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0)
2023(12539)
2022(10498)
2021(10078)
2020(8231)
2019(18970)
2018(18804)
2017(35634)
2016(19500)
2015(21630)
2014(21342)
2013(21100)
2012(19565)
2011(17942)
2010(18015)
2009(16990)
2008(16992)
2007(15139)
2006(13836)
2005(12751)
作者
(51956)
(44484)
(43616)
(41753)
(27844)
(21257)
(19671)
(16982)
(16918)
(15558)
(15227)
(14862)
(14262)
(14014)
(13847)
(13380)
(12941)
(12577)
(12516)
(12474)
(11268)
(10794)
(10544)
(10296)
(10047)
(9803)
(9725)
(9595)
(8804)
(8635)
学科
(84694)
经济(84581)
(59485)
管理(52378)
(50823)
(37967)
企业(37967)
农业(33681)
方法(28987)
数学(25537)
数学方法(25376)
中国(25288)
业经(24058)
(23694)
(22987)
(17648)
地方(16064)
(15476)
贸易(15467)
(15159)
(14779)
(14517)
(14160)
银行(14154)
体制(13822)
(13660)
(13588)
金融(13583)
农业经济(12647)
(12510)
机构
学院(274996)
大学(274547)
(123272)
经济(121034)
管理(101790)
研究(98344)
理学(86531)
理学院(85559)
管理学(84502)
管理学院(83968)
中国(79638)
(59707)
(58860)
(57812)
科学(54362)
(48604)
财经(45779)
中心(45069)
农业(43753)
研究所(43198)
(42079)
(41712)
业大(40810)
经济学(38460)
(37707)
师范(37491)
北京(37391)
经济学院(34444)
(34259)
财经大学(33466)
基金
项目(174016)
科学(138799)
研究(134956)
基金(128339)
(110411)
国家(109358)
科学基金(93668)
社会(89478)
社会科(84483)
社会科学(84463)
基金项目(67672)
(65560)
教育(60743)
自然(55754)
编号(55115)
(55030)
自然科(54386)
自然科学(54372)
自然科学基金(53435)
资助(50613)
成果(45997)
(41427)
(39277)
重点(38915)
(38584)
国家社会(38214)
课题(37960)
(36002)
教育部(35845)
(35745)
期刊
(148256)
经济(148256)
研究(91027)
中国(65025)
(62336)
(47711)
农业(42365)
学报(39227)
科学(39060)
管理(34968)
(32277)
金融(32277)
大学(31990)
教育(30963)
学学(29860)
业经(27365)
财经(24490)
技术(21613)
经济研究(21285)
(21097)
问题(21085)
(20301)
世界(17339)
农村(15793)
(15793)
(15454)
农业经济(15344)
(15096)
经济问题(13965)
资源(13907)
共检索到437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录  
在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突出,而这些矛盾已经影响到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本文从分析当前土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认为只有"股田制"才是改革的出路,并充分发挥"村土地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学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土地流转这一土地制度改革的新形式逐渐在全国发展起来,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土地股份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土地制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立祥  彭美玉  
通过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性。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是改革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考虑制度变迁所带来的交易费用。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几种模式的交易费用的比较,认为,深化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方案相比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方案仍是较优的选择。改革思路是确权赋能,完善配套政策。改革重点是现有的垄断性征地制度、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土地利用规划、管制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系统梳理中外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和规律性特征,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确立、完善、深化三个阶段的改革创新实践,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形势要求以及总体方向,提出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敬梅  
我是一个普通的国土资源工作者,亲眼目睹了30年土地改革的变迁。记得在我刚刚懂事上小学的时候,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烧火做饭,吃完饭听到生产队的钟声一响,大人们就赶紧出工,按着队长的分配下地干活,全队的人集体劳动。没有机械设备,从播种到收获全是人力劳动。一年下来每家分得的粮食寥寥无几,特别是人口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贤金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重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从安徽小岗村发力,推进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这项土地改革增强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大部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并步入小康。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前林  何伦志  
农村土地改革是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越南经过近20年的市场化土地改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法律体系;在国情上,又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中国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应适时制定中国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土地法;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土地产权法规,同时兼顾地方差异性;建立公开、透明、市场化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和明晰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这个金秋,中国农村不仅收获了连续五年的粮食丰收,还收获了一份即将改变整个农村面貌的"大礼"。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注重改革协调,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户籍、财税、社保、金融等相关领域改革紧密衔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相互关联,要注重改革的协同性和耦合性,提高改革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33个试点县(市)改革任务分工中,每个县(市)各有侧重,只安排一项改革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政策激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在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及不足。因此,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市场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控制和垄断;在政策激励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土地集中的激励措施;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小军  
本文利用现代产权理论,从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三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户缺乏土地物权性让渡权是制约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问题;要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挥更大的制度绩效,需要保护农户和集体现有的权利,更合理地界定收益权,并逐步让农户获得物权性让渡权;改革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和生产力发展不同水平分地区、分阶段的进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蒂姆·汉斯达德  李平  
一、实地调查中的发现 我们在山西的实地调查是在中国针对农村土地制度建设进行的第五轮实地调查。调查中走访了34个农户,其中包括21个荒地承包户和四个投了标但未成功的农户。就荒地问题进行的实地调查全都在吕梁地区的四个县。 如以前一样,我们的实地调查方法是“快速农村评估”。在调查中不是让农户被动地回答一套问卷,而是鼓励农民主动参与这种半组织性的调查活动。我们使用了一套基本的议题表,具体问题就是根据这些议题而提出的。在一次调查中一般都没有问完所有的问题,有时还脱离基本的议题表而讨论一些没有料到但令人感兴趣的新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