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7)
- 2023(10196)
- 2022(8444)
- 2021(7793)
- 2020(6165)
- 2019(14018)
- 2018(13640)
- 2017(25288)
- 2016(13605)
- 2015(15438)
- 2014(15288)
- 2013(15333)
- 2012(15096)
- 2011(14229)
- 2010(14237)
- 2009(13098)
- 2008(13063)
- 2007(11688)
- 2006(10811)
- 2005(10259)
- 学科
- 济(72571)
- 经济(72511)
- 管理(34238)
- 业(30759)
- 中国(25868)
- 方法(22515)
- 地方(21876)
- 企(21248)
- 企业(21248)
- 数学(19502)
- 数学方法(19404)
- 农(19234)
- 业经(14999)
- 贸(14784)
- 贸易(14769)
- 易(14314)
- 学(13389)
- 融(13342)
- 金融(13340)
- 农业(13211)
- 银(13036)
- 银行(13027)
- 地方经济(12994)
- 行(12848)
- 发(12491)
- 制(12345)
- 环境(11866)
- 财(11344)
- 和(9788)
- 发展(9282)
- 机构
- 大学(206975)
- 学院(205572)
- 济(96135)
- 经济(94480)
- 研究(83711)
- 管理(70727)
- 中国(65426)
- 理学(58658)
- 理学院(57828)
- 管理学(57063)
- 管理学院(56653)
- 科学(47848)
- 京(46789)
- 所(42873)
- 财(42362)
- 研究所(38678)
- 中心(36083)
- 财经(33015)
- 农(32060)
- 范(31547)
- 经济学(31468)
- 师范(31317)
- 江(31306)
- 北京(31030)
- 经(30095)
- 院(29791)
- 经济学院(28161)
- 科学院(25832)
- 师范大学(25534)
- 州(25369)
- 基金
- 项目(128417)
- 科学(102519)
- 研究(98194)
- 基金(93694)
- 家(81677)
- 国家(81002)
- 科学基金(68077)
- 社会(65606)
- 社会科(62289)
- 社会科学(62278)
- 基金项目(48035)
- 省(47592)
- 教育(43661)
- 划(41298)
- 自然(39386)
- 自然科(38431)
- 自然科学(38421)
- 资助(38286)
- 编号(38249)
- 自然科学基金(37734)
- 发(34659)
- 成果(32624)
- 重点(30072)
- 部(29724)
- 发展(28879)
- 国家社会(28503)
- 展(28401)
- 课题(28324)
- 中国(27461)
- 创(26124)
- 期刊
- 济(116668)
- 经济(116668)
- 研究(73500)
- 中国(47783)
- 农(31287)
- 学报(30185)
- 科学(29991)
- 财(29912)
- 管理(28631)
- 教育(26470)
- 融(24168)
- 金融(24168)
- 大学(23256)
- 农业(21958)
- 学学(21506)
- 经济研究(19736)
- 财经(18207)
- 业经(17852)
- 技术(17252)
- 经(15959)
- 问题(15822)
- 贸(14612)
- 世界(13798)
- 国际(13459)
- 业(12332)
- 资源(10765)
- 技术经济(10518)
- 坛(10217)
- 论坛(10217)
- 图书(10032)
共检索到338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鉴于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主要是我国来自海洋所面临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并且着眼于落实中共十八大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由于来自海域比来自陆域的安全挑战更为突出与尖锐,所以有必要以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创树与践行中国主权海域开发大安全观: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统筹陆海两域国家开发战略;保障海洋权益安全,以区域为对象采取有效对策;保障海洋资源安全,逐步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海洋经济安全,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勇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对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对和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需要新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理念。在全球化浪潮和非传统安全的推动下,新安全观应运而生。中国的新安全观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在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实践中,中国新安全观的内容应不断深化和丰富,而综合安全是当前的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共同安全是维护安全的最终目标,合作安全是维护安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新安全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严高鸿 张学明
国家安全观是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安全观念。国家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观念的集合 ,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 ,主要由安全利益观念、安全威胁观念、安全空间观念、安全战略观念和安全效益观念等基本观念构成。
关键词:
国家安全观 要素 观念系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云亨 方恺 叶瑞克
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类似,人类对于能源安全也呈现一定的需求层次演进特征。满足基本生活的能源需求属于最低层次,解决能源贫困后将会致力于以合理的价格确保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进而追求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中国在能源安全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既要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又要兼顾增加能源供应总量和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的双重目标。尽管中国政府强烈的政治意愿与成熟的市场条件有利于能源转型,不过为了克服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多元目标取舍、转型期漫长以及政府与市场角色之争等难题,未来中国还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科技创新以及能源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兆雪 马延琛
冷战结束后,中国政府以实现人类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己任,根据国际安全形势的新特点,提出并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这种新安全观,在内涵上,强调安全的综合性和实现和谐的迫切性;在目标上,强调寻求共同安全与共同繁荣;在实现途径上,强调以协作求安全与和谐;在根本措施上,强调共同发展是安全与和谐的基础。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及成功实践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构建和谐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安全观 国际安全 和谐世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学峰 孔祥智
从粮食供求来看,中国必须依赖国际市场来实现国内粮食安全;从国际视角看,国内外粮食市场紧密相连,如果全球的粮食不安全,中国粮食安全必然会受到严重威胁,故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置于全球视角下。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必须重塑自给自足的口粮观,利用市场化理念调动粮食主产区及其农民的积极性,以最低成本实现国内粮食安全。与此同时,中国有责任、有能力帮助欠发达国家(地区)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建设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给网络,为全球饥饿提供重要公共物品,坚持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观。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供求 可购买力 市场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圆
"人类安全"观念早在199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HDR)中即已出现,并向世界范围广为传播,是一十分有包含性的大安全观念,可以很好地囊括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中国首先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结合中国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提出的新的文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积极地促进了人类安全理念的实施与发展。这种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中国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展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德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延琛 吴兆雪
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到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动的日益加深,全球能源安全出现了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中国政府在对全球能源安全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为核心的新能源安全观,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进行了不懈努力。
关键词:
新能源安全观 全球能源安全 新思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云华 彭文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经济安全从原来的低级政治转变为高级政治。东盟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强调综合安全,尤其将军事和政治安全置于最重要地位,随着地区传统安全威胁的消除,东盟国家将经济安全视为新时期的焦点。经济发展是东盟一些威权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因此经济安全是维护其政治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各国经济安全,东盟国家一方面采取经济自由化改革参与全球化进程以便提高自身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实行开放地区主义策略,既依靠本地区的集体力量增强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地区外的市场和资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程群 何奇松 项斐
日本太空安全观经历了重要的改变。冷战时代,太空技术主要限于"和平利用",以显示遵守《和平宪法》,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换取国家安全。冷战结束前后,日本自卫队先后多次参加维和行动,以及为美军提供支援,但是发现没有天基资产是与美军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自卫队要求利用天基资产为国家安全服务。朝鲜进行弹道导弹与核活动,严重威胁到了日本国家安全,为日本自卫队开发军事太空系统提供了机会。同时,国会通过法律允许太空军事利用,为国家安全服务。这是日本太空安全观的重大变化。此外,《美日联合防卫指针》和美国的亚太"太空再平衡",要求美日进行太空安全合作,确保国际太空安全,为国际和平服务。这样,日本的太空利用扩大到太空安全领域。日本太空安全观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太空安全观 国家安全 演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亚军 韩传峰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是中国为世界安全合作贡献的独特理念与智慧,有着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基点。本文解析亚洲安全观的时代性特征,阐明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超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解析亚洲安全观的复杂系统特征;从完善主体结构、明确主要内容、创新制度机制等方面,提出亚洲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亚洲安全观 复杂系统 公共产品 安全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亚军 韩传峰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是中国为世界安全合作贡献的独特理念与智慧,有着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基点。本文解析亚洲安全观的时代性特征,阐明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超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解析亚洲安全观的复杂系统特征;从完善主体结构、明确主要内容、创新制度机制等方面,提出亚洲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亚洲安全观 复杂系统 公共产品 安全治理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了重大建设成就。党的二十大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基础上,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出新的重要阐述,首次在国家安全框架下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得到提升,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需在促进民生福祉、增强公共安全、提升基层治理和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重点发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