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1)
2023(10900)
2022(9239)
2021(8465)
2020(6800)
2019(15655)
2018(15427)
2017(28996)
2016(15344)
2015(17493)
2014(17596)
2013(17819)
2012(17371)
2011(16482)
2010(16731)
2009(15664)
2008(15381)
2007(13847)
2006(12892)
2005(12201)
作者
(46586)
(39194)
(38848)
(37113)
(25210)
(18754)
(17607)
(15147)
(15063)
(14057)
(13742)
(12956)
(12858)
(12842)
(12490)
(11952)
(11556)
(11318)
(11150)
(10745)
(10319)
(9552)
(9458)
(9096)
(8864)
(8847)
(8537)
(8282)
(7900)
(7706)
学科
(95291)
经济(95205)
管理(39527)
(37596)
方法(30046)
中国(28438)
(27609)
企业(27609)
地方(26366)
数学(26151)
数学方法(26025)
(21517)
业经(18506)
(17071)
贸易(17056)
(17052)
(16439)
地方经济(16415)
农业(14859)
(14675)
金融(14674)
(14646)
(14584)
(13936)
银行(13920)
(13845)
(13686)
环境(13266)
(11419)
(10708)
机构
大学(242460)
学院(239847)
(117457)
经济(115464)
研究(96907)
管理(83235)
中国(74621)
理学(69563)
理学院(68591)
管理学(67671)
管理学院(67216)
科学(54270)
(53508)
(51388)
(50112)
研究所(44976)
中心(40817)
财经(40250)
经济学(38776)
(36560)
(36547)
(36083)
北京(35604)
(35032)
师范(34788)
经济学院(34577)
(33963)
科学院(29936)
财经大学(29586)
(29280)
基金
项目(146016)
科学(115816)
研究(109939)
基金(107187)
(93175)
国家(92409)
科学基金(77481)
社会(74213)
社会科(70453)
社会科学(70440)
基金项目(55123)
(53347)
教育(49161)
(46095)
自然(45240)
资助(44381)
自然科(44164)
自然科学(44152)
自然科学基金(43405)
编号(41945)
(38216)
成果(36078)
(34108)
重点(33632)
国家社会(32170)
发展(31951)
(31451)
课题(30994)
中国(30510)
教育部(29653)
期刊
(144973)
经济(144973)
研究(86946)
中国(53915)
(37257)
(35524)
学报(34851)
科学(34647)
管理(34241)
(26989)
金融(26989)
大学(26934)
教育(26861)
学学(25059)
经济研究(24680)
农业(24456)
财经(22607)
业经(20640)
技术(20142)
(19821)
问题(19252)
(17608)
世界(16768)
国际(16581)
技术经济(13810)
(13616)
经济问题(11927)
统计(11458)
(11316)
论坛(11316)
共检索到396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春堂  
一、中国和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总背景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门栏,全人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必须解决一系列危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贫困问题、两极分化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政治与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而中国和南亚地区将在全球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和南亚地区有很大的共性:我们都曾经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在20世纪中叶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并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经济体系,解决或正在解决经济起飞的历史任务,而为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而奠定基础。 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将构成中国和南亚地区现代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骥  靳利华  
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影响下,东南亚地区以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小区域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合作,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从长远利益来看,我国应及早采取措施以防在竞争中失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谈民宪  
矛盾与思考:论中国地区经济关系问题谈民宪自8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关系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中央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国民经济的实际增长与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论证这个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拟结合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范亚军,郝瑞军  
〕本文是在对吉林省与香港经济关系各个方面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两地经济关系的现状,研究了发展两地经济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促进两地经济关系的政策、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岩  万谊青  
日本与东亚地区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陈岩,万谊青进入90年代,日本和东亚地区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此,本文拟从日本和东亚地区的分工、投资、贸易三个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日本与东亚分工的新变化日本与东亚地区的分工以前是雁行形态的垂直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岩   万谊青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新变化:日本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欧美向东亚地区倾斜;在日本对东亚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中,电器投资所占的比例急速提高,而纤维和铁的投资减少较多;日本对东亚地区的垂直直接投资和水平直接投资并存;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新选择;中国成了日本对东亚地区直接投资的新热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永祥  
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必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建立我国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关系。我国原有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关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形成的,其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沙诺什·库努维拉  C·S·温卡塔拉图阿姆  
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南亚和东南亚的情况沙诺什·库努维拉C·S·温卡塔拉图阿姆(著)刘宇(译)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独具特色。尽管该地区的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近一半,但它的一些国家仍然是80年代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虽然其他一些国家要落后得多。196...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迎春  徐晓鹰  
论经济关系中的分配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徐迎春徐晓鹰谋求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苗华寿  
关于建立和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地区经济关系及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学术界早有不少论述,但不少学者至今仍认为,目前考虑与中亚五国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区还为时尚早,应把主要力量放在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上。这种考虑在当今形势下并不完全适时,特别是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应立即将这一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为,这既涉及到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能否深化发展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问题,又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联友  
一、亚太经合会议与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9月10日—11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了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这一富有积极成果的会议充分表明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这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保罗·格利森  曹云华  
根据亚洲发展银行出版的《1993年亚洲发展报告》,尽管工业世界仍然不景气,亚太地区的经济在1992年却在持续强劲增长。在今年5月份发表的这份报告指出,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已从1991年的6.7%增至1992年的7%,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则从8.4%降至6.7%。报告预测,该地区在1993年和1994年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超过7%,通胀率则继续降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星明  
东亚地区经济何以能持续高速发展(英)伯明翰、阿斯顿大学讲师基律特·维迪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汪星明世界银行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一直关心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问题。过去它们主要通过贷款、资助等方式支持工业化活动。到1990年财政年度为止,世行贷款的16.9%(...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勤  
近年来,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增长迅速,日本和“四小”的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内贸易占“四小”、东盟和中国大陆的贸易总额约3成,日本与区域内的各国和地区贸易更加密切,“四小”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而对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有所增加。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扩大,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吸引外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成长三角”计划的实施,“东北亚经济圈”的逐渐形成,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之间经贸关系的不断扩大,表明90年代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