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2)
- 2023(12412)
- 2022(9958)
- 2021(9198)
- 2020(7732)
- 2019(17151)
- 2018(17150)
- 2017(32848)
- 2016(17621)
- 2015(20039)
- 2014(19895)
- 2013(19725)
- 2012(17857)
- 2011(16180)
- 2010(16465)
- 2009(15725)
- 2008(15967)
- 2007(14725)
- 2006(13276)
- 2005(12438)
- 学科
- 业(84691)
- 济(84181)
- 经济(84072)
- 企(67365)
- 企业(67365)
- 管理(60988)
- 农(45989)
- 方法(32656)
- 农业(30444)
- 业经(30311)
- 中国(25963)
- 财(25182)
- 数学(24521)
- 数学方法(24415)
- 制(18931)
- 务(17535)
- 财务(17514)
- 财务管理(17495)
- 技术(16826)
- 贸(16754)
- 贸易(16741)
- 企业财务(16530)
- 易(16366)
- 策(16332)
- 体(15376)
- 划(14111)
- 理论(14082)
- 和(13905)
- 发(13403)
- 地方(13004)
- 机构
- 学院(265958)
- 大学(260402)
- 济(124128)
- 经济(122238)
- 管理(104935)
- 理学(89417)
- 理学院(88622)
- 研究(88618)
- 管理学(87700)
- 管理学院(87203)
- 中国(73436)
- 财(55702)
- 京(54281)
- 农(52977)
- 科学(48417)
- 财经(44115)
- 所(43837)
- 江(40967)
- 经(40152)
- 农业(40018)
- 中心(39960)
- 研究所(39178)
- 经济学(38553)
- 业大(38054)
- 经济学院(34817)
- 北京(34224)
- 范(32860)
- 师范(32662)
- 财经大学(31977)
- 州(31973)
- 基金
- 项目(165240)
- 科学(133489)
- 研究(127740)
- 基金(123148)
- 家(104892)
- 国家(103816)
- 科学基金(90788)
- 社会(87113)
- 社会科(82329)
- 社会科学(82307)
- 基金项目(64548)
- 省(63511)
- 教育(56362)
- 自然(53756)
- 自然科(52588)
- 自然科学(52578)
- 编号(51854)
- 自然科学基金(51735)
- 划(51616)
- 资助(48606)
- 成果(41641)
- 部(38547)
- 业(37470)
- 发(37367)
- 国家社会(37181)
- 创(36858)
- 重点(36353)
- 课题(34411)
- 制(34179)
- 创新(33668)
- 期刊
- 济(150011)
- 经济(150011)
- 研究(83885)
- 农(56673)
- 中国(54309)
- 财(45122)
- 管理(41559)
- 农业(38214)
- 科学(36948)
- 学报(35478)
- 业经(29685)
- 大学(29070)
- 融(29043)
- 金融(29043)
- 学学(27456)
- 教育(24159)
- 财经(23832)
- 技术(23788)
- 经济研究(22958)
- 经(20759)
- 问题(20661)
- 业(20366)
- 世界(17673)
- 贸(16131)
- 技术经济(15947)
- 农村(14713)
- 村(14713)
- 农业经济(14160)
- 国际(13981)
- 经济问题(13729)
共检索到413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怀儒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50余年间,中国农业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亿万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土地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变为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形成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模式;第三次是1978年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分给了农户,分散经营。这种把农民的劳动同其收获结合的经营方式,极大刺激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立足建设,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专著评介李振声(院士)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我们自己的初步实践相结合,顺利实现这一转变?《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占银 李跃进
通过对常规农业基本运作特征分析,认为农业要持续发展应当逐步实现常规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变。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一个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的高效率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劳动者素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基础上。
关键词:
常规农业 持续农业 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荣欣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从根本上对传统农业进行彻底的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要实现这种转变,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作用来实现,政府的导向和介入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转变 矛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为民
在努力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今天,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让农民尽快进入市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何解决农业商品率低、效益差的问题,目前理论界比较集中于研究扩大农户土地经营的规模及伴随而来的劳动力转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琼 丁朝志 周秋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峰 雷海章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 对策措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太文
现代社会的有机农业是一种以完全拒绝现代化学农业制品而闻名的农业形式,其形成的逻辑机理、发展脉络及影响因素可从价值、知识和文化三个角度阐述,首先,从农业生态价值的应然性与实然性问题上,区分了不同农业形式所遵循的生态哲学理念;其次,依据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有机农业区别与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其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现实反思性意义;最后从社会、农业与文化角度入手,对启蒙心态为代表的现代文化进行反思,并探讨据此构建的社会氛围与有机农业的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有机农业从传统农业中脱离、衍生和发展的逻辑脉络既反映现代生态价值被重视的时代要求,又具有重新重视地方性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农业现代化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提高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理论可以概括为"农业剩余"范式,从农业提供剩余(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力)角度研究农业发展,强调农业基础作用。今天的农业现代化,固然还有增加农业剩余的要求,但更为突出的是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扩大农产品品种。与此相应,农业技术现代化分析转到"农产品品质"范式。与此相应,中国正在推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化,不能走"石油农业"的道路,而要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道路。今天的农业现代化需要提供激励新的现代生产要素,特别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的制度。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斯平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与教育,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实行“科教兴农”的方针。对此,笔者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对其必然性及有关问题进行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超 徐受琛 宋凤斌
以高产优质为内容、精耕细作为手段、高效持续为目的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继承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推动农业发展的正确途径.文章介绍了吉林省推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实践经验,为农业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贾舒宁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立足于可持续的国强民富,结合中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产技术条件,中国未来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还是应该走"耕地集体所有+小农生产+合作化+政府计划管理和足够补贴"的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丽荣 邹松岐 于茂荣 蔡文霞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如大规模作业的现代机械的引进,生物化学农药、肥料和转基因等,农业现代化离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近,其给农民带来的影响业是巨大的。农业现代化对农民都有哪些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民之间的冲突,如农业规模机械化与农民土地细碎化以及农民的自我保险;农业现代管组织化与农民松散的纪律和时间观念;农业新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与农民的经验思维方式等等都存在着冲突。正视这些冲突,恰当解决这些冲突将会使农业现代化顺利、加速进行。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 农民 机械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云波 周文保 张承元 邢伟 侯立宏
在总结了黑龙江省40多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全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及横向比较,提出了今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战略指导思想、目标,以及具体的步骤、重点、途径、对策与措施。 黑龙江竹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在今后几十年内,加速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不仅是农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也是贯彻党的十四人精神、加速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