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7)
2023(16957)
2022(14403)
2021(13731)
2020(11210)
2019(25857)
2018(25683)
2017(48730)
2016(26742)
2015(30128)
2014(30123)
2013(29718)
2012(27554)
2011(25221)
2010(26034)
2009(24485)
2008(24516)
2007(22350)
2006(20519)
2005(19168)
作者
(75233)
(63035)
(62605)
(59724)
(40139)
(30244)
(28181)
(24247)
(24061)
(22732)
(21693)
(21267)
(20372)
(20300)
(19946)
(19356)
(18545)
(18226)
(18122)
(17922)
(16299)
(15485)
(15459)
(14672)
(14244)
(14032)
(14005)
(13989)
(12800)
(12382)
学科
(119604)
经济(119449)
(80250)
管理(74653)
(57620)
企业(57620)
(52126)
方法(44061)
数学(38543)
数学方法(37870)
中国(37516)
农业(34606)
业经(30294)
(30072)
(29851)
地方(26764)
(22450)
贸易(22428)
(22366)
银行(22348)
(21775)
(21595)
(21080)
(21078)
金融(21076)
(20240)
(18639)
理论(17733)
技术(16980)
(16907)
机构
学院(384274)
大学(382303)
(166895)
经济(163501)
管理(142986)
研究(136896)
理学(120540)
理学院(119236)
管理学(117160)
管理学院(116448)
中国(110116)
(82336)
(81477)
科学(77270)
(70636)
(69335)
中心(62392)
财经(61729)
研究所(61361)
(60806)
(55860)
业大(54090)
农业(53481)
北京(53470)
(52617)
师范(52223)
经济学(50822)
(48449)
(48096)
经济学院(45354)
基金
项目(237023)
科学(188076)
研究(180996)
基金(171677)
(147640)
国家(146315)
科学基金(125490)
社会(117248)
社会科(110920)
社会科学(110891)
(92184)
基金项目(88564)
教育(83986)
(76917)
自然(76356)
自然科(74607)
自然科学(74592)
编号(74453)
自然科学基金(73252)
资助(71080)
成果(63124)
(54933)
(54368)
重点(53699)
课题(52963)
(49084)
国家社会(48769)
(48499)
教育部(47183)
(46940)
期刊
(201801)
经济(201801)
研究(127473)
中国(91118)
(72396)
(63807)
管理(54997)
学报(54913)
科学(53113)
教育(50507)
农业(48647)
(47349)
金融(47349)
大学(44304)
学学(41206)
技术(35225)
业经(35032)
财经(32538)
经济研究(30720)
(28030)
问题(27084)
(24325)
(21559)
世界(21264)
技术经济(19563)
国际(19406)
(19220)
统计(18688)
经济问题(17661)
农村(17383)
共检索到623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修东  孟建斌  丰学兵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经历了浅层次的初步发育之后,进入了进退两难、停滞不前的状态。如何深化改革,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要课题。 一、信用社改革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 12年来,信用社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和全面展开三个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的群众性、经营的灵活性、管理的民主性)。但客观来看,农村信用社的初步改革并未深刻触动信用社体制本身,与改革的初衷和目标要求仍有较大的距离,信用社仍未摆脱困境。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修东  孟建斌  
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经历了浅层次的初步发育之后,随即进入进退两难、停滞不前的低潮状态。如何深化改革,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信用社改革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 十二年来,信用社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改革与全面展开三大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的群众性、经营的灵活性、管理的民主性)。恢复和健全信用社的民主管理组织,扩大信用社的群众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学鑫   范群周   王葆秀  
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同志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建立一个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也就是说,农业银行等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就是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那么,在与农业银行有着特殊隶属关系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在哪里呢?是维持目前现状,还是另起炉灶?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已经明确,经济形势的发展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已是车到山前,势在必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宏  
本文对比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产权模式,结合我国现今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实行股份制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吉礼  严芬芬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提出了几种方案,近年又推出建立股份制的改革。一个又一个改革方案,引起人们更多的争议,理论上的困惑也随之增加,现在试对此作些探讨。一、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产权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包含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实际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置权,产权在经济上最终表现为风险和利润。农村信用社50年代初建立时系入股社员按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勇  罗骏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建国初期曾有过短暂的合作制发展阶段,此后长时间一直背离合作制原则。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分析,认为合作制不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均衡模式,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维  
中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利于“三农”的金融工程 ,同时也是一项制度创新。在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各种体制的相互碰撞 ,解决或预防这些碰撞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整体改革的推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雨舟  张翔  徐书杰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需解决以下问题:1.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方向;2.政策扶持;3.完善经营机制;4.加快立法;5.完善组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钟钦  冯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智  李由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进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当前,要拓展我国合作金融的存在空间,就必须进一步培育“合作”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必须有政策导向。在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就是“合作制”与“商业化”的组合和权衡,以及怎样把合作金融办成真正的农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组织,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等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雪飞  
本文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逻辑和经济条件约束的基础上 ,提出了合作制与股份制是并行不悖的两种制度选择的基本观点 :在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有必要 ,也有可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而其存在的可能性在于它已经存在。不应该把合作制原则或合作金融特征作为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衡量标准。互助融资是合作金融的基本目的 ,同时也应该是衡量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标准。在不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无必要 ,也无可能 ,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华茂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银监会提出要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把信用社建设成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时把服务"三农"作为信用社基本的市场定位,笔者认为,应以此两点作为信用社改革的总体要求来设计信用社改革的目标。现代银行业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杰  
文章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建议。认为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开拓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各项指标趋于好转,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进一步深化发展,仍有一些困难和问题急待解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军峰  杜洋  
一般说来,信用合作有如下原则: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和非营利性。这些原则都制约着信用社的发展规模,因此信用社更适合小规模经营。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扩大其规模,这都与其原则相悖,也反映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重大缺陷。最后,提出了改革建议: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培育信用合作环境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兰君  赵建武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已发展为自主经营型、内股外租型、社区型等不同发展模式。增强区域农业的竞争力是自主经营型土地股份合作的主要动因;内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长期收益的最佳选择;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要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稳定的农民股权收益增长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推进各类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