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7)
- 2023(4672)
- 2022(3905)
- 2021(3875)
- 2020(3161)
- 2019(7490)
- 2018(7231)
- 2017(13605)
- 2016(7359)
- 2015(8569)
- 2014(8247)
- 2013(8599)
- 2012(8208)
- 2011(7871)
- 2010(7669)
- 2009(7253)
- 2008(7255)
- 2007(6318)
- 2006(5671)
- 2005(5384)
- 学科
- 济(37035)
- 经济(37003)
- 管理(17361)
- 方法(17286)
- 数学(15671)
- 数学方法(15588)
- 业(15459)
- 中国(13387)
- 企(11704)
- 企业(11704)
- 贸(10670)
- 贸易(10661)
- 易(10532)
- 农(7971)
- 学(7240)
- 财(7215)
- 制(6956)
- 银(6476)
- 银行(6469)
- 融(6434)
- 金融(6433)
- 行(6339)
- 业经(5946)
- 关系(5813)
- 出(5396)
- 理论(5100)
- 体(4970)
- 环境(4825)
- 发(4819)
- 策(4747)
- 机构
- 大学(119099)
- 学院(112529)
- 济(59090)
- 经济(58326)
- 研究(46760)
- 管理(38597)
- 中国(38398)
- 理学(32339)
- 理学院(31939)
- 管理学(31610)
- 管理学院(31385)
- 财(26422)
- 京(25924)
- 科学(24650)
- 所(23968)
- 研究所(21738)
- 财经(21375)
- 经济学(21048)
- 经(19763)
- 中心(19298)
- 经济学院(18892)
- 北京(17415)
- 院(16208)
- 财经大学(16087)
- 范(15958)
- 师范(15808)
- 农(15288)
- 江(15246)
- 科学院(14105)
- 师范大学(13300)
- 基金
- 项目(68878)
- 科学(55020)
- 基金(53750)
- 研究(51433)
- 家(47343)
- 国家(47029)
- 科学基金(39104)
- 社会(35966)
- 社会科(34274)
- 社会科学(34267)
- 基金项目(26646)
- 资助(23595)
- 教育(23188)
- 自然(22616)
- 自然科(22134)
- 自然科学(22124)
- 自然科学基金(21795)
- 省(21070)
- 划(20001)
- 中国(18449)
- 编号(18341)
- 部(17974)
- 国家社会(16954)
- 成果(16760)
- 重点(15977)
- 教育部(15776)
- 发(14631)
- 人文(14096)
- 社科(13934)
- 大学(13851)
共检索到182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埏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尤其《史记》,对中国古代商人阶级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提出了如下观点 :认为春秋战国是商人阶级的成长阶段 ,汉兴之后是商人阶级的长成阶段 ;中国古代商人阶级的产生决定于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并最终决定于铁器的发明与应用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大革命 ;中国古代的商人阶级依《货殖列传》主要应包括专事商品交换、兼营商品生产与交换、从事服务性行业及经营借贷等四类与商品有关的群体
关键词:
商人阶级 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耕播
吕思勉先生说过:“汉世所谓商人,实兼苞农工业家,如煮盐、开矿、种树皆农业,冶铸实工业是也,以皆自行贩卖,当时通称为商人。”吕氏不恰当地把农业的含义延伸了,但战国以来从事工商业的货殖家多兼营农业,确系不争之事实。请以《史记·货殖传》所载货殖家之事例考之: 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商人范蠡,在辅越灭吴后至齐,“耕于海隅,苦身戳为,父子治产”,“致产数十万”。后至陶,“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赀累巨万”(《史记·越世家》)。故《盐铁论·水旱》云;“陶朱为生,本末异径,一家数事,而治生之道乃备。”农商结合、多种经营是范蠡的致富之路。 战国的另一商业巨子,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董平均 宋彩霞
秦汉时期的幽燕,地处古代中国农牧业两大自然经济区域交汇地带,平原、丘陵、山地、河流、湖泊兼备,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农牧业生产。燕都蓟城交通便利,"富冠海内",商业繁荣,既是北方手工业中心,又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大都会,各民族经济交流的中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董平均 宋彩霞
秦汉时期的幽燕,地处古代中国农牧业两大自然经济区域交汇地带,平原、丘陵、山地、河流、湖泊兼备,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农牧业生产。燕都蓟城交通便利",富冠海内",商业繁荣,既是北方手工业中心,又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大都会,各民族经济交流的中心。
关键词:
燕 蓟 都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福秋
论者多谓西汉为封建社会前期,个人对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作(主要是《资本论》),细读《史记·货殖列传》,所见却大不其然。何者? 在中世纪的社会里,特别是在最初几世纪,生产基本上是为了供给自己消费。它主要只是满足生产 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在那些有人身依附的地方,例如在农村中,生产还满足封建主的需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象平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在经济地理方面上乘之作,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及理论贡献,对我们今天进行经济建设有参考价值。一首先作者依据当时全国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经济分区说。将国土领域划分为四大经济区,经济区下又分为十一个亚区。较清晰地揭示出当时全国各地的经济地理面貌和特点。这四大经济区是山东、山西(以今河南崤山为界)、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山东经济区的特点是幅员广阔、土地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它包括山河、齐鲁、梁宋三个亚区。境内除发达的农业外,还盛产鱼、盐、漆、丝、桑、麻等经济作物,商业、手工业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涛 宋丹
通过对中国古代货币价值理论相对西方薄弱的特点、成因与影响进行分析,指出正是因为缺乏对货币价值问题的研讨,导致中国古代货币思想的关注点集中在较次要的方面,无法说明财富增长的动力和根源,也无法正确认识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货币价值论的薄弱还导致中国古代货币思想与西方相比更多地关注国家财政,对商品市场研讨不足,从而未能形成较完整的理论思想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涛 宋丹
文章对中国古代货币基本范畴如子母、轻重、虚实、称提的源流、含义与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形成这些范畴的经济与思维形态方面的原因。文章认为这些特有范畴是中国古代货币思想赖以表达的语言工具,分析梳理这些范畴有助于理解我国古代货币思想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对古代货币经济的认识。
关键词:
子母相权 轻重 虚实 称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欧阳卫民
中国古代货币理论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拟铸不足值的铜钱,卿士单旗就提出了著名的"子母相权论"加以反对。 "子母相权论"本质上是一种反铸币贬值理论。在中国货币理论史上,作者第一次论述了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问题。战国时,商鞅提出"金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的命题,以此表示货币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对立。同时,他还说:"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明确指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而不是货币经济。只有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才能使国家既掌握粮食,也掌握货币。商鞅这种粮食重于货币的思想整个古代中国都占居主导地位。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任竞泽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之一,但对文体学理论之整体研究还是个薄弱环节。文体学思想是一种内蕴更为丰富的文体学理论范型,相关研究尤为寥落。论纲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综论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研究现状,比较文体学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从而借鉴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列举一些重要文论家的文体学思想,概观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整体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最后论证和呈现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研究的方法目标、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文体学思想 文学思想 研究方法 理论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关伟
尊师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史上的光辉夺目的明珠,是中国古代尊师重教传统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我国古代尊师思想,剔除其中的封建性糟粕,取其民主性、真理性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尊师重教、尊师重学的优良传统,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方法主要有查账法、查询法、比较分析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式主要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以及事前审计、同时审计和事后审计等。从总体上看,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还是较完备的,并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综观古代审计方法、方式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国家财经活动监督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方式进步的主要驱动力,而古代审计方法、方式的进步是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对当代的启迪是:目前,全球正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审计方法、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
关键词:
审计史 古代审计方法 古代审计方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方法主要有查账法、查询法、比较分析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式主要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以及事前审计、同时审计和事后审计等。从总体上看,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还是较完备的,并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综观古代审计方法、方式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国家财经活动监督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方式进步的主要驱动力,而古代审计方法、方式的进步是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对当代的启迪是:目前,全球正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审计方法、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应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大数据对审计的挑战。
关键词:
审计史 古代审计方法 古代审计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