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7)
- 2023(13873)
- 2022(11373)
- 2021(10697)
- 2020(8978)
- 2019(19988)
- 2018(19989)
- 2017(37778)
- 2016(20697)
- 2015(23427)
- 2014(23421)
- 2013(22990)
- 2012(21526)
- 2011(19559)
- 2010(19856)
- 2009(19200)
- 2008(19417)
- 2007(17992)
- 2006(16279)
- 2005(14969)
- 学科
- 济(92384)
- 经济(92260)
- 业(90329)
- 企(72673)
- 企业(72673)
- 管理(71659)
- 农(46909)
- 方法(36522)
- 业经(31068)
- 农业(31038)
- 财(28348)
- 数学(27678)
- 数学方法(27429)
- 中国(27109)
- 制(22499)
- 务(19544)
- 财务(19509)
- 财务管理(19483)
- 企业财务(18395)
- 贸(18329)
- 贸易(18317)
- 体(18238)
- 策(17898)
- 易(17897)
- 技术(17850)
- 划(17260)
- 学(16851)
- 理论(16713)
- 和(16274)
- 环境(16059)
- 机构
- 学院(310229)
- 大学(305238)
- 济(136486)
- 经济(133996)
- 管理(119367)
- 研究(105177)
- 理学(101342)
- 理学院(100350)
- 管理学(99006)
- 管理学院(98437)
- 中国(86351)
- 京(65276)
- 农(63482)
- 财(63137)
- 科学(60852)
- 所(53491)
- 财经(49472)
- 江(49174)
- 农业(48615)
- 中心(47970)
- 研究所(47946)
- 业大(46512)
- 经(44820)
- 经济学(41601)
- 北京(41118)
- 范(39045)
- 师范(38692)
- 州(38352)
- 经济学院(37434)
- 院(36577)
- 基金
- 项目(193833)
- 科学(154203)
- 研究(146481)
- 基金(142272)
- 家(122785)
- 国家(121550)
- 科学基金(104768)
- 社会(96852)
- 社会科(91340)
- 社会科学(91310)
- 省(75186)
- 基金项目(74351)
- 教育(65402)
- 自然(64053)
- 自然科(62569)
- 自然科学(62552)
- 划(61735)
- 自然科学基金(61504)
- 编号(59492)
- 资助(57488)
- 成果(48541)
- 部(44466)
- 重点(43024)
- 发(42874)
- 创(42173)
- 业(41673)
- 国家社会(40794)
- 课题(40384)
- 创新(38752)
- 制(38347)
共检索到487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曹前满
农业发展不单纯指农业自身的发展,农业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因而,农业的发展具有特定的时代内容与特定的路径依赖,进而农业的现代化具有趋势性、渐进性、必要性。农业转型意味着经营的规模化与新型经营主体成长。农业发展与制度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尊重与重视劳动。在政策层面上需要把握导向性、原则性和限制性。从治理背景与时代主题探讨农业发展的社会结构转型逻辑,从平衡化与平衡突破探讨农业发展的经济运行逻辑;从制度目标与制度的结构锁定角度探讨农业发展的制度演进逻辑。
关键词:
农业转型 经营主体 乡村振兴 成长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王晟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一)工业化带动模式。1.刘易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如何使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刘易斯等人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只适用于有劳动力剩余的发展中国家。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韩笑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农产品进口份额较大和食物供给率处于持续下降水平的国家。为了强化农业实力与提高农业竞争力,日本各时期农业政策中有关培育"农业承担主体"政策也在不断适应国内外农业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从"自立农业经营"、"核心农户"到"高效率、稳定农业经营体"政策培育方向的转化。特别是1992年"新政策"提出培育"高效率、稳定农业经营体"的政策方向,揭示着日本农业政策重心转向"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上。本文通过对日本各时期农业政策中有关"农业承担主体"政策内容及其变化的阐述,剖析日本农业现状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确认日本农业经营的新展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东升 张帆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农业技术变迁杨东升张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方式是农民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举,是在市场体制下产生的组织制度创新。作为一个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要推动中国农业向高级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冯小
地方政府在农业改革中往往利用以资本下乡推动土地规模流转的方式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强制性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皖南平镇在近年来依靠优惠政策和国家项目推动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构出以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组织格局。受政策优惠和制度激励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要求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惠农政策、支农项目等方面向他们倾斜,而且还成为基层农业治理结构中强有力的博弈集团。他们与地方政府的诸多博弈行动逐步"倒逼"政府,使农业治理的目标更加失衡与单一,这对当前农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谷成
转型期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其中生产率增长扮演了什么角色?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未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使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978-2005年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时间变迁和省区分布模式进行实证考察。整个实证表明,转型期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从其内部构成来看,这一增长主要由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效率改善的作用相对有限。从时间变迁模式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基本是顺周期的。不过从其空间分布模式来看,各省区间的生产率增长差异非常明显。论文最终认为,中国完整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在农业R&D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整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倩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主体由传统"小农"向公司化"大农"转变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论证了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公司转变的经济逻辑。在交易费用与生产费用最小化的约束下,具有公司化、集约化经营特征的新型农业主体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遵循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路径,传统小农生产则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补充。该视角下农业政策也应同步调整——补贴发放、金融支持以及机制构建变得尤为重要,培养专业经营人才成为关键一环。
关键词:
新型农业主体 主体变迁 集约经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倩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主体由传统"小农"向公司化"大农"转变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论证了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公司转变的经济逻辑。在交易费用与生产费用最小化的约束下,具有公司化、集约化经营特征的新型农业主体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遵循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路径,传统小农生产则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补充。该视角下农业政策也应同步调整——补贴发放、金融支持以及机制构建变得尤为重要,培养专业经营人才成为关键一环。
关键词:
新型农业主体 主体变迁 集约经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冬水 黄少安
文章在一个简单的人才配置模型中分析了传统中国农业经济的停滞问题。文章认为,经营式农业发展不足是造成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营式农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式农场主的投资和创新,而传统中国社会的制度环境却鼓励人才流向官僚阶层。受官僚阶层高报酬的吸引,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大都热衷于进入官僚阶层而无心从事农业经营。这种人才配置模式阻碍了经营式农业的发展,抑制了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因此陷入停滞状态。
关键词:
人才配置 经营式农业 传统中国 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艳娟
土地作为农业发展的根基,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物质载体。因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结构对于农村经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制度安排,历年来土地改革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迁,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民对于农地产权的所有、使用和交易权也在发生着结构性的调整,并朝着完全性和完整性的方向演进。正是农民土地产权的不断强化,使得农地产权结构在不断深化的同时也极大地支撑和促进了中国农业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农地 产权结构 农业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春玲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农业赋税制度的简要考察,揭示出中国赋役制度发展的总格局与轨迹,即始终走不出改革的形式与实质相背离、人民负担越来越重的怪圈,其原因在于历代当政者并未解决好税制设计的出发点及指导思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的改革在理论上具备了最终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的可能性。
关键词:
农业赋税 制度 历史变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的梳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展开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全方位研究,从国家层面来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与创新。通过这种制度分析,形成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一个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探索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的特定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董林 焦点 李春顶
农业是中国兑现入世承诺和全面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议题。本文系统回顾了入世20年来中国农业贸易领域的整体变迁,从产品结构、贸易主体、市场结构层面剖析了过去20年中国农业贸易的演进规律,总结了入世以来农业贸易领域的基本政策结构和主要变化,剖析了当前农业贸易规则变迁对中国农业贸易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本文认为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农业贸易领域要高度关注前沿研究方向,要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遇,顺应新形势新要求,高度重视优化市场环境和贸易条件,促进贸易政策和经贸规则与制度的建设,推动农业贸易协同发展,不断巩固农业贸易地位,立足新发展格局,从容应对国内国际风险挑战,主动作为,促进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业贸易 入世20年 演进规律 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尧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素纳入到了经济分析的框架体系内,使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经济生活,交易费用理论为制度的需求与供给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农业引入FD I可以从多方面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变迁,传统的农业产业组织的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激发了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标的各农业产业组织主体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本文分析了FD I如何通过其制度变迁效应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变迁,以期为我国加强农业利用外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 FDI制度变迁 农业产业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