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7)
- 2023(11006)
- 2022(9294)
- 2021(8563)
- 2020(7423)
- 2019(16202)
- 2018(16271)
- 2017(31110)
- 2016(17225)
- 2015(19073)
- 2014(19525)
- 2013(18717)
- 2012(17249)
- 2011(15664)
- 2010(15966)
- 2009(15392)
- 2008(15304)
- 2007(14284)
- 2006(12514)
- 2005(11904)
- 学科
- 济(60554)
- 经济(60447)
- 管理(55476)
- 业(51118)
- 企(43403)
- 企业(43403)
- 方法(24970)
- 财(21441)
- 制(21022)
- 数学(20462)
- 数学方法(20192)
- 中国(18687)
- 学(15771)
- 银(15714)
- 银行(15690)
- 农(15398)
- 业经(14931)
- 行(14877)
- 融(14424)
- 金融(14416)
- 体(14184)
- 务(13801)
- 财务(13753)
- 财务管理(13715)
- 理论(13480)
- 企业财务(13067)
- 险(11286)
- 保险(11194)
- 体制(10957)
- 技术(10598)
- 机构
- 大学(250008)
- 学院(246740)
- 济(94794)
- 经济(92419)
- 管理(90521)
- 研究(82570)
- 理学(75629)
- 理学院(74773)
- 管理学(73365)
- 管理学院(72889)
- 中国(69192)
- 财(53601)
- 京(53591)
- 科学(50604)
- 所(42327)
- 农(41730)
- 财经(40899)
- 江(39840)
- 中心(39520)
- 研究所(37896)
- 经(36973)
- 业大(35453)
- 北京(33905)
- 农业(32646)
- 州(31998)
- 范(31575)
- 师范(31166)
- 财经大学(30531)
- 院(29699)
- 经济学(29554)
- 基金
- 项目(158464)
- 科学(124576)
- 基金(116055)
- 研究(114529)
- 家(101908)
- 国家(101094)
- 科学基金(86363)
- 社会(72823)
- 社会科(68872)
- 社会科学(68855)
- 省(61127)
- 基金项目(60355)
- 自然(56335)
- 自然科(55067)
- 自然科学(55051)
- 自然科学基金(54129)
- 教育(53532)
- 划(52302)
- 资助(47959)
- 编号(45519)
- 成果(39599)
- 重点(35960)
- 部(35550)
- 制(33646)
- 创(32890)
- 课题(32751)
- 发(31688)
- 性(31217)
- 创新(30847)
- 教育部(30582)
共检索到388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青松
个体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联姻"的产物,其客观上潜藏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基于信息障碍的客观存在,个体网络借贷机构既丧失了传统民间金融的人身性信任机制,也不具备传统银行等正规金融的制度化信任机制。个体网络借贷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性因素、经营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个体网络借贷系统性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完善需要依法构建金融网络安全建设的协作机制,明确监管机构对个体网络借贷实施科技监管的可行举措,从事前事后两个环节构建风险传导管控机制,通过明确受信地位充分发挥民商法的调整功能,以软法治理提升个体网络借贷机构和行业的自律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财 季赛勉
网贷平台监管备案正稳步推进,其关键在于把控风险体系。现有文献大多围绕"交易过程—事件类型"探讨网贷风险,本文则以"事件类型—产品端"为切入视角,从网贷平台产品端的资金来源、信贷资产、资金池、信息披露等方面解析风险逻辑,层层剖析产品端风险漏洞枢纽的风险传输渠道。针对这些风险漏洞,可以通过加强产品端初始资金配对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优势、完善中间资金账户管理机制和建立关联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等手段,调整网贷监管体系,有效治理网贷风险,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和监管政策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
网络借贷 产品端 风险防控 强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叶苨 齐晓雯
除了传统的贷款、发债等方式之外,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借贷方式逐渐兴起,这一借贷方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当前的网络借贷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网络借贷的信用问题。针对当前中国网络借贷的发展情况,着重剖析网络借贷中的风险问题,并创新风险控制方法,探讨分别以建立信用体系为核心和与保险相结合的两种风险控制方法。
关键词:
网络借贷 风险控制 信用体系 保险平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益君
网络信息自由具有相对性和受控性。网络信息控制系统 ,包括对人的因素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技术控制和信息政策法规控制等环节 ,体现出控制的系统性。应当注意体现网络信息控制的渐进性 ,以利于其在发展中规范 ,并在规范中发展。参考文献 7。
关键词:
网络控制 信息控制 信息政策 系统控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鲁钊阳
作为新金融业态的典型代表和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给当前金融机构体系带来了挑战,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也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P2P网络借贷涉及P2P网络借贷平台本身、金融消费者和资金需求者等三个主体,在当前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三个主体都面临着不同的法律风险。要确保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引导作用,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避P2P网络借贷风险。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法律监管机制 法律规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鲁钊阳
作为新金融业态的典型代表和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给当前金融机构体系带来了挑战,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也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P2P网络借贷涉及P2P网络借贷平台本身、金融消费者和资金需求者等三个主体,在当前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三个主体都面临着不同的法律风险。要确保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引导作用,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避P2P网络借贷风险。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法律监管机制 法律规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翟永会 边巧妹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以银行业为主,银行业的风险关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而如果只关注银行间的风险,往往会忽视系统性风险的真实来源,即实体行业的信贷关联。鉴于此,本文首先运用矩阵法模拟了2008—2017年银行间市场的微观借贷数据,结合历年银行对实体行业的实际贷款,构建银行间、银行对实体行业的业务关联网络。其次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分析银行间借贷网络结构的变化,并动态识别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传染性银行、系统重要性行业,阐释其现实意义与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历年来系统性风险相对稳定;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为风险传染性银行,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制造业、交运仓储业、房地产业等是系统重要性行业,且行业重要性排名呈时变特征。因此,防控系统性风险,在关注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同时,还需立足经济的全局视角,监控系统重要性行业,实现"稳增长、控风险"的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鼎威 肖立强 薛韩珍 周雅青 徐燕琴 兰陈金
本文主要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发展的背景、梳理了网络借贷平台的综合发展概述、分级情况以及主要的业务流程。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网络借贷门槛低、期限短、成本少、手续简单费用少能增加区域资金的流动性。但同时也存在相关法律不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平台对第三方存款落实不到位、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尚未明确等风险。文章对P2P网络借贷面临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风险管理 互联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春英 张佳睿
伴随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网络借贷平台涉嫌诈骗、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甚至一些规模较大的成熟网络借贷平台也出现亿元规模的坏账。对其实行有效的风险管控,构建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是规范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由内而外进行构建和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内部的风险控制主要从发展理念、技术研发、风控手段等方面着手;外部风险控制体系则包括监管体系和自律体系的完善,以保障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P2P平台 风险控制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淑琴 郑佳豪 王江杭
基于信用中介化与流动性风险恶性循环机制的理论分析,对网络借贷出借行为结构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逻辑回归(Logit)模型、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借款信息变量的借贷策略效应,通过大数据决策树算法对所选取的变量进行预警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中介化融资风险市场系统化效应显著,第三方大数据风险监测与预警有利于规制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中介化下的主体融资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应该定位为信息中介。为了回归这一定位,增强平台性质"变异"过程中第三方风控预警能力,必须落实平台信息中介政策,严惩信用中介化网络借贷平台;实行行业数据共享,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构建信贷市场有序化发展的良性契约基础;加强金融风险教育,建立政府—平台—主体"三位一体"的风险规制体系,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平台动态监管预警机制,建立良好、有序的网络信贷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彰
个人网络借贷的本质是民间借贷,传统民间借贷的双方关系因网络借贷平台的介入而变得复杂。文章针对网络借贷平台展开分析,认为个人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属性为信息中介机构,其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刑事、民事等法律风险,前者以涉非法集资犯罪为主,后者主要包括居间义务的违反产生的违约风险和侵犯借贷主体隐私权及商业秘密的侵权风险。通过明确平台的监管机构,加强对资金安全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可以降低个人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彰
个人网络借贷的本质是民间借贷,传统民间借贷的双方关系因网络借贷平台的介入而变得复杂。文章针对网络借贷平台展开分析,认为个人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属性为信息中介机构,其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刑事、民事等法律风险,前者以涉非法集资犯罪为主,后者主要包括居间义务的违反产生的违约风险和侵犯借贷主体隐私权及商业秘密的侵权风险。通过明确平台的监管机构,加强对资金安全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可以降低个人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荣贞 殷元星 王帅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P2P网络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问题。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跑路、诈骗和"庞氏骗局"等问题也愈发严重。本文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通过信贷"柠檬"模型分析了平台中风险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平台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平台抵押担保体系,建立平台五元三层监管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荣贞 殷元星 王帅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P2P网络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问题。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跑路、诈骗和"庞氏骗局"等问题也愈发严重。本文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通过信贷"柠檬"模型分析了平台中风险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平台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平台抵押担保体系,建立平台五元三层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性极大,直接影响了经济系统、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信用与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稳定,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健康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控制机制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风险等级评价无论对事前主导性控险抑或是事后督导型化险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能够提高运作金融资源效率,使金融主体的功能达到耦合和高效。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 控制 机制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