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3)
- 2023(11903)
- 2022(9589)
- 2021(8976)
- 2020(7225)
- 2019(16571)
- 2018(16398)
- 2017(30752)
- 2016(16965)
- 2015(19162)
- 2014(19132)
- 2013(18690)
- 2012(17348)
- 2011(16070)
- 2010(16065)
- 2009(15117)
- 2008(15119)
- 2007(13718)
- 2006(12467)
- 2005(11861)
- 学科
- 济(73853)
- 经济(73758)
- 管理(43740)
- 业(42021)
- 企(33389)
- 企业(33389)
- 方法(29357)
- 中国(25666)
- 数学(25477)
- 数学方法(25229)
- 农(19871)
- 制(18537)
- 财(18166)
- 学(16978)
- 业经(16338)
- 贸(15454)
- 贸易(15442)
- 易(15096)
- 银(14538)
- 融(14518)
- 金融(14517)
- 银行(14504)
- 行(14073)
- 体(13434)
- 农业(12441)
- 地方(11639)
- 理论(11450)
- 体制(10976)
- 发(10721)
- 策(10170)
- 机构
- 大学(254140)
- 学院(247584)
- 济(110381)
- 经济(108423)
- 研究(99233)
- 管理(84890)
- 中国(77287)
- 理学(71303)
- 理学院(70403)
- 管理学(69135)
- 管理学院(68667)
- 科学(58476)
- 京(56103)
- 财(54104)
- 所(52144)
- 研究所(47074)
- 农(46008)
- 中心(42461)
- 财经(41875)
- 经(38380)
- 江(38057)
- 经济学(36728)
- 北京(36515)
- 农业(36217)
- 业大(35340)
- 院(35204)
- 范(33863)
- 师范(33453)
- 经济学院(32805)
- 财经大学(31414)
- 基金
- 项目(157595)
- 科学(124091)
- 基金(117417)
- 研究(112565)
- 家(105594)
- 国家(104801)
- 科学基金(87196)
- 社会(73873)
- 社会科(70077)
- 社会科学(70056)
- 基金项目(59489)
- 省(56746)
- 自然(55365)
- 自然科(54142)
- 自然科学(54122)
- 自然科学基金(53245)
- 教育(51867)
- 划(50465)
- 资助(49113)
- 编号(41914)
- 重点(36891)
- 部(36773)
- 成果(36663)
- 发(34292)
- 国家社会(32759)
- 创(32056)
- 中国(31632)
- 教育部(31437)
- 课题(31109)
- 性(31020)
- 期刊
- 济(126788)
- 经济(126788)
- 研究(86862)
- 中国(57704)
- 学报(45757)
- 农(42685)
- 财(41660)
- 科学(40813)
- 管理(35274)
- 大学(34409)
- 学学(32123)
- 教育(30563)
- 融(29886)
- 金融(29886)
- 农业(28340)
- 财经(23749)
- 经济研究(22261)
- 经(20709)
- 技术(18900)
- 问题(17283)
- 业经(17165)
- 贸(16596)
- 业(16446)
- 国际(15623)
- 世界(15001)
- 版(12449)
- 技术经济(11707)
- 理论(10993)
- 现代(10662)
- 统计(10655)
共检索到401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伟光
金融深化理论和各国金融自由化的实践表明,次序性和渐进性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决定了利率市场化在整个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次序,金融约束是金融抑制向金融自由化变革的合理过渡,各种利率的放开也具有次序性;另一方面,利率改革工程的启动需要相关的制度环境存在和成熟为基础条件,特别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战略,决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性。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次序性 渐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津 邵慧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童年成
30年改革开放,30年风云激荡,30年神州巨变,中国改革为何取得巨大成功,其原因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我国实现成功改革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正确的改革战略,这包括市场取向改革战略、渐进式改革战略等,并且这些战略对我国进一步改革仍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市场化 改革路径 改革战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胜 文博
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演进过程的回顾,分析其路径发展的特点,并对今后利率市场化攻坚阶段的诸如利率上下限的放开、利率是否会大幅度攀升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改革历程 未来展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新智 袁江
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上"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类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的路径和得失,概括了相关国家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业发展和金融运行的变化特征。相关经验对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改革模式选择、金融制度创新、货币政策调整、银行业经营转型都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仲藩
必须区分两种性质不同的渐进性改革郭仲藩自西方舆论率先将俄罗斯的改革称作“激进性改革”或“休克疗法”,特别是在“休克疗法”的始作俑者、先后担任过乌克兰和俄罗斯政府顾问的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教授199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的一次座谈会上,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鹰
渐进性改革、安定团结与货币政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李鹰1.把这样三方面内容集合在一起,似乎有一些牵强。但笔者通过对渐进性改革道路的思考,及其与安定团结的联系,并以当前形势下货币政策的某些动向为例证,主旨在于道出对改革途径选择需经过一段时间推敲的观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月丽 李文 肖奎喜
本文首先拓展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边际信贷供给决策,是在利率提高所带来的风险补偿效应、借款人结构类型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内生技术处理能力效应三者之间的权衡,并据此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会打破在利率限制条件下,富裕农户会受益更多的"利率限制铁律"的假说。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田野调查的样本数据,本文的实证部分从机制与结论两个方面,对假说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发现,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确实对打破"利率限制铁律"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三种不同效应在利率
关键词:
利率限制铁律 信贷配给 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月丽 李文 肖奎喜
本文首先拓展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边际信贷供给决策,是在利率提高所带来的风险补偿效应、借款人结构类型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内生技术处理能力效应三者之间的权衡,并据此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会打破在利率限制条件下,富裕农户会受益更多的"利率限制铁律"的假说。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田野调查的样本数据,本文的实证部分从机制与结论两个方面,对假说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发现,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确实对打破"利率限制铁律"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三种不同效应在利率市场化阶段的此消彼长,因此这一作用是动态和阶段性的。最后,论文提出应当阶段性地看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作用,以及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利率限制铁律 信贷配给 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安国
我国利率市场化应在创造利率市场化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分步进行:完善固定利率制———实行浮动利率制———实行利率双轨制———实行市场化利率。
关键词:
利率 市场化 外部条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仲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冬臣 马云鹏
通过分析比较20世纪90年代和近十年的三组11节小学数学优质课,发现不同年代的优质课共性与差异并存。共性特征体现在:不同年代优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许多相同点;课的结构存在相似模式;教学都以公共活动为主导,以师生对话和问答为主要形式,学生齐言现象明显;教师的教学不同程度地受到教科书影响。差异主要表现为:近十年的课以更加宽广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科书使用都较20世纪90年代的课更具开放性。共性特征表明教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差异反映了不同年代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变化。因此,教学改革应考虑到教学的文化特性、教学改革的渐进性和反思的持续性。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优质课 录像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刘文轩
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路径为基础,通过DSGE模拟仿真以及TVP-VAR时变分析,重新考量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LPR改革等市场化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及其有效性,但会降低财政政策效率。此外,基于现实数据的测算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向实体经济进行传导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效率衰减,这再次表明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应操之过急。LPR改革是在当下经济不确定性较强、经济复苏偏弱的背景下,中央银行稳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权宜选择。因此,应持续深化LPR改革,培育存款端的市场化基准利率,确保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胜民 谢晓闻 方意 田庄
在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DCC-GARCH模型初步探讨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关系,然后利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深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发现无论是整个样本时间内,还是汇率市场化进程中各个阶段,抑或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各个阶段,利率对汇率的影响程度均显著大于汇率对利率的影响程度,且该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次序问题,本着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市场化问题和避免更大的二次冲击的原则,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可适当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该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