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0)
2023(4777)
2022(4034)
2021(3966)
2020(3305)
2019(7560)
2018(7374)
2017(14070)
2016(7400)
2015(8653)
2014(8326)
2013(8440)
2012(8072)
2011(7692)
2010(7553)
2009(7206)
2008(7230)
2007(6599)
2006(6019)
2005(5470)
作者
(20516)
(17388)
(17046)
(16517)
(11053)
(8250)
(7808)
(6777)
(6661)
(6235)
(6082)
(5733)
(5719)
(5630)
(5487)
(5307)
(5084)
(5072)
(4928)
(4503)
(4481)
(4086)
(4036)
(4036)
(3928)
(3877)
(3754)
(3474)
(3461)
(3337)
学科
(37987)
经济(37838)
管理(18798)
(17306)
方法(17245)
(14561)
企业(14561)
中国(14397)
数学(13326)
数学方法(13271)
(9563)
贸易(9557)
(9475)
(9427)
业经(8489)
(7860)
(7575)
(7475)
(7342)
理论(7095)
关系(6208)
(5967)
银行(5967)
(5840)
(5648)
金融(5646)
农业(5576)
(5439)
(5353)
教育(5203)
机构
大学(120534)
学院(114878)
(58200)
经济(57482)
研究(45624)
管理(40510)
中国(35855)
理学(34292)
理学院(33863)
管理学(33510)
管理学院(33277)
(26521)
(26271)
科学(23911)
(22623)
财经(21479)
研究所(20455)
经济学(20321)
(19760)
中心(18783)
经济学院(18177)
北京(17568)
(16931)
师范(16872)
财经大学(16002)
(15412)
(15186)
社会(14627)
(14343)
师范大学(14076)
基金
项目(70488)
科学(57293)
基金(55093)
研究(54358)
(47642)
国家(47262)
社会(40162)
科学基金(40053)
社会科(37016)
社会科学(37004)
基金项目(27907)
教育(24814)
资助(22926)
自然(22475)
(22254)
自然科(22003)
自然科学(21998)
自然科学基金(21676)
(20540)
编号(19894)
(18516)
中国(18397)
成果(18191)
国家社会(17893)
教育部(16579)
重点(16147)
人文(15211)
(14982)
社科(14582)
(14514)
期刊
(65269)
经济(65269)
研究(43103)
中国(23924)
(20410)
学报(17366)
科学(17254)
管理(15818)
大学(14040)
(13873)
教育(13452)
财经(13261)
学学(12856)
经济研究(11655)
(11623)
(10594)
金融(10594)
(10101)
农业(9538)
世界(9482)
问题(9352)
国际(8821)
技术(7717)
业经(7261)
技术经济(5962)
(5765)
图书(5695)
社会(5582)
经济问题(5450)
(5242)
共检索到182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性质赵冈到今天(1994)5月14日,傅衣凌教授逝世已六年。傅先生是我最敬佩的经济史学家。傅先生在他的晚年,一直不断地修正他对中国传统社会性质的看法,表现出对学术之无比的真诚。尤其是他最后一篇遗作,感人至深①。人们把五种生产方式线性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本文为作者《中国 :制度现代化研究》之第二章 ,原题为 :《第二章 传统制度 :皇权专制的兴起》。征得作者同意 ,本刊将该“研究”中的这一章 ,先期发于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靖  
中国历来重视人口问题,不仅在后来人口众多的时期是这样.在古代地广人稀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不仅思想学术界是这样,官方的政策也是这样。当然,关心人口问题的立场和出发点.是各自不尽相同的,提出的理论、观点也各不一样。研究一下中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人口思想遗产,对于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化建设中的人口问题,不无裨益。 (一)传统人口思想和传统经济思想中国历来谈论人口问题,大多是和经济问题联系着的;人口同富国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最为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虹  
人生环境是人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和谐的人生环境包括了四个基本内涵:个人自我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文章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梳理关于人生环境的基本观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传统资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认定和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必须置之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指经济发展,而且也包括文化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合一、重视伦理和直觉思维的文化特征,构建了对老年人的需求,并形成了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层次性、伦理性、制度性和主导性的特征。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本位和伦理本位,政府在实现老年人社会价值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老年人社会价值,本文提出了注意文化作用、强调政府功能和突出老年人精神价值的思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怀国  
中国传统社会的"国营农场"是"郡县-编户齐民"治理模式在"非常态"下的补充性或替代性选择,并随着"非常态"向"常态"的转换而面临转轨压力。通过对"郡县-编户齐民"主流治理模式及其微观基础的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本文对传统版"国营农场"及其主要表现形态的"屯田"的制度背景、微观基础和转轨路径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发现包括:"国营农场"以及作为其主要表现形态的古代屯田,往往在经济效率之外有着更宽泛的目标,但经济效率本身却决定了其可持续性,而屯田的经济效率通常低于编户齐民模式,故有着内在的转轨压力;其在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相对丰富的过渡形态,但不论初始形态和过渡形态如何,在满足"编户齐民"生活生产条件并具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鹏进  
有关中国传统农村土地产权性质的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重认知,即"剥夺反抗观""宗族伦理观"与"私有财富观"。"剥夺反抗观"主要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性质是封建地主所有制,土地占有的高度不均是农民遭受剥削与压迫的根源。"宗族伦理观"认为传统社会的土地产权嵌入于宗族社会结构之中,是一种基于"祖业观"的"家业产权"。"私有财富观"则主张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土地属于私人所有,存在着普遍的土地市场与多样化的土地产权交易形式。其实,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产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复合产权形式,上述三重认知分别强调了土地的政治产权、社会(文化)产权与经济产权三重属性。这一认识对于回答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庆伟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体育,不可能成为游离于主体文化之外的独立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制于礼文化的约束。文章从体育文化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最后介绍我国古代体育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仁爱待人,礼让三先、澄澈清静,延年益寿等传统思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玉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 ,它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 ,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形成“有中国特色”方面更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革  景琴玲  
和谐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广泛,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伦理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以达到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章分别从自然观和"天人合一"思想、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对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借鉴作用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军  
文章通过"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探讨古代社会的救灾问题。文章认为,"委托—代理"机制在古代政府的灾害救济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政府为了保证其功效创设了激励制度,但由于激励不当又出现了众多的阻滞因素,阻碍了救灾活动的顺利运行。文章指出,在传统社会的救荒中虽然存在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产权的唯一性,对这些关系不应过高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旭辉  
对于考察音乐的社会身份转变,中国传统乐论具有标本性意义。传统乐论经历了从上古神灵崇拜意识下的神性音乐到先秦、两汉儒家"礼乐"观,以及落实到魏晋六朝"声无哀乐"论启发的音乐理性的皈依;完成了从审美意识形态之乐向赋有音乐理性的音乐本身的回归。中国音乐美学观念在神性与理性之间徘徊。同时,传统乐论中表现出的音乐社会身份的流变,也遗留了一组矛盾关系:审美意识形态下音乐主流地位以其音乐理性的丧失为代价,而音乐理性的获得之时也意味着其淡出社会主流逐渐边缘化过程的开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林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家国不分、国家与社会不分、政治与伦理不分的共同体,因此,国家治理也就沿用了家庭治理的一套规范。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就是以道德来整合社会,以此实现政治和社会的一体化。本文分别对"德治国"的结构性缺陷和中国传统社会"法治"缺失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形式上的局限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计含  王建琼  
本文利用《润灵环球责任评级2009~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同行业内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庸是导致这一行为模式的原因之一。中庸思想会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行为,使之表现为"既不愿带头,也不甘落后",但在竞争性比较激烈的行业中表现出"攀比"或"传染"的特点。本文旨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合理的疏导,对这种思想或者行为模式加以利用,使之可以成为改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助力,同时为公司治理提供一个新的指导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