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9)
2023(12774)
2022(10405)
2021(9595)
2020(8228)
2019(18319)
2018(18061)
2017(34443)
2016(18453)
2015(20609)
2014(20563)
2013(20623)
2012(19019)
2011(17166)
2010(17485)
2009(16800)
2008(16996)
2007(15639)
2006(13993)
2005(13374)
作者
(52860)
(44190)
(44111)
(42006)
(28325)
(20809)
(19856)
(17047)
(16801)
(15904)
(15421)
(14786)
(14586)
(14334)
(14013)
(13451)
(13265)
(12856)
(12699)
(12376)
(11375)
(10768)
(10633)
(10182)
(9975)
(9912)
(9732)
(9650)
(8685)
(8684)
学科
(87406)
经济(87275)
(85367)
(77970)
企业(77970)
管理(74719)
方法(36194)
(30739)
业经(28850)
数学(27596)
数学方法(27439)
(26854)
中国(24471)
(22773)
(21614)
财务(21586)
财务管理(21559)
技术(21011)
企业财务(20478)
农业(18880)
(17330)
(16991)
贸易(16980)
(16621)
(15783)
(15741)
(15359)
体制(15128)
理论(15073)
(14242)
机构
学院(281447)
大学(279926)
(130149)
经济(128027)
管理(110806)
研究(94788)
理学(94145)
理学院(93233)
管理学(92296)
管理学院(91731)
中国(76993)
(63342)
(59152)
科学(51697)
财经(49561)
(47039)
(45051)
(43187)
(42205)
研究所(41799)
中心(41640)
经济学(41131)
北京(37971)
经济学院(36958)
财经大学(36511)
业大(35406)
(33604)
(33375)
(33279)
师范(32997)
基金
项目(174171)
科学(140599)
研究(132306)
基金(130479)
(111679)
国家(110722)
科学基金(96818)
社会(89228)
社会科(84842)
社会科学(84822)
基金项目(67900)
(65499)
教育(59543)
自然(58897)
自然科(57574)
自然科学(57559)
自然科学基金(56665)
(54373)
资助(52922)
编号(50977)
成果(41948)
(41072)
(39615)
重点(39152)
(38822)
国家社会(38424)
(37870)
(37619)
创新(36307)
教育部(36121)
期刊
(151891)
经济(151891)
研究(91833)
中国(57594)
(53770)
管理(47954)
(40537)
科学(38408)
学报(36981)
大学(29955)
(28465)
金融(28465)
学学(28317)
农业(27732)
财经(27309)
技术(27014)
教育(25708)
经济研究(24736)
业经(24084)
(23733)
问题(19954)
技术经济(17825)
(17770)
(17248)
世界(16798)
国际(15645)
现代(14244)
财会(13475)
商业(12747)
科技(12672)
共检索到439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醒民  
中国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的轨迹表明 ,以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的高速增长为代表的结构变动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未来 1 5年的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是促进航空航天、电子和计算机集成制造工业的发展 ,最终使制造业竞争力集中在主要新兴技术产业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岳平  鲍春雷  
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既能通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又会因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而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为此,需要以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为指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提升技术结构升级的就业促进作用、缓解抑制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邓丽娜  范爱军  
为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技术溢出效应,选取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28个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和FDI渠道的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水平升级,但贸易渠道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国际研发资本相比,本土研发作用有限,甚至阻碍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而外国研发和本土研发均有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垂直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恒  李辉  张道远  
技术进步方向是决定经济增长和要素分配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技术进步方向的定量研究仍然十分欠缺。本文尝试在生产函数中同时引入希克斯中性生产率和劳动增强型生产率,直接在微观层面识别和估计技术进步方向。综合使用1999—201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偏向性特征:劳动增强型生产率增速保持稳定,年均增长10%,带动产出年均增长1.0%;希克斯中性生产率带动产出年均增长2.5%,但金融危机过后尤其是2011年后增速明显放缓。这意味着随着时间演进,有偏技术进步对产出的相对贡献不断提高,并在样本后期成为产出增长的主要源泉。估计结果还显示,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企业自身成长,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贡献有限,配置效率仍然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本文刻画了21世纪近20年中国制造业技术变迁的整体图景,可以为新常态下推动技术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选择提供重要的经验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慧燕  
本文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工序分工模式下,中国制造业会出现有偏向性的技术进步。随着工序分工参与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会越偏向于人力资本方向。有形资本相对报酬越高,行业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越偏向于有形资本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旺  宋林  
通过110个主要国家的SITC三位码贸易数据计算了我国2002—2014年26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复杂度,以此衡量我国贸易结构转型情况,检验了制造业要素结构动态变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要素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于贸易结构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受到的影响不同。出口贸易中高端要素占比较低,但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要素结构呈现逐步合理化的态势。由于产业或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初级要素对高级要素存在挤出效应,阻碍了贸易结构的转型,因此,应针对不同产业以及要素结构的特征采取差异化的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唐海燕  
本文以中国的制造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集,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是否产生了技术升级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共同促进了生产率增长,但出口的贡献更大。分工的技术升级效应在近几年才开始显现且主要来源于零部件贸易。中间品出口通过熟练劳动力偏向的劳动要素配置效应以及其他途径间接推动技术进步,而中间品进口对技术升级的作用则更多地依赖投入引导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国华  王梦茹  
探究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推进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基于2008—2017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这两条路径推动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高等教育发展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负,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正;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完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并在区域间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以及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设置,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晓楠   赵景峰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切入,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中国省级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弘扬、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的重要机制,其中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促进作用大于企业家创业精神;数字经济对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效应,当两者超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翠华  
文章在我国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变化状况,以及通过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制造业利用比较优势升级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我国的市场分割因素与经济的二元结构因素,讨论了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低端锁定"问题。本文分析认为政府的不合理干预与制度学习不足是导致市场分割,进而导致低端锁定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快制度学习是解决当代中国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的根本途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向进  杨来科  钱志权  
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可以用于衡量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转型。从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视角,深入制造业内部结构探究不同能耗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贸易结构碳排放效应差异性,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高端技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将制造业按照技术研发度和能源消耗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类型行业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总体上,出口结构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出口结构转型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外资流入对碳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不同。(2)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增加行业总体碳排放,不同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对于高技术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和高能耗行业来说,结构效应更加明显。(3)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外商资本流入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但行业间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是限制制造业碳减排最主要的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季良玉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6年中国制造业的地区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过程,以及融资约束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融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度化发展;融资约束的存在会抑制技术创新活动,进而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向进  杨来科  钱志权  
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可以用于衡量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转型。从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视角,深入制造业内部结构探究不同能耗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贸易结构碳排放效应差异性,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高端技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将制造业按照技术研发度和能源消耗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类型行业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总体上,出口结构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出口结构转型引起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