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3)
- 2023(3107)
- 2022(2574)
- 2021(2574)
- 2020(2112)
- 2019(4908)
- 2018(4963)
- 2017(8712)
- 2016(5320)
- 2015(6177)
- 2014(6608)
- 2013(6179)
- 2012(6162)
- 2011(5808)
- 2010(6219)
- 2009(6099)
- 2008(6567)
- 2007(6303)
- 2006(5755)
- 2005(5485)
- 学科
- 济(22184)
- 经济(22143)
- 管理(16126)
- 业(13468)
- 企(12923)
- 企业(12923)
- 理论(9262)
- 中国(8937)
- 方法(8785)
- 学(8062)
- 教育(6802)
- 财(5606)
- 数学(5573)
- 业经(5478)
- 数学方法(5390)
- 制(5182)
- 农(4776)
- 和(4539)
- 银(3962)
- 银行(3952)
- 融(3951)
- 金融(3950)
- 教学(3895)
- 策(3889)
- 行(3782)
- 体(3778)
- 贸(3583)
- 贸易(3578)
- 技术(3544)
- 易(3424)
- 机构
- 大学(92216)
- 学院(88121)
- 研究(30699)
- 济(30679)
- 经济(29753)
- 管理(27584)
- 理学(22617)
- 理学院(22306)
- 中国(22194)
- 管理学(21693)
- 管理学院(21530)
- 京(20936)
- 科学(18765)
- 财(17404)
- 所(16241)
- 范(15953)
- 师范(15844)
- 江(15065)
- 研究所(14358)
- 北京(13744)
- 教育(13615)
- 财经(13342)
- 中心(12922)
- 师范大学(12751)
- 州(12368)
- 农(11923)
- 经(11851)
- 技术(10890)
- 业大(10633)
- 院(10336)
- 基金
- 项目(46007)
- 研究(36682)
- 科学(35993)
- 基金(31632)
- 家(26936)
- 国家(26632)
- 科学基金(22095)
- 社会(21703)
- 社会科(20278)
- 社会科学(20271)
- 教育(19904)
- 省(17989)
- 成果(15964)
- 划(15915)
- 编号(15886)
- 基金项目(15559)
- 资助(13540)
- 自然(13035)
- 自然科(12742)
- 自然科学(12738)
- 课题(12642)
- 自然科学基金(12511)
- 重点(11102)
- 部(10838)
- 年(10582)
- 性(9985)
- 项目编号(9698)
- 教育部(9632)
- 发(9547)
- 规划(9460)
共检索到147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生 张存群
中、高职的衔接在我国已开始运作。为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并为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从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高职衔接的内在规律和必然,同时据此提出机高职衔接的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的三大理论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管德明、杨帆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11期中撰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当下中、高职教育的困境,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及其专业设置等方面指出了符合职教培养目标的衔接途径与方法,剖析了我国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践与协作。在系统论视角下,我国中、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着如下困境:1.中职教育面临发展困境,中职生源萎缩、中职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比例偏小,使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五一
本文认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高职的衔接,一体化设计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实施"3+2"分段式或"5年一贯制"培养模式,通过学分制管理,淡化选拔机制,实现中、高职的直通。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衔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启中 解飞厚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层次 ,核心是教学内容的衔接。中、高职之间的衔接在形式上要体现出职业特点 ,要发挥“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导向作用 ;中、高职教学内容的构建需要在一个系统中通盘考虑 ,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工作的效率 ;顺利实现衔接需要创造一定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文毅
教学内容是在对工作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各要素所进行的合理抽象,是从教育角度所进行的重新建构和排序。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任务,并确立了具有不同职级的职业能力。它是我们进行专业衔接、教学内容衔接、选择和划分学习范围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进一步形成了不同学习情境。课程衔接是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在不同职业教育阶段进行界定或划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重新建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周志刚
本文分析了中、高职教育体系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结合天津大学与天津第一轻工业学校《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专业的衔接实例,探讨了中、高职衔接的具体问题和实施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运鑫 廖益 罗频频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工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表现在人的发展、社会需求、职业能力、衔接的有效性等方面。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工具理性,夯实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通过二者的融合还原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教育活动中的一体性,可以有效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粤文
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认为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衔接提供了内在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衔接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开展学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联合培养是衔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粤文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衔接提供了内在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衔接提供了现实参考。开展学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生联合培养是衔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沙启仁
职业教育的学制结构,应与其培养人才的系列结构和层级结构相对应。从理论建构的角度看,中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素质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作好有效衔接。从技术设计角度看,应积极实施教育转换,明确衔接标准,保证各类对应性衔接渠道畅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晴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战略对职业教育体系提出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生性变革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涵与要求,从体制变革诉求、机制变革诉求及教学模式变革诉求等方面揭示了中高职衔接中专业与职业互动的立足点,从职业需求规范专业设置方向及专业设置引领职业需求变革等方面解读了专业与职业在中高等职业衔接教育中的延续关系,并提出变革教育体制、教育机制、教学模式等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专业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和平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要求。如何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中撰文,归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按发文时间顺序,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第一个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文件。2.1993年中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爱英
本文归纳了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简单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指出,讨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问题,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无法正常完成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政策诉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