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1)
2023(15607)
2022(12879)
2021(12020)
2020(9937)
2019(22393)
2018(22215)
2017(41815)
2016(23441)
2015(26465)
2014(26712)
2013(26067)
2012(24418)
2011(22188)
2010(22516)
2009(21215)
2008(21515)
2007(19815)
2006(17811)
2005(16873)
作者
(70178)
(58729)
(58348)
(55855)
(37475)
(28046)
(26401)
(22575)
(22364)
(21256)
(20424)
(19924)
(19406)
(19133)
(18920)
(18131)
(17394)
(17228)
(16847)
(16781)
(15073)
(14525)
(14331)
(13526)
(13361)
(13172)
(12978)
(12888)
(11964)
(11778)
学科
(93665)
经济(93526)
管理(68595)
(63298)
(51886)
企业(51886)
方法(36353)
中国(31090)
数学(30636)
数学方法(30223)
(27446)
(27049)
(25889)
(23357)
业经(21884)
(19709)
银行(19669)
(19008)
贸易(18994)
(18904)
(18649)
金融(18641)
(18514)
(18514)
农业(16898)
理论(16327)
(16257)
财务(16201)
财务管理(16158)
企业财务(15406)
机构
大学(348399)
学院(343143)
(143246)
经济(140204)
研究(128132)
管理(120784)
理学(101469)
中国(101072)
理学院(100195)
管理学(98308)
管理学院(97674)
科学(76732)
(75753)
(73113)
(67060)
研究所(60277)
(60203)
中心(57122)
财经(56593)
(54277)
(51332)
北京(48588)
业大(48504)
(47341)
农业(47076)
师范(46835)
经济学(46066)
(45660)
(42705)
财经大学(41938)
基金
项目(217635)
科学(171612)
基金(160087)
研究(158237)
(141882)
国家(140760)
科学基金(118235)
社会(101661)
社会科(96250)
社会科学(96224)
基金项目(82536)
(81297)
自然(75172)
自然科(73470)
自然科学(73445)
教育(73315)
自然科学基金(72169)
(70724)
资助(66159)
编号(62065)
成果(54312)
重点(50646)
(49925)
(46406)
课题(45144)
(44378)
国家社会(43491)
(42870)
(42852)
教育部(42623)
期刊
(167570)
经济(167570)
研究(113087)
中国(76736)
学报(59537)
(58584)
(56572)
科学(53739)
管理(47976)
大学(44957)
学学(42114)
教育(41541)
(39675)
金融(39675)
农业(37413)
财经(30746)
技术(27105)
经济研究(27034)
(26627)
业经(24584)
问题(22832)
(20335)
(20199)
国际(18738)
世界(17892)
(17741)
理论(15699)
技术经济(15567)
图书(15352)
现代(14877)
共检索到547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玉光  
论中国利率形成机制的体制性特征及其市场化问题国家统计局陈玉光历经10余年的改革,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迄今未能摆脱利率难以约束投资膨胀、难以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难以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的困扰。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快速通货膨胀却又把已调高的利率抛在了后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娟  刘树杰  
保底供电为竞争性电力体制中的标准配置。国外的保底供电包括默认供电和应急供电两种形式,保底供电的销售价格基于"合理成本+合理利润"确定,既不是"亏本供电",也不是"惩罚性高价供电"。我国保底供电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减少保底供电对象,基于成本原则确定保底供电价格。近期在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的条件下,为实现保底供电的可持续性,需采取与电力市场化改革过渡期相适应的保底供电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积余  
利率市场化主要是解决利率的形成机制问题 ,按照市场化的要求 ,利率的形成应该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来决定。美联储把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美联储可以随时变动利率水平 ,通过贴现窗口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按照市场规则为利率定价。这种利率定价方式消除了对任何补助的增加和他对竞争有所影响的担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萍  刘灿  
国企要减亏、扭亏、增效,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减员。然而,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在劳动用工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以及在工资形成和福利保障方面的差异,却构成了一道减员、退出的“高门槛”。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劳动者就业市场化和隐性失业显性化的改革进程。本文对劳动力市场体制性分割运行、国企减员难、职工退出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所隐含的政策建议是全面开放劳动力市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贺富海  贾万春  
我国利率体制现状及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贺富海,贾万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对利率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在金融理论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那么,为什么要改革利率体制?利率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利率市场化怎么个“化”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柴学武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 ,低水平的利率安排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所内生决定的 ,并在渐进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维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 ,低水平管制利率制度的效率损失正在逐渐上升 ,尤其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 ,外部变量的引入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变得极为紧迫而必要。然而当前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条件。因而 ,创造条件和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目前的工作着力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柴学武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 ,低水平的利率安排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所内生决定的 ,并在渐进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维持。它在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充分的金融补贴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出现对资金供给者的掠夺 ,但是还应看到的是 ,其避免了改革进程中的较大效率损失 ,因而低利率管制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合理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 ,低水平管制利率制度的效率损失正在逐渐上升 ,尤其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 ,外部变量的引入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变得极为紧迫而必要。然而当前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条件。因而 ,创造条件和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目前工作着力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进文  高辉  
本文从多个角度选取了可能影响市场化利率的多个变量,对市场化利率作协整建模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1993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2季度内,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非平稳性非常显著,选取的所有的时间序列季度数据均是含有一个单位根的非平稳序列。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找到了影响市场化利率的Granger原因。运用协整理论构建了市场化利率模型,从长期均衡方程看到主要影响市场化利率的因素分别为GDP、通胀因素(CPI)、汇率、货币供应量(M0,M1)。从最终建立的短期动态误差修正模型各项评价指标来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从拟合值及预测值结果看具有较好的拟合及预测精度。因此,该模型对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再勇  钟正生  
本文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的体制转换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97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管制利率渠道发生了两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效应都降低了。199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市场利率渠道发生了一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同业拆借利率变动平抑产出和物价波动的效果都更强劲、更持续。这意味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我国利率调控由直接方式逐渐转向主要依靠间接方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志红  许俊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晓刚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失业的体制性、政策性成因,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就业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人力投资政策的不到位是中国失业问题严重的重要成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琳  
论体制性金融风险问题袁琳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一个国家在实行经济起飞和体制变革的时期,其国民经济中的结构和各行业的发展一般都处于急剧的变化中,而银行业往往反映最为强烈。在转轨的非常时期,银行业所遭受的不仅仅是一般的金融风险,而更多的是由于体制变迁所导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贾康  
产能过剩的实质是投资过度。我国的产能过剩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度干预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主要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以"政府价格信号"为核心概念,分析指出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在GDP、税收、就业等导向下,通过运用手中的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强力干预市场、大幅度拉低各项要素价格,对企业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强烈的不当刺激所致。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恢复正确的价格信号与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面对真实成本与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引出淘汰落后产能、消减过剩产能的结果。重中之重的任务,在于消除政府干预价格的诸多体制性土壤...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振宇  李朝鲜  李陈华  
近十年来,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日益逆市场化,并最终固化为以政府定价为核心。这种逆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在短期内增强粮食产能和助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在中长期内导致中国粮食生产、流通、进口、库存、加工、消费的全面扭曲。文章着重从观念和体制角度,探讨了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的内在逻辑:观念的局限主要在于不信任市场,对粮食供求形势过分紧张,过度强调粮食总产量,而静态化思维、历史记忆、惯性判断及前期经验又强化了以上观念;体制的制约主要在于独大且难以监控的单一政府储备主体与叠床架屋的涉粮行政管理体制。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源于落伍的观念与体制的制约之间的相互强化,因而,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