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36)
- 2023(17147)
- 2022(14385)
- 2021(13213)
- 2020(10968)
- 2019(24658)
- 2018(24232)
- 2017(46278)
- 2016(24868)
- 2015(27764)
- 2014(27407)
- 2013(27447)
- 2012(25690)
- 2011(23475)
- 2010(23975)
- 2009(22788)
- 2008(22928)
- 2007(21135)
- 2006(19179)
- 2005(17904)
- 学科
- 济(114700)
- 经济(114541)
- 业(101184)
- 管理(86346)
- 企(82163)
- 企业(82163)
- 农(48983)
- 方法(39914)
- 中国(36160)
- 业经(35318)
- 财(34205)
- 农业(32629)
- 数学(30644)
- 数学方法(30447)
- 制(28174)
- 地方(24920)
- 技术(23705)
- 务(22211)
- 财务(22179)
- 财务管理(22141)
- 贸(21510)
- 贸易(21485)
- 企业财务(20999)
- 易(20913)
- 银(20396)
- 银行(20377)
- 体(20372)
- 行(19766)
- 策(19331)
- 融(19118)
- 机构
- 学院(364921)
- 大学(360637)
- 济(163478)
- 经济(160476)
- 管理(142648)
- 研究(126443)
- 理学(120482)
- 理学院(119226)
- 管理学(117897)
- 管理学院(117183)
- 中国(103032)
- 财(78122)
- 京(77355)
- 科学(70032)
- 农(65772)
- 所(62929)
- 财经(60015)
- 江(58588)
- 中心(57650)
- 研究所(55719)
- 经(54310)
- 业大(50616)
- 农业(49916)
- 经济学(49611)
- 北京(49397)
- 范(46795)
- 师范(46462)
- 州(45812)
- 院(44705)
- 经济学院(44454)
- 基金
- 项目(226768)
- 科学(182130)
- 研究(174506)
- 基金(166123)
- 家(142024)
- 国家(140621)
- 科学基金(122266)
- 社会(116150)
- 社会科(109953)
- 社会科学(109926)
- 省(88666)
- 基金项目(87180)
- 教育(78080)
- 自然(73516)
- 划(72866)
- 自然科(71798)
- 自然科学(71781)
- 自然科学基金(70574)
- 编号(70360)
- 资助(65808)
- 成果(57780)
- 发(53555)
- 创(52235)
- 部(52191)
- 重点(50594)
- 课题(49011)
- 国家社会(48779)
- 制(48681)
- 创新(48071)
- 教育部(45381)
- 期刊
- 济(200234)
- 经济(200234)
- 研究(118817)
- 中国(86679)
- 农(66891)
- 财(63410)
- 管理(58553)
- 科学(50919)
- 学报(48650)
- 农业(44853)
- 融(42363)
- 金融(42363)
- 教育(39989)
- 大学(39370)
- 学学(36932)
- 业经(36185)
- 技术(32763)
- 财经(31751)
- 经济研究(30229)
- 经(27551)
- 问题(26452)
- 业(24337)
- 贸(20948)
- 世界(20933)
- 技术经济(20712)
- 国际(18415)
- 现代(17790)
- 科技(17332)
- 经济问题(17312)
- 版(17277)
共检索到588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汉明
土地流转制度与机制创新是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坚持“两权分离”的前提下 ,对土地使用权引入进行新的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 ,即将土地使用权置换为一定周期的土地持有产权 ,以土地持有产权为纽带 ,渐进性地推进我国农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农村区域市场、专业市场体系的形成 ,大力培植农民企业家及经营管理人才 ,以专有技术、股权与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组合为切入点 ,为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从而加快我国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土地持有产权 机制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云安 陈国庆 王辉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基于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补齐机制,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充分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 不充分 农业科技创新 补齐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显洲
在工业化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思想,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保周
所谓农业发展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客观物质基础、经济关系、法律制度和组织措施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利于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合理构筑和适时调整我国农业发展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煌
一、制度与经济增长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里,制度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诺思指出,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系列社会游戏规则。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人们的经济活动就是在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约束下进行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制度的替代、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寇文煜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是,重视尖端农业创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普及应用,把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与上世纪四十年代利用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实现机械化和化学化相比,当前世界各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是农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因工程技术、电脑信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使各国农业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的科学技术创新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这场新的变革,将引发新的产业革命,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农业绿色发展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它的外生干预主要以创新形式出现。创新会增强农业绿色发展的自生能力、共生能力与和谐能力: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的自生能力;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的共生能力;制度创新激发人们的创新活力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现实中的案例,论述创新对生态系统保护以及农业绿色发展自生能力、共生能力与和谐能力演化的影响。中国生态补偿始于中央政府的纵向生态补偿,但横向生态补偿对生态补偿制度的贡献会更大且走得更远。要按市场化、绩效化和社会化原则进行生态补偿创新,解决按面积发放生态补偿资金无法激励参与者的问题。绿色发展伊始阶段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但不宜停留在这个阶段。以市场和民众为主导有利于提高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和绿色发展的协调性,民众需要有展示他们贡献的工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惠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方面,中国政府力推商标富农战略、激励育种创新、强化科技创新,为"知识产权+"精准扶贫工作积蓄了大量知识产权储备。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通过制定《民法总则》明确地理标志的法律地位,修改《种子法》保护中国的种业与林业的安全稳定,修改专利法加大对农业专利的行政保护力度,修改《商标法》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措施,为"知识产权+"精准扶贫提供了保障。在农业知识产权运用方面,中国各级政府积极通过打通"产学研"的渠道,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全方位的运营模式,让"知识产权+"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满足广大贫困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共享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精准扶贫 商标富农 创新成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佩民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深入分析了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和艰巨性,相应提出采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三者互动并举、逐步推进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在创新,就经营理念、技术路线、生产手段、土地制度、社会服务的创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 历程 发展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保周,李军
经济增长和发展需要合理的制度保障 ,这是发展经济学的一般性结论。农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系统 ,制度对农业的影响与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没有区别。因此 ,借鉴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结合我国农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研究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影响及对策 ,对于中国农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维祥 王睿 刘程军 徐严 刘晓雯
基于重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自相关、趋势面、空间引力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运用GWR模型探究其背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且两极分化和层级差异较大,总体呈东北—华北—华东区向西南—西北区层级式递减的发展态势。(2)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地域内部分异明显,空间格局基本呈倒ζ形趋势。其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东北区与华东区空间联系强度明显,形成黑龙江—浙江—安徽空间三角强联系及陕西—山东、山东—湖北、陕西—浙江交叉强联系的空间分异格局。(3)政府扶持力度、人力资本强度、互联网+战略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农村经济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对部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由负向影响效应转为正向效应,区域开放程度对大部分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负向效应。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时空演进特征 地理加权回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是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其重点任务是夯实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能、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邵法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加剧了世界农业的竞争。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潮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机制创新,才能实现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由于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20世纪世界农业取得了很大进展,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农业将在新的层面上向前推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庆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