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0)
- 2023(14061)
- 2022(11190)
- 2021(10004)
- 2020(8322)
- 2019(18255)
- 2018(18160)
- 2017(34669)
- 2016(18656)
- 2015(21141)
- 2014(21310)
- 2013(20987)
- 2012(19329)
- 2011(17411)
- 2010(18124)
- 2009(17368)
- 2008(17256)
- 2007(16186)
- 2006(14970)
- 2005(13992)
- 学科
- 济(105108)
- 经济(104995)
- 业(83901)
- 企(66590)
- 企业(66590)
- 管理(64156)
- 农(46653)
- 业经(32829)
- 方法(32338)
- 农业(31215)
- 地方(26426)
- 中国(26388)
- 财(25114)
- 数学(23829)
- 数学方法(23726)
- 制(19050)
- 务(17131)
- 财务(17098)
- 财务管理(17081)
- 技术(17059)
- 学(16727)
- 策(16572)
- 企业财务(16120)
- 和(16089)
- 体(15879)
- 理论(15717)
- 划(15045)
- 发(15010)
- 地方经济(14066)
- 贸(14019)
- 机构
- 学院(285032)
- 大学(275553)
- 济(130962)
- 经济(128619)
- 管理(108358)
- 研究(96748)
- 理学(91139)
- 理学院(90241)
- 管理学(89104)
- 管理学院(88585)
- 中国(76978)
- 财(58335)
- 京(57163)
- 农(56501)
- 科学(55212)
- 所(48689)
- 江(46627)
- 财经(45169)
- 中心(43932)
- 研究所(43381)
- 农业(42554)
- 业大(41541)
- 经(40624)
- 经济学(40183)
- 州(36833)
- 范(36291)
- 师范(36067)
- 北京(35927)
- 经济学院(35889)
- 院(33607)
- 基金
- 项目(174775)
- 科学(138986)
- 研究(134400)
- 基金(125633)
- 家(107047)
- 国家(105903)
- 科学基金(92106)
- 社会(89468)
- 社会科(84365)
- 社会科学(84336)
- 省(71475)
- 基金项目(66642)
- 教育(58919)
- 划(56166)
- 编号(55288)
- 自然(54759)
- 自然科(53361)
- 自然科学(53349)
- 自然科学基金(52415)
- 资助(48812)
- 成果(43947)
- 发(41237)
- 重点(39137)
- 创(38346)
- 部(38322)
- 课题(38274)
- 业(37589)
- 国家社会(37049)
- 创新(35112)
- 制(34994)
- 期刊
- 济(170106)
- 经济(170106)
- 研究(90182)
- 中国(60827)
- 农(59421)
- 财(47608)
- 管理(44136)
- 农业(39678)
- 学报(39102)
- 科学(38880)
- 业经(31649)
- 大学(31353)
- 融(29893)
- 金融(29893)
- 学学(29760)
- 技术(27646)
- 教育(27187)
- 经济研究(25350)
- 财经(24507)
- 问题(22686)
- 经(21423)
- 业(20939)
- 技术经济(17903)
- 世界(17219)
- 农村(15217)
- 村(15217)
- 经济问题(15213)
- 现代(14904)
- 贸(14716)
- 农业经济(14603)
共检索到455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全红
本文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最突出特点和最核心内容是"三化"协调发展,实现途径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以工业化为主导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河南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首要原则和重要促进力量。农业发展不仅为工业和城市部门提供核心生产要素,而且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中原经济区建设将更加有利于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发展思路与实现途径是在满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可持续的前提下,依靠科技与政策支持,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三化”协调发展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志伟 张改素 康江江 翟伟萍
在梳理农业现代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模型与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序特征方面,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除1997年出现小幅下降外不断提高,并且2002年之后增长幅度较大。其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水平呈现较稳定的增长;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与整体变化类似,但2008年出现下降,且2009之后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水平波动变化较大,呈现不稳定状态。从空间分异情况看,郑州、焦作、襄阳三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地区差别较大,其余地区相邻之间的差距较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等级层次相对不明显。从整个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方元 王茹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投入水平5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构成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评价指标中,农业生产效率权重最大;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排在前3名的阜阳市、鹤壁市、徐州市的综合得分高于排在后3名的晋城市、淮北市、长治市综合得分的2倍;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只有阜阳、鹤壁、徐州、新乡、郑州、济源的综合得分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熵值法 中原经济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河南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建设"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褚红
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河南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效应有着非常深厚的内涵和魅力,是一笔无比巨大的宝贵财富。河南作为中原经济文化中心,应重视开发名人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河南 名人文化 中原经济区 文化产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承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仍处于第一次农业现代化阶段,同时又面临着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挑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破解农业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资金匮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科技进步,做好农业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对接等关键工作,使河南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现代进程 河南省 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君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梅士建
"三化"协调发展有其客观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中原经济区现实状况与发展目标出发,走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最终标志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世强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既是对国家加快中原崛起战略的细化和落实,是对东部乃至国际要素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的响应,也是国家培育中部地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丽萍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出适应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这一政策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我省高等教育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
河南高等教育 中原经济区建设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利霞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靠人才,根基在教育,重点在高校。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将保障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赢得新机遇。河南高校明确的战略定位有助于其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优势。应乘势扬优,主动融入,注重提升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能力;强化保障,努力完善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推动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河南高校 优势 战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应杰
基于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需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三化"协调发展的需要,农业院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搭建服务平台。搭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解决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搭建高新科技示范园平台——解决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带动问题,搭建专家服务团平台——解决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问题。
关键词:
农业院校 中原经济区 服务平台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永奇
发挥农业生产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目标的需要。本文在对河南省自然环境及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牧—加"复合低碳农业模式、丘陵山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城郊农业观光休闲模式三种模式及相应的减排对策。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发展模式 减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特色现代农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河南省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特色农业经营规模化;加快农产品市场建构,实现特色农业流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实现特色农业生产科技化等,全面推进河南省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河南省 特色农业 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霞
今后河南省要明确中原经济区战略构建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布局等内容,要认识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同时强调中原经济区战略构建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指引方向、提供思路、要求、挑战以及契机,要更新理念,二者关系非常密切。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中原经济区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