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9)
2023(9245)
2022(7826)
2021(7496)
2020(5948)
2019(13363)
2018(13152)
2017(25156)
2016(13790)
2015(15185)
2014(14994)
2013(14032)
2012(12916)
2011(11868)
2010(12210)
2009(11472)
2008(11198)
2007(10124)
2006(9109)
2005(8307)
作者
(36597)
(30437)
(30225)
(28834)
(19741)
(14578)
(13729)
(11755)
(11642)
(11264)
(10270)
(10111)
(9884)
(9650)
(9630)
(9280)
(8998)
(8989)
(8948)
(8803)
(7790)
(7423)
(7272)
(7122)
(6927)
(6803)
(6765)
(6753)
(6223)
(5972)
学科
(47813)
经济(47755)
管理(39749)
(36526)
(31354)
企业(31354)
方法(16886)
(15384)
中国(14739)
(14685)
理论(13792)
业经(12799)
数学(12589)
数学方法(12277)
(12057)
(11118)
(10877)
(10641)
贸易(10636)
(10221)
农业(9874)
教育(9378)
(9204)
银行(9193)
(8840)
地方(8762)
(8618)
(8601)
财务(8575)
财务管理(8558)
机构
学院(193951)
大学(190357)
(75381)
经济(73595)
管理(69472)
研究(63489)
理学(58863)
理学院(58200)
管理学(57094)
管理学院(56700)
中国(47215)
(39625)
(39326)
科学(36999)
(31246)
(31031)
财经(30416)
(30380)
师范(30210)
中心(28470)
研究所(27888)
(27396)
(26534)
(25110)
北京(24898)
业大(23799)
师范大学(23728)
经济学(23306)
(23103)
财经大学(22219)
基金
项目(119468)
研究(95999)
科学(94302)
基金(83284)
(70850)
国家(70159)
科学基金(60174)
社会(58809)
社会科(55510)
社会科学(55501)
(48171)
教育(47332)
基金项目(42217)
编号(41991)
(40355)
成果(36659)
自然(36284)
自然科(35438)
自然科学(35428)
自然科学基金(34771)
资助(34097)
课题(30611)
重点(27433)
(26888)
(26492)
(26329)
(25710)
项目编号(25474)
(25265)
规划(23877)
期刊
(91916)
经济(91916)
研究(64428)
中国(38954)
教育(36142)
(31406)
管理(26866)
学报(26597)
(25576)
科学(24798)
大学(20935)
(19325)
金融(19325)
学学(19231)
技术(17924)
农业(17044)
财经(16311)
业经(16128)
经济研究(14750)
(14212)
问题(11522)
职业(11116)
(10542)
图书(10020)
(9554)
论坛(9554)
现代(9059)
(8786)
国际(8561)
商业(8532)
共检索到298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坤亮  
作为两大主要伦理理论流派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伦理思维,为教师提供了两种相异的伦理思考方式和伦理决策途径。在义务论的视角下,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应该是"基于规则"的;而在功利主义的视角下,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应该是"基于行为结果"的。然而,无论是纯粹地从义务论的视角,还是纯粹地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来思考伦理决策,都是不充分的。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需要一种整合的路径,即结合这两种伦理理论进行综合考虑,在关注行为本身的正当性的同时关注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孔美美  
当代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显著成果体现为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教师规范伦理陷入了贫弱的尴尬境地。儒家提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进而体悟规范。当前的教师专业伦理客观上需要实现由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转换。这样才能化解当前规范伦理的困境,有效促进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廷福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引导传统师德向教师专业化时代的专业伦理过渡,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必须克服传统师德生成方式的不足,实现从身份伦理向专业伦理、从经验方式到理论方式的转换,注重教师专业伦理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才能科学、合理地建构我国的教师专业伦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苏豫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构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相反的伦理,一种是由外而内的规范性伦理,一种是由内而外的德性伦理。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构建就是实现两种不同类型伦理的辩证统一。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伦理应采取不同的构建路径,在实现两者辩证统一的同时,实现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由注重个人层面向注重专业层面的转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坚  杜时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逐渐受到质疑。“特殊性”思路基于教师专业的特质为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进行辩护,却导致教师承担无限道德义务,缺乏道义正当性。“普遍化”思路强调教师作为道德常人的一面,却忽视教师专业的制度主义背景。信任论思路则以信任是师生关系的构成性要素为基础,对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进行论证:基于不伤害原则,教师应该服从比日常道德更严格的行为规则,以避免对学生造成可能的伤害;基于互惠正义原则,教师伦理共同体应该通过制订和维持严格的专业伦理规范来获取学生、家长和公众的信任。同时,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应该以不伤害教师的权利和保证教师获得公平回报为合理限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宁  
作为未来的教师,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伦理发展水平不仅是体现教师专业特质的核心,也是反映其专业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精神维度。因此,高师院校从教师专业标准视角,审视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阐述了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优化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当前高师院校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优化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的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保华  杨晶  
在力争与律师、医生一样成为专业化职业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是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案例教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技术性基础,但在目标、内容与实施方面缺少伦理性思考,其症结在于目标绩效导向的教育行政管理、学术研究取向的教师教育和存在偏见的社会认知。为实现伦理层面的案例教学,要对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机构进行基于合作与开放的文化革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沙勇忠  王晓鸿  
信息伦理决策问题是信息伦理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探讨信息行为的伦理向度 ,分析影响信息伦理决策的主要因素 ,并在一般意义上提出信息伦理的决策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红  
环境决策是指决策在环境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即依据需求、偏好和价值观等一系列因素对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等多项行为进行思考和评估,进而选择出最优决策方案的过程。相比一般的公共政策决策,环境决策表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延展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性等特点。其实质是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它的深层根源在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价值冲突,而化解这些多元价值冲突离不开伦理判断。在实际环境决策中,主要有功利主义、道义论和美德伦理三种伦理形式作为支撑,但是作为一种人际伦理,它们在处理环境决策问题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限与束缚。环境伦理是对人际伦理的一种深度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博识  
一个科学决策将行为主体的价值要求作为其最终目标。从伦理道德角度,可以把主体的行为分为道德和不道德行为,而在道德与不道德行为发生之前,必然存在一个大多数人看不见的决策过程,先有不合伦理的决策过程而后有不合伦理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伦理决策过程。随着主体的价值观念发生漂移,判断该决策是否符合道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丽  
作为伦理的学术延续了古希腊以来的学术传统,而作为技术的学术在二战期间才发展起来,两种学术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存在着异乎寻常的差异。作为伦理的学术代表着伦理、道德和真理的力量,而作为技术的学术背后是政治、经济和技术的力量。前者合乎价值理性,后者合乎目的理性;前者服从真理的逻辑,后者服从资本或权力的逻辑;前者以探寻真理和满足精神之需为宗旨,后者以追求实用和因循世俗之需为前提。由于二者本质上是对立的,故二者并存形成一种互相抗衡的力量,即两种学术之间内在的张力。对张力的争论不仅取决于辩论者的立场和态度,也受制于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和历史哲学。张力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张力的最佳状态是保持平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滨  
人性理论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它构成伦理道德的理论起点。本文从儒家与基督教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界定出发,力图从中西伦理中心、道德教育依据、道德教育本质三个角度分析两种人性理论于伦理道德领域的不同预制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容华   邓小华  
在职业教育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部将师德考核作为“双师型”教师职业考核的第一标准,突出了职业伦理在“双师型”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首要地位。发展职业伦理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从教学伦理、技术伦理和学术伦理三个向度进行深刻剖析,明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各伦理向度的要求和内容。通过完善伦理培训体系与评价机制,发展教学伦理;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发展技术伦理;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发展学术伦理,从而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职业伦理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丽君  
作为主流思想的传播渠道,形势政策课是高校必修课,各方采用多种方式增强授课实效性,但授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授课教师的专业伦理与实际要求存在着冲突。据此本文从伦理建设方面初步探讨影响授课关系的冲突表现、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耿娟娟  鲁团花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在外在制度上缺少规范性、情境性和专业性,在内部养成机制上缺少对教师主体性的关注,因此专业伦理建设效果不显著。基于对美国专业伦理规范发展现状的梳理、专业伦理规范的文本分析和专业伦理建设方式的研究,提出通过外在制度与内部养成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一方面完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提供依据和专业支持;另一方面提升教师专业伦理反思力是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根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