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4)
2023(6752)
2022(5881)
2021(5627)
2020(4747)
2019(10990)
2018(10973)
2017(19660)
2016(11260)
2015(12875)
2014(12821)
2013(12596)
2012(11855)
2011(10597)
2010(10837)
2009(9993)
2008(10202)
2007(9344)
2006(8657)
2005(7966)
作者
(32345)
(26756)
(26441)
(25468)
(17566)
(13172)
(12213)
(10666)
(10214)
(9968)
(9828)
(9383)
(9217)
(8826)
(8551)
(8355)
(8128)
(8085)
(7731)
(7717)
(6913)
(6618)
(6575)
(6558)
(6153)
(6049)
(5950)
(5946)
(5469)
(5310)
学科
(39668)
经济(39623)
管理(37791)
(30211)
(26454)
企业(26454)
地方(16139)
(14312)
方法(13524)
(11574)
(11309)
中国(10731)
(10426)
数学(10213)
数学方法(10073)
业经(9768)
(8719)
财务(8690)
财务管理(8662)
理论(8421)
企业财务(8109)
(7859)
银行(7853)
农业(7747)
(7412)
(7362)
(7002)
(6957)
金融(6954)
(6942)
机构
大学(151807)
学院(150956)
管理(56854)
研究(53051)
(52071)
经济(50386)
理学(45520)
理学院(44780)
中国(44408)
管理学(44082)
管理学院(43718)
科学(34776)
(34547)
(32386)
(30698)
(27468)
中心(26334)
(25338)
研究所(24696)
(24014)
师范(23812)
(22238)
财经(21900)
业大(21571)
(21057)
北京(20708)
(19631)
(19451)
农业(19395)
师范大学(19358)
基金
项目(95187)
科学(73797)
研究(70785)
基金(66728)
(58385)
国家(57853)
科学基金(49020)
社会(42067)
社会科(39560)
社会科学(39544)
(38615)
基金项目(36369)
自然(32650)
(32484)
教育(32032)
自然科(31713)
自然科学(31708)
自然科学基金(31126)
编号(29756)
资助(26208)
成果(25364)
重点(22188)
课题(21868)
(20627)
(20069)
(19091)
(18078)
科研(18034)
创新(17924)
(17902)
期刊
(70335)
经济(70335)
研究(49499)
中国(38173)
(27933)
学报(24241)
管理(23784)
科学(23392)
(21093)
教育(20372)
(18836)
金融(18836)
大学(17881)
学学(16312)
农业(13483)
技术(13300)
财经(11771)
资源(11508)
图书(10807)
业经(10259)
(10125)
(9979)
问题(8826)
经济研究(8728)
(8392)
现代(8331)
书馆(8199)
图书馆(8199)
会计(8153)
(7875)
共检索到25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方延  余乐  
深圳、上海、江苏三地的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为设计统一的国家规范提供了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规则:一是将征信机构定位为企业法人并对个人信用征信实行特许经营,二是禁止将因征信所采集的个人信息外泄和用于商业营销,三是妥善处理征信机构终止后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且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多有经验,由其在国家层面负责征信管理确有其合理性,但在地方由中国人民银行在该地的分支机构与当地政府专门部门共同管理当地的征信活动则更为合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秋雁  
中国加入WTO后,征信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个人信用信息公开的需求与信息保密的要求发生冲突,本文分析了二者冲突的本质和协调的基础,探讨了中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的价值取向,提出秉承社会责任本位的平衡协调精神,以征信立法为核心规范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斌  
《征信业管理条例》于2013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的颁行是我国逐步应对当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经济活动中信用危机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该条例中征信活动法律规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征信活动及其法律规范对公民权利产生的影响,并就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阮玉芳  
现行《征信业管理条例》中的信息主体反馈的不良信息概念不清、个人信用报告语义模糊、信息主体声明业务没有设定关联逻辑关系。从立法层面、业务制度层面分析保护信息主体权益存在着知情权保障不全面、信息主体无法有效行使异议权和重建信用记录权、司法救济手段不够充分等问题,提出完善《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研究,不断完善维护信息主体保护体系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饶曦  
本文在参考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就中外学者对于个人信用征信问题的观点进行了理论综述,从信用的本质特征入手,分析了信用交易的核心问题——信息不对称,从而认识到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是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全宝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个人信用征信立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征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活动主要依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而且征信活动涉及的重要问题缺乏法律规范,诸如征信机构设置缺乏规范、信息收集法律依据不足、主体权利缺乏法律保护等。因此,应抓紧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耀莹  
建立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必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是社会信用制度的核心,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是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突破口,是推进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性问题。深入研究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探求构建良好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对策,是我国社会信用制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满沧  朱淑杰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是客户关系管理(CRM)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营销。在这些方面,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比中西部地区的商业银行先走一步。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调整农业银行乃至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结构,适应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对优良客户的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余海霞  
近年来,随着个人信用报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个人信用记录的维护与提升也成为了一个与信息主体日常经济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2013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从征信业务规则、异议和投诉等方面对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进行了规定,在此背景下,信息主体如何走出"误区",维护和提升个人信用记录,也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姜宝泉  张弛  
监管部门在《征信机构管理办法》执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征信机构"衡量标准难以把握,告知并引导征信机构审批备案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审核征信机构备案材料仍然缺乏详细的参考依据。建议尽快出台《征信机构管理办法》配套说明以指导工作落实,建立征信从业人员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好审批或备案时的业务合规性检查关,拓展征信业务宣传的领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锐,熊键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我国目前信用缺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手段。我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特定义务承诺对国内个人信用征信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立法的缺失而创设的行业经济租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了使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能得到较全面的法律基础支撑、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以使个人信用征信业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