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5)
2023(17215)
2022(14317)
2021(13469)
2020(11345)
2019(26264)
2018(26042)
2017(48800)
2016(26507)
2015(30442)
2014(30502)
2013(30220)
2012(27698)
2011(24995)
2010(24851)
2009(23491)
2008(23333)
2007(20722)
2006(18076)
2005(16786)
作者
(75915)
(63778)
(63413)
(60687)
(40527)
(30465)
(29007)
(24827)
(24425)
(22700)
(21752)
(21501)
(20422)
(20300)
(19991)
(19871)
(18902)
(18884)
(18447)
(18350)
(15956)
(15483)
(15421)
(14659)
(14476)
(14419)
(14184)
(13951)
(12797)
(12625)
学科
(112983)
经济(112832)
管理(78078)
(73607)
(60289)
企业(60289)
方法(50031)
数学(43858)
数学方法(43351)
中国(35255)
(31428)
(31213)
(25550)
业经(25080)
(24096)
贸易(24084)
(23554)
(22466)
地方(20206)
农业(20188)
(19433)
银行(19399)
(18810)
财务(18746)
财务管理(18696)
(18612)
金融(18606)
(18560)
企业财务(17728)
(17603)
机构
大学(387968)
学院(383131)
(164935)
经济(161767)
管理(144783)
研究(133026)
理学(123847)
理学院(122427)
管理学(120371)
管理学院(119632)
中国(102754)
(82327)
(78373)
科学(78101)
(66733)
(61706)
财经(61631)
中心(61077)
研究所(60173)
(57876)
(55981)
业大(53703)
经济学(52373)
北京(52057)
(51132)
师范(50656)
农业(48184)
(47465)
经济学院(47102)
财经大学(45630)
基金
项目(251000)
科学(198895)
基金(185105)
研究(184067)
(161015)
国家(159718)
科学基金(137091)
社会(119595)
社会科(113432)
社会科学(113406)
基金项目(96793)
(95274)
自然(86894)
教育(85310)
自然科(84891)
自然科学(84866)
自然科学基金(83377)
(81373)
资助(76009)
编号(73393)
成果(61082)
(57281)
重点(56937)
(53612)
(51627)
课题(51088)
国家社会(50845)
教育部(49597)
(48818)
创新(48527)
期刊
(181111)
经济(181111)
研究(118867)
中国(78863)
(63544)
学报(59669)
(56641)
科学(55353)
管理(53996)
大学(46134)
学学(43079)
教育(41279)
农业(37955)
(36886)
金融(36886)
技术(33627)
财经(32190)
经济研究(29436)
(27743)
业经(27434)
问题(24818)
(22635)
(20924)
国际(19663)
世界(19124)
技术经济(18852)
(18799)
统计(18574)
图书(18521)
理论(17953)
共检索到585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金宏  
80年代,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同期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也成为热点。然而,过去这类研究常常受到数据的限制,或因资料来源不同而纠缠于概念,或因统计口径相殊而各执己见。以致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市、镇、乡“三层楼”中各装多少人、城镇化的人口“流量”构成、区域分异状况如何等重要问题,学术界仍未有清晰、一致的答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一星  于海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兢新,孟庆普  
一、概 况 中国1990年举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检验“七五”计划执行情况、制定“八五”计划,并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资料。 1990年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与中国历次人口普查以及其他国家人口普查相比,有它明显的特点:一是普查规模大、项目多。这次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普查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82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人口在10亿以上,普查的内容共有19个项目。经过手工计算的主要数字,已于1982年10月27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全部普查资料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1984年年底可以处理完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成栋  
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城镇家庭住房来源与产权的省际差异。住房来源与产权选择省际差异不明显;基本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住房来源中商品房来源与产权选择中租赁商品房比重高。相关分析表明:地区市场化指数与市场型住房正相关,收入和产权关系不明显,国有经济比重与行政型住房正相关,城市化率与购商品房比正相关,价格和住房产权负相关。这说明了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差异对住房选择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文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流动人口在地级市层面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化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城市是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吸引中心,吸引核心区逐渐由珠三角向北移动;从两次普查间人口流动分布的变化趋势看,绝大部分地级市的人口流动规模和强度有所增加,人口流动规模的空间分布态势基本不变,人口流动强度的空间分布则渐趋分散;跨省与省内流动人口相比,其分布较为集中,且大部分地级市仍以省内流动为主;人口流动强度与人口流动规模相比,受城市等级影响较小,空间分布较均匀,西北边疆(主要是新疆地区)城市人口流动规模较小而流动强度较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英  李睿  
中国在2015年小普查结束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简称PDA)入户登记;二是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网络调查表。这两种调查方法是普查方法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5年PDA入户登记和互联网填报方法应用的特点经验,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采集的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英  李睿  
中国在2015年小普查结束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简称PDA)入户登记;二是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网络调查表。这两种调查方法是普查方法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5年PDA入户登记和互联网填报方法应用的特点经验,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采集的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凌华  王卓  
构建多民族和谐共存的良好格局需要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族际居住隔离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民族人口资料,以334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的聚居隔离指数为研究对象,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002010年族际居住隔离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族际居住隔离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稳定,中西部交界高冷偏僻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度较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度较低;局部地区的族际居住空间格局发生变化,新疆北部、黑龙江北部、福建南部与广东北部沿海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增强,长江三角洲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二力,路磊  
1996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向我们提供了1989年全年的分年龄、分性別的死亡人口数据。这些数据为进行死亡率登记质量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评价死亡登记资料的质量是一项很重要且比较困难的工作。这里既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统计资料的质量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还不很多,而国外的一些数理人口学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当代中国三代直系家庭构成既有总体稳定的一面,也表现出城乡变动趋向具有差异的另一面。城乡三代直系家庭变动具有差异的原因在于,城市独生子女长大之后,特别是结婚、生育后,并没有改变对小家庭居住方式的偏好;而农村家庭独子增多,长大后外出非农就业成为主流,结婚、生育后与父母同居共爨"获益"较多,且矛盾冲突少于多子家庭,三代直系家庭比例因此提高。2010年城乡三代直系家庭户主构成均以中年和低龄老年人为主,此类家庭的养老功能有所削弱,2010年一半及以上的三代直系家庭没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在其中生活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向,中年和低龄老年人于这一家庭内帮助子代"抚幼",提升了其助子育幼的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培育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于1992年2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1990年人口普查科学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口普查系统的实际工作者、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学者、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9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93篇。 开幕式由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孙兢新主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果庆  吴雪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果庆  吴雪萍  
城镇化是一个空间现象。如何揭示与测度城镇化的空间动力机制,是经济地理学的一大难题。本文利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869个区县域单元(县,区,市)城镇化率数据,通过构造空间动态计量模型揭示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动力机制。结果显示,以城市人口、人口迁入、工业化、地理位置为控制变量,我国城镇化具有稳健的二阶空间滞后动力机制。这表明,城镇化形成空间动力系统,一个县域单元的城镇化受周边两县域单元城镇化的促进。在城镇化空间动力效应作用下,我国已形成北部与东南部两个高城镇化区域,大西南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仍较低。因此,我国要加大力度促进"南方丝绸之路"城市群建设,重塑城镇化经济地理,促进城镇化的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