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7)
- 2023(4206)
- 2022(3460)
- 2021(3481)
- 2020(2845)
- 2019(6678)
- 2018(6403)
- 2017(11753)
- 2016(6261)
- 2015(7501)
- 2014(7197)
- 2013(7289)
- 2012(6978)
- 2011(6777)
- 2010(6664)
- 2009(6331)
- 2008(6381)
- 2007(5556)
- 2006(4983)
- 2005(4746)
- 学科
- 济(31974)
- 经济(31939)
- 管理(15398)
- 方法(13913)
- 业(13752)
- 中国(12605)
- 数学(12324)
- 数学方法(12280)
- 企(10414)
- 企业(10414)
- 贸(9097)
- 贸易(9090)
- 易(8981)
- 农(7029)
- 财(6490)
- 制(6304)
- 学(6189)
- 教育(5869)
- 关系(5553)
- 银(5544)
- 银行(5544)
- 行(5439)
- 融(5305)
- 金融(5304)
- 业经(5299)
- 出(5161)
- 发(4670)
- 环境(4637)
- 体(4526)
- 和(4439)
- 机构
- 大学(103967)
- 学院(98679)
- 济(51616)
- 经济(51032)
- 研究(40069)
- 管理(33100)
- 中国(32268)
- 理学(27788)
- 理学院(27432)
- 管理学(27176)
- 管理学院(26975)
- 财(23494)
- 京(22946)
- 科学(20712)
- 所(20090)
- 财经(19097)
- 经济学(18517)
- 研究所(18091)
- 经(17689)
- 经济学院(16576)
- 中心(16196)
- 北京(15549)
- 范(14661)
- 师范(14614)
- 财经大学(14300)
- 院(13647)
- 江(12867)
- 科学院(12423)
- 师范大学(12187)
- 社会(11976)
- 基金
- 项目(59156)
- 科学(47767)
- 基金(46225)
- 研究(45752)
- 家(40197)
- 国家(39902)
- 科学基金(33418)
- 社会(32485)
- 社会科(30895)
- 社会科学(30889)
- 基金项目(23043)
- 教育(21196)
- 资助(19717)
- 自然(18593)
- 自然科(18190)
- 自然科学(18185)
- 省(17944)
- 自然科学基金(17919)
- 划(16961)
- 中国(16889)
- 编号(16405)
- 部(15789)
- 国家社会(15192)
- 成果(15189)
- 教育部(14096)
- 重点(13715)
- 发(12750)
- 人文(12672)
- 性(12449)
- 社科(12414)
共检索到158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关伟
尊师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史上的光辉夺目的明珠,是中国古代尊师重教传统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我国古代尊师思想,剔除其中的封建性糟粕,取其民主性、真理性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尊师重教、尊师重学的优良传统,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任竞泽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之一,但对文体学理论之整体研究还是个薄弱环节。文体学思想是一种内蕴更为丰富的文体学理论范型,相关研究尤为寥落。论纲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综论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研究现状,比较文体学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从而借鉴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列举一些重要文论家的文体学思想,概观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整体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最后论证和呈现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研究的方法目标、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文体学思想 文学思想 研究方法 理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岐三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大国。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有绚丽珍贵的文化遗产。直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理论、方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利用、总结和发扬。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的经营管理科学体系,实现中国经营管理现代化。这就要从我国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刚
最早提出国家干预思想的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则是第一个提出经济活动最好让其自由发展、国家不应干预的思想。这两种经济思想在西汉时期争论最为激烈,也发展得最成熟。应该注意将宏观调控与适度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借鉴古代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吸取司马迁的自由放任经济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努力建立起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关键词:
国家干预 自由放任 宏观调控 轻重 贫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敏 李中明
黜奢崇俭是中国古代消费思想的核心,它在消费准则、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需求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黜奢崇俭消费思想的产生有着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表现在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上。就中国古代社会现实而言,黜奢崇俭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的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现实社会,我们需对黜奢崇俭作客观反思,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关键词:
黜奢崇俭 消费 奢俭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道军 张永禄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对历史事件作出文学性解释时实际呈现出模式化特征,历史"天命"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主要的解释模式。历史"天命"思想在创作中将历史发展的"已然性"转换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强调对历史发展结果的无条件认同,在很多时候,它以佛教的"因果循环"形式出现。将推动历史发展、决定历史结局的主动权完全交给那些拥有"天命"的帝王将相,或者反过来,赋予这些历史活动中的帝王将相以"天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集体性格中的某种奴性和政治冷漠意识。但是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又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我国古代流通思想也非常丰富,很多名人、学者都曾经强调要发展商业,还提出了一些发展商业的政策、措施,反对奢侈消费。其中很多思想即使在当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特别强调要提高商品质量,要诚信经营,要讲究商业道德等。我们应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使其走向世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宗秋荣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评介●宗秋荣乔炳臣、潘莉娟二位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一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论述了中国自先秦到清代前期学习思想发生、发展的历程,对中华民族学习思想的起源、演进、立论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华兵
财富或收益的分配是人类理财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中国古代有很多理财分配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很值得品味和借鉴。一、对分配重要性的认识《管子·牧民》云:"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意思是说,不要担心天下没有财富,关键是没有人能够管理分配好。这道出了作为社会群体而存在的人该如何分配和占有财富是一个根本而严峻的社会问题。人为什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琳 杨会晏
《易经》博大精深,但往往被后世研究者所忽视的是,《易经》也是一部包涵很多商贸思想和观点的经典著作。《易经》高度强调商贸的重要性,认为商贸活动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规律,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认为商贸活动中应该讲究礼节和诚信。这些思想和观点影响了后世诸多重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古代商贸思想的发展,《易经》也影响着当代人。
关键词:
易经 商贸思想 中国古代 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我国古代物流和现代物流存在很大区别,在认识上,古代物流重"储",而现代物流重"流";在思想上,古代物流主要是"重储思想",现代物流主要是"系统思想";在观念上,古代是以静态的观念为主导,现代是以动态的观念为主导。基于此,一系列派生的政策、主张、运行、工程、装备、技术等随之而来,如先秦时期的"重储思想",荀子"物畅其流"的主张,万里长城对物流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法制化、快速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造就的历史辉煌,大运河对南北沟通的重要作用,漕运直抵北京的辉煌,郑和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等,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研究我国古代物流思想与实践,对"南船北马"、漕运、纲运、古道路体系、...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物流 思想 实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嵇建琴
本文对漕运思想的分析以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为主。第一,从河运漕粮方法的思想演变看,便民利民、降低成本、提高漕运效益,始终被思想家们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第二,从商业原则在漕运中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到,雇佣劳动制度在漕运中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调动百姓的积极性,用商船运粮,反映了商品货币意识在当时已为人们所接受,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三,“河运”“海运”思想的争辩,反映了“海运”论者已充分意识到,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漕运体制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张借助商业资本的力量消除漕运弊端。他们的改革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四,“常平仓”和“田赋改征折色”,可以减少漕...
关键词:
漕运思想,漕运方式,商业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