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4)
2023(5370)
2022(4553)
2021(4432)
2020(3651)
2019(8322)
2018(8022)
2017(14820)
2016(8058)
2015(9298)
2014(9232)
2013(9395)
2012(9132)
2011(8537)
2010(8305)
2009(7900)
2008(8027)
2007(7118)
2006(6251)
2005(6016)
作者
(23692)
(19910)
(19712)
(18911)
(12969)
(9670)
(8903)
(7742)
(7559)
(7203)
(7062)
(6733)
(6653)
(6648)
(6590)
(6078)
(5891)
(5866)
(5645)
(5249)
(5246)
(4738)
(4735)
(4624)
(4555)
(4457)
(4349)
(4047)
(4029)
(4006)
学科
(38809)
经济(38770)
管理(18480)
方法(16974)
(16914)
中国(14807)
数学(14060)
数学方法(13928)
(13753)
企业(13753)
(9983)
贸易(9975)
(9801)
(8972)
(8781)
业经(7794)
(7392)
(7206)
地方(6343)
(6307)
(6304)
银行(6295)
理论(6289)
教育(6280)
(6182)
(6056)
金融(6053)
关系(6019)
农业(5645)
(5476)
机构
大学(128923)
学院(123721)
(58672)
经济(57825)
研究(51126)
管理(40957)
中国(39556)
理学(34190)
理学院(33684)
管理学(33199)
管理学院(32937)
科学(29212)
(28949)
(26457)
(26198)
研究所(24171)
财经(20974)
中心(20802)
经济学(20486)
(19300)
北京(19109)
(18901)
师范(18787)
(18455)
经济学院(18303)
(17960)
(17862)
科学院(15730)
师范大学(15672)
财经大学(15612)
基金
项目(77665)
科学(61266)
基金(58322)
研究(57671)
(51881)
国家(51464)
科学基金(42396)
社会(39345)
社会科(37353)
社会科学(37346)
基金项目(29303)
教育(26109)
(25793)
资助(24782)
自然(24773)
自然科(24242)
自然科学(24234)
自然科学基金(23855)
(23596)
编号(21026)
成果(19189)
(19154)
中国(19128)
重点(18203)
国家社会(17820)
(17001)
教育部(16625)
课题(15739)
(15512)
大学(15132)
期刊
(65928)
经济(65928)
研究(44822)
中国(26693)
学报(22131)
科学(20327)
(19714)
(17027)
大学(17027)
管理(16873)
学学(15749)
教育(15627)
财经(12706)
农业(11697)
经济研究(11574)
(11478)
金融(11478)
(11236)
(10522)
问题(9570)
世界(9432)
国际(9306)
技术(9051)
(7643)
业经(7382)
图书(7013)
(6186)
技术经济(6076)
(5817)
论坛(5817)
共检索到199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丽敏  
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由于反映对象较广,面对的观众群和读者群较大,所以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由于生活环境有血缘、地缘和职缘的不同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处于最下层的市民大众的文化精神,正面的为讲究诚信、公正、睿智和义气,负面的为极端的利己主义和市侩主义;二是处于中间位置的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遵从的正统文化精神,正面的为忠孝节义,负面的为愚忠、愚孝、愚节、愚义;三是处于最上层的、为少数文化精英所具有的哲学文化精神,表现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价值、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的思考和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贞涛  解辉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独具特色的学校形式,它涵育了深厚广博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德业并重的目标追求;自由活泼的为学品格;创新争鸣的开放气度;谨严纯正的治学精神;知行合一的践履理念。本文对书院文化精神的这些内涵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倪莉  
古代戏曲目录的提要内容和形式均极为丰富,如元《录鬼簿》为目录中人立传,是古代传录体提要的一种,如《曲品》、《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以批评方式评论戏曲创作的状况,是典型的叙录体提要,又如《今乐考证》的提要内容采取了辑录体提要的形式。本文重点分析各时代戏曲目录提要的体例结构、内容及其客观性,以及与普通目录提要的区别。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倪莉  
戏曲目录研究无论对戏曲史的发展,或是对于目录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我国目前古代戏曲目录研究的现状进行全面总结,并分析其薄弱之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贝力  
闲居是脱离公共空间后居所空间内的休闲生活,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而言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作用。居所空间有着与天地有着本质与形式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也体现在人自身和休闲的内涵上,这使得闲居生活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构筑了重要的形式载体。闲居不管是在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也是文人士大夫表达价值取向与意志观念的重要方式,同时在古代文化作品的创作与理论中也发挥着效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道军  张永禄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对历史事件作出文学性解释时实际呈现出模式化特征,历史"天命"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主要的解释模式。历史"天命"思想在创作中将历史发展的"已然性"转换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强调对历史发展结果的无条件认同,在很多时候,它以佛教的"因果循环"形式出现。将推动历史发展、决定历史结局的主动权完全交给那些拥有"天命"的帝王将相,或者反过来,赋予这些历史活动中的帝王将相以"天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集体性格中的某种奴性和政治冷漠意识。但是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又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学谦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是近年来小说研究成果的总结、集大成之作,体现了近年来小说研究的新水平。但在书名、作者、版本、引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错漏之处。兹就所见,一一补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文章回顾梳理了中国古代大学的文化,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加深对中国大学文化的理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栋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庆伟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体育,不可能成为游离于主体文化之外的独立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制于礼文化的约束。文章从体育文化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最后介绍我国古代体育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仁爱待人,礼让三先、澄澈清静,延年益寿等传统思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刚  
最早提出国家干预思想的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则是第一个提出经济活动最好让其自由发展、国家不应干预的思想。这两种经济思想在西汉时期争论最为激烈,也发展得最成熟。应该注意将宏观调控与适度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借鉴古代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吸取司马迁的自由放任经济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努力建立起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少川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具有自觉性、多样性、情趣性及互补性等特征。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 ,注意从其政治环境、地域、藏书类型、社会功能等方面予以研究 ,从文化视角去探索其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5。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谭燚  相廷礼  
藏书楼是藏书活动的建筑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藏书楼在其命名、建筑设计、空间布局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独具特征,而这些特征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藏书楼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对现存藏书楼加以大力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超凡  
中国古代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其产生并发展出的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的研究缺少足够的重视,即使有部分研究关注到中国古代村落文化,也将之视为中国古代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研究视角多集中于上层文化或精英文化在村落中的影响与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