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9)
2023(10422)
2022(8644)
2021(8044)
2020(6689)
2019(14898)
2018(14437)
2017(27675)
2016(14622)
2015(16483)
2014(15955)
2013(15999)
2012(14937)
2011(13791)
2010(13405)
2009(12617)
2008(12514)
2007(11135)
2006(9971)
2005(8710)
作者
(43963)
(36848)
(36695)
(34619)
(23165)
(17655)
(16565)
(14366)
(14158)
(12960)
(12767)
(12118)
(11736)
(11687)
(11347)
(11161)
(10895)
(10739)
(10739)
(10381)
(9176)
(9121)
(8773)
(8416)
(8329)
(8240)
(8006)
(7793)
(7275)
(7254)
学科
(69469)
经济(69297)
管理(42571)
(41272)
(33577)
企业(33577)
方法(30250)
数学(24884)
数学方法(24747)
中国(20891)
(18538)
业经(17345)
(16180)
(15064)
贸易(15058)
(14736)
(13907)
产业(12593)
(12224)
农业(12049)
地方(11501)
(11139)
技术(10903)
理论(10727)
环境(9975)
(9876)
银行(9845)
(9653)
财务(9634)
财务管理(9621)
机构
大学(226878)
学院(222032)
(101457)
经济(100066)
管理(85631)
研究(80187)
理学(74108)
理学院(73289)
管理学(72368)
管理学院(71958)
中国(60116)
(47728)
科学(47479)
(44025)
(40288)
(39038)
研究所(36972)
财经(36187)
中心(35357)
业大(33233)
(33106)
经济学(32930)
农业(30899)
(30353)
北京(30212)
经济学院(29814)
(28749)
师范(28426)
(27421)
财经大学(26977)
基金
项目(150469)
科学(119939)
基金(113577)
研究(107203)
(100964)
国家(100168)
科学基金(85143)
社会(74965)
社会科(70386)
社会科学(70366)
基金项目(59934)
(54967)
自然(53139)
自然科(51980)
自然科学(51962)
自然科学基金(51157)
(47618)
教育(47081)
资助(45253)
编号(40425)
(34593)
重点(33943)
成果(33170)
(32898)
国家社会(32779)
(31560)
教育部(29908)
创新(29585)
中国(29119)
人文(28778)
期刊
(107087)
经济(107087)
研究(66951)
中国(40646)
学报(40197)
科学(35569)
(35131)
(33629)
管理(29958)
大学(29715)
学学(27956)
农业(23858)
财经(19941)
经济研究(19252)
教育(17644)
(17461)
金融(17461)
(17392)
业经(16170)
问题(15150)
技术(15034)
(13987)
(13458)
图书(12886)
世界(12707)
国际(12123)
技术经济(11275)
(11152)
科技(10397)
理论(9846)
共检索到326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曙  
本文先概括地介绍了中国信息产业社会影响的简况,其次从制造业、农业、教育、科技、产业结构和社会服务、社会问题六个方面阐述了信息产业的社会影响,然后论述了这种影响的六个主要特征,以便于对深化中国信息产业的理论研究和指导我国信息产业的实践。
关键词: 信息产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英隆  
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应走出一条既有系统性又有重点,既有国情特色又兼容世界的中国式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具体要点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确立和处理好几重关系:一是战略制高点的确立及其内在联系,包括软件产业内各要素的网络关系,软件产业系统目标与各要素的功能要求的结合关系等;二是战略制高点与产业增长点(支撑点)的关系,也包括软件产业与硬件制造业的关系;三是产业增长点与基本点的关系,包括前沿产业的突进与基础产业的关系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智佑  戚其秀  陈昭  庞景安  詹炎  胡英  
简述了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和中国信息需求的特点。详细说明作为信息产业所属的几个子产业,即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信息处理产业、数据库产生及信息通信产业。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我国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所应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最后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华勋基  
本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了研究,并指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存在着双重差距,因此应参与国际竞争。为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产业体系,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诸如疏导瓶颈,加速发展电子通信业,多渠道集资,负债经营,分工专门化,发挥个体优势,提高整体水平:植根于大中城市,辐射四方,创造一定规模的产值。最后,作者对今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行了预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伟  
文章介绍了我国信息产业结构和分类,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和现状,根据信息产业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经济基础和发展现状,参考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发展进程,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秀梅  
采用深入分析和系统综合方法阐述中国信息产业必须走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全文分三部分 :(1)回顾其发展史 ,总结所取得的成就 ;(2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3)重点论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并提出具体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智佑  戚其秀  陈昭楠  庞景安  詹炎  胡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智佑  戚其秀  陈昭楠  庞景安  詹炎  胡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蕙馨  李春梅  
以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理论探讨为基础,结合对技术进步内生及教育质量外生的综合分析,得到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为技能偏向型,即: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并增加两种技能类型劳动力的工资差距。由于教育质量的影响,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量之比在长期内会达到动态的稳定均衡状态,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而致的工资差距不会一直增大。最后用中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以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信息产业为对象展开研究,重点考察教育质量的影响作用,这不仅补充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双重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更为中国技术进步与劳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伟  何亚鸥  
运用2010—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寻租支出对其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企业寻租支出与其研发投入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寻租支出能够提升其研发投入。在探究企业寻租支出对其研发投入的影响渠道时发现,非国有企业通过寻租支出获取政府补贴,进而提升其研发投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小宾  张蕊  
从信息消费必然会成为信息社会的消费热点出发,讨论信息产业与信息消费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析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消费的现状,并针对信息消费不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相丽玲  董小燕  
WTO的基本法律原则,既是构建WTO协议的基石,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法律指南。我国信息产业立法是一种以WTO规则为参考背景的开放型"变法"。我国信息产业的立法体系可从信息产业行业法规、信息产业行政管理法规、信息产业市场法规等方面来考虑。参考文献7。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曾蕾  张甲  
数据库产业是现代化信息产业的基础,本文分析国内数据库和信息服务业与国外的差距,建议开发国家级的综合性大型数据库,扩大数据库的覆盖面,保证数据库质量。作者认为,我国应将数据库生产和数据库检索服务分家,由信息服务部门对数据库进行高质量的增值处理,同时建立配套的文献源服务体系。我国以INTERNET为基础的信息服务技术起步并不算晚,应该尽快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信息人才,首先建立我国信息服务业在亚洲的领先地位,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