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量化数据,同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银行X-效率 商业银行 自由分布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德胜 雷家 冯宗宪
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资本补充渠道少、资本充足率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2004年6月26日正式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在深入分析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和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政府、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应共同努力,通过股份制改造、增加附属资本、调整资产组合结构、降低税负、提高盈利水平等对策拓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监管资本 经济资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会满
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商业银行总体效率的现状。进而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 市场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牟怡楠 周好文
我国银行业存贷款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制定,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一定浮动范围内享有定价权,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存贷款定价的这种特点,本文分别从存贷款利率差和商业银行净利差两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利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对利差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还是这些因素影响利差的方式,都表现出我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在存贷款基准利率差层面,经济增长等因素与利率差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关系。而在商业银行层面,风险因素没有在利差中得到体现,单纯依靠规模扩张及相伴的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先进银行的真正转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 存贷基准利率差 净利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娜
在对商业银行效率概念分析和效率分析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0家国内银行和6家外国银行2003 ̄2005年的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低于国际先进银行。基于2005年的数据,运用单要素指标分析法对我国与国际先进银行的经营效率、成本效率和资产配置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能力较低,资产获利能力普遍较弱,资本收益率与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不断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各项改革,才能使银行业不断地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银行业的效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决策单元 DEA 规模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