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4)
- 2023(2906)
- 2022(2299)
- 2021(2498)
- 2020(1973)
- 2019(4735)
- 2018(4737)
- 2017(6903)
- 2016(5154)
- 2015(5970)
- 2014(6308)
- 2013(5476)
- 2012(5014)
- 2011(4647)
- 2010(5108)
- 2009(4586)
- 2008(5123)
- 2007(4704)
- 2006(4268)
- 2005(4059)
- 学科
- 教育(18910)
- 管理(10825)
- 中国(9790)
- 业(8674)
- 企(8187)
- 企业(8187)
- 济(7803)
- 经济(7794)
- 理论(7529)
- 财(7015)
- 学(6928)
- 教学(6091)
- 务(5462)
- 财务(5454)
- 财务管理(5443)
- 企业财务(4980)
- 会计(3595)
- 发(3563)
- 思想(3434)
- 革(3410)
- 发展(3396)
- 研究(3300)
- 展(3273)
- 政治(3254)
- 高等(3227)
- 改革(3182)
- 思想政治(3035)
- 政治教育(3035)
- 治教(3035)
- 德育(3013)
- 机构
- 大学(70016)
- 学院(65189)
- 教育(26559)
- 研究(23707)
- 范(20819)
- 师范(20728)
- 师范大学(17113)
- 京(16603)
- 管理(15044)
- 济(14704)
- 经济(13993)
- 财(13944)
- 科学(13165)
- 江(13112)
- 所(12590)
- 职业(12450)
- 中国(12308)
- 理学(11895)
- 理学院(11625)
- 北京(11600)
- 管理学(11267)
- 管理学院(11104)
- 技术(11023)
- 研究所(10599)
- 教育学(10405)
- 州(10051)
- 财经(9495)
- 中心(9160)
- 职业技术(8442)
- 会计(8406)
共检索到119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华平 曾劲
中国古代会计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形式上的随意性、教育方法缺乏统一性和教育组织无制度性,中国系统的会计教育应该是从中华民国初期开始的。以清政府培养西式簿记的专才教育,民国初期短期培训会计教育和大学会计教育事业为核心的公办会计教育是中华民国初期会计教育的重要主体。以成立民间会计学校,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会计学刊物,出版会计教材为内容的民间会计教育迅猛发展都推动了中国系统的会计教育得以进步。中华民国初期系统的会计教育将会计学从其他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具有独立思想理念,独立应用方法,独立应用领域的社会科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岩
民国宪政道路比较坎坷,从"五五宪草"到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关于人民权利与自由之争,体现了立法价值的进步。"五五宪草"制定过程中,吴稿与张稿之争体现了不同的立法出发点,最终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选择了吴稿,体现了宪法间接保障主义的精神,但在《中华民国宪法》中却选择了自由主义倾向的宪法直接保障主义,而从限制主义到宪法保障主义也是宪法制定中最有争议议题。其转变虽然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立法者对宪法中人民权利认知的深入,是时代的进步,意义深远,对当下宪法公民权利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由主义 限制主义 保障主义 公民权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连红 张生
近十年来,香港地区的中华民国史研究逐渐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香港成了海峡两岸及海外民国史研究汇集、交流的所在,加上即将回归祖国的政治现实,大大地激发了研究祖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史的需要,香港的中华民国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不揣冒昧,试图对香港近十年来的民国史研究作一概要的介绍,期于国内同行有所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若雪 邵晓枫
民国初期,成人女子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表现为:开始形成新的成人女子教育观,即开始由"贤妻良母"观嬗变为更加重视女子自立自强的"养成完全之人格"和"超级贤母良妻"的教育观;成人女子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受教育对象走向平民化;成人女子留学教育兴起并逐渐规范化;成人女子社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教育目标多元化,教育内容丰富化。与此同时,在成人女子教育中,还存在着在教育观上传统色彩较严重,在职业教育上发展不平衡,在留学教育上发展缓慢,在社会教育上内容仍不够丰富等方面的缺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长法
在民国初期,设立女子职业学校被视为谋女子自立和经济独立、获得最终解放的前提条件。作为当时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教育形式,女子职业学校虽然存在着数量过少、质量低下、所设科目过于狭窄等问题,但却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教育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妇女解放。
关键词:
民国 女子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桃
杜亚泉经济思想内涵丰富,经济理念因时而变。民国建立之初,他主张合理利用外债与增加赋税来解决新生政权所面临的经济危机,并从国人心性、社会心理等层面对晚近以来实业建设收效甚微的原因进行了思考;经济理念以求富为主。"一战"之后,经济理念转而强调"既富加教";确立起发展中国经济要注重自身特殊性的基本原则;并从诚信精神、资本积累、政府职能、优先发展中小企业等方面对民初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索。杜亚泉经济思想作为近代转型时期的精神遗产,对现今经济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杜亚泉 经济思想 内涵 流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寅
鉴于教育科事权过小及义务教育亟待普及的事实,1914年地方教育界向中央政府提出了设立教育厅的要求。教育厅制的建构过程虽因政局动荡、经费无着、省官制调整、审查受阻等因素的影响而遭遇了重重阻力,但经地方教育界呼吁及教育总长范源濂、众议院议员等人奔走,教育厅制于1917年得以出台。教育厅制颁布后,地方与中央围绕教育厅合法性、经费、权限、厅长任命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致使教育厅的设立颇为艰难,进而制约了教育厅作用的充分发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史伟
民国初期,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竞争创办了多种深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杂志,其中《大中华》、《中华教育界》、《中华妇女界》、《中华实业界》等八种杂志风行一时,颇具影响,号称"八大杂志"。这"八大杂志"的创建,为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寻求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思想和观念上起了先导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近代文化遗产。
关键词:
杂志 民国初期 中华书局 陆费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长法
民国初期,受西方职业指导运动的影响和国内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一大批爱国教育家和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倡导了职业指导,旨在沟通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解决数以万计的学生毕业后的生计问题。这期间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代表的一些进步组织对职业指导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民国初期 职业指导 背景 兴起 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桂芳
通俗图书馆是民国初期广泛设立的文化教育机构。当时,日本社会教育的影响及国内教育改革、财政状况的现实需要使得通俗图书馆成为国内一种社会教育事业。教育主管部门把通俗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设施进行制度设计,通俗图书馆不仅在教育行政制度上有保障,而且其自身的制度建设也不断完善。针对普通民众的借阅活动集中体现了通俗图书馆的"通俗"特色,这与社会教育的理念与要求正相符合。
关键词:
通俗图书馆 民国初期 社会教育事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磊
民国初期职业教育的兴起,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引起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动。它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大变革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职业教育的发展等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民国初期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
关键词:
民初 职业教育 产生 特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华 刘艳春
民国初期政府视职业教育为实用教育和生利教育,于是以民国初期的税制改革为契机制定了"职业教育专项税"。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专税"税源广泛,经费使用独立性强;税由法制,经费使用规范有序;分工明确,税收监管机制健全。以史为鉴,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该"量能"课征职业教育"专税",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费""税"改革力度,规范职业教育专税的征稽与监管机制;提升"造血"功能,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自给能力。
关键词:
民国初期 职业教育 税收 依法治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祐
民国初期,为弥补官办职业教育之不足,加之受职业教育新思潮的影响,以及教育家、实业家和政府的参与、支持和推动,使得当时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兴盛,呈现出办学主体结构多元化,学制实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生动活泼,课程设置实用、先进且广泛,注重技能和道德教育等特点,对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