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6)
2023(4270)
2022(3465)
2021(3428)
2020(2768)
2019(6300)
2018(6332)
2017(11943)
2016(6702)
2015(7868)
2014(8179)
2013(8020)
2012(7899)
2011(7355)
2010(7718)
2009(7501)
2008(7961)
2007(7686)
2006(7095)
2005(6565)
作者
(20946)
(17535)
(17482)
(16911)
(11220)
(8652)
(7926)
(6795)
(6759)
(6538)
(6140)
(5960)
(5738)
(5700)
(5665)
(5359)
(5173)
(5129)
(4996)
(4891)
(4753)
(4347)
(4175)
(4171)
(4009)
(4003)
(3916)
(3864)
(3645)
(3472)
学科
(30639)
经济(30503)
管理(19857)
(18502)
(15360)
企业(15360)
方法(12516)
(11788)
(9892)
中国(9402)
理论(9153)
(9044)
数学(9001)
数学方法(8782)
收入(8433)
教育(8170)
(7352)
业经(6794)
农业(6069)
(5643)
(5372)
银行(5364)
(5128)
(5117)
金融(5116)
国民(5107)
(4938)
(4878)
(4821)
国民收入(4586)
机构
大学(116972)
学院(111939)
(44423)
经济(43333)
研究(38121)
管理(37258)
理学(30976)
理学院(30571)
管理学(29796)
管理学院(29589)
中国(29055)
(25587)
(25096)
科学(23025)
(19804)
财经(18968)
(18686)
师范(18575)
(18140)
研究所(17486)
(17007)
北京(16678)
中心(16388)
(15397)
经济学(15156)
师范大学(15046)
(14626)
财经大学(13857)
经济学院(13274)
业大(13272)
基金
项目(61372)
科学(47660)
研究(47199)
基金(44129)
(37596)
国家(37187)
科学基金(31115)
社会(30778)
社会科(28629)
社会科学(28619)
教育(23046)
(22507)
基金项目(21693)
编号(19650)
成果(19539)
(19225)
资助(18953)
自然(17873)
自然科(17455)
自然科学(17448)
自然科学基金(17142)
课题(14230)
(14169)
重点(13939)
(13135)
国家社会(12641)
教育部(12623)
大学(12437)
项目编号(12289)
(12037)
期刊
(58131)
经济(58131)
研究(40772)
中国(25261)
(21404)
教育(20030)
学报(19690)
科学(16564)
管理(15605)
大学(15507)
(15185)
学学(14121)
财经(12228)
(10693)
(9906)
金融(9906)
农业(9668)
技术(9190)
经济研究(8586)
问题(7717)
图书(7487)
业经(6973)
(6588)
(6316)
书馆(5693)
图书馆(5693)
技术经济(5574)
理论(5379)
统计(5304)
世界(5121)
共检索到184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德修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收入如何分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是早有论述的。这就是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分配原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实践证明,无论是剧变前的苏联东欧各国,还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未能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这一原则,以致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平均主义盛行,特别是平均主义几乎成了各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不治之症"。笔者认为,个人收入分配中长期存在"左"的倾向,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有偏差,或者说,在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方面有误区。当前,我国加快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破除平均主义,更好地贯彻执行多劳多得原则,为此,澄清理论误区显得格外重要。这里仅例举其中的几个方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有源  
现在,人们几乎一边倒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平均主义仍然是我国分配中的主要矛盾。主要理由之一是:我国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偏低。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在0.2—0.4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或者说比较合理,在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1980年农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傅允生  
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平均主义思想源于春秋末期的思想家老子 ,而非通常所认为的源于孔子的“均平”思想以及儒家的“大同”理想 ,它成为道家经济思想的重要特点。同时 ,道家平均主义思想通过道教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以及小农平均主义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景宗贺  
一、对长期投资信用银行开办储蓄必要性的再认识进入80年代以来,建设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一业为主,适当交叉”方针的推动下,积极开办了储蓄业务,取得了很大成绩。从1986年到1991年仅6年时间,储蓄余额已达700多亿元,每年几乎以倍递增,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振奋。但是,最近有人对建设银行开办储蓄业务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建设银行属于长期投资信用银行,不应该办理储蓄业务,要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铭  
(一)对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客观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直接原因是旧的分工的存在,根本原因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因此,按劳分配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始终。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按劳分配方式的成熟程度是有差别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兴江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决定分配;同时,分配也反作用于生产。本文试从一个侧面粗略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平均主义分配与按劳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从而有助于为我国目前进行的工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金虎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要打好改革的攻坚战,必须在3个方面强化人们的思想认识:一是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二是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三是对改革攻坚中的风险性的认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臧焕华  
组建城市合作银行思想认识面面观杭州市城市信用联社副主任臧焕华自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根据需要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以来,各地围绕着如何把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合作银行这个主题,一面等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雪云  
近日看到《财务与会计》2010年第2期张连起老师撰写的《品鉴经典:以思想为媒》一文,深有感触。张老师批评"学术圈互为读者"和"思想苍白"的问题值得深思。当然,在我看来,"学术圈互为读者"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玫  
儒家大同思想孕育出历代思想家对空想性质的农业平均主义的无限遐想,毛泽东深受农业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努力进行着农业平均主义的实践尝试,前者成就了其辉煌伟业,而后者铸成了其重大失误。汲取农村集体化运动失败的教训,今天我们应切实保护农民"小"与"私"的天性,真正赋予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主体地位,并继续稳定农民家庭"小"生产经营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音频  
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综合调控系统的各种手段和杠杆都有各自调控的侧重点。而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必须协同各种手段和各种杠杆的作用,才能实现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导向控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丽坚  姚元  
本文结合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重点分析了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科学界定了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定位,并就税收如何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炳钧  
横向经济联系是发展商品生产的一条客观规律。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须使企业摆脱现有管理体制的束缚,通过横向的经济联系,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企业之间横向经济联系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通过横向联系可以争取较好的现实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因为横向经济联系之本身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旧体制的冲击,是对条块分割的挑战,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