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5)
2023(13482)
2022(11825)
2021(11273)
2020(9277)
2019(21554)
2018(21586)
2017(41633)
2016(22487)
2015(25647)
2014(25731)
2013(25605)
2012(23567)
2011(21471)
2010(21498)
2009(19780)
2008(19132)
2007(17017)
2006(15267)
2005(13267)
作者
(64893)
(54462)
(53699)
(51068)
(34330)
(26193)
(24378)
(21369)
(20686)
(19241)
(18514)
(18125)
(17172)
(17080)
(16382)
(16327)
(16148)
(15706)
(15630)
(15231)
(13524)
(13446)
(13045)
(12665)
(12114)
(12090)
(12074)
(11881)
(10949)
(10756)
学科
(95032)
经济(94936)
(65233)
管理(57500)
(51661)
(43431)
企业(43431)
方法(39039)
农业(34238)
数学(33091)
数学方法(32738)
业经(25615)
中国(24287)
(24117)
贸易(24103)
地方(23399)
(23316)
(20413)
(19715)
(17321)
理论(15487)
(14512)
环境(13753)
技术(13713)
(13601)
(13008)
教育(12999)
农业经济(12891)
(12432)
(12409)
机构
学院(324267)
大学(323060)
(129775)
管理(127676)
经济(126905)
理学(110709)
理学院(109469)
研究(107970)
管理学(107635)
管理学院(107054)
中国(80161)
(68844)
(68066)
科学(67166)
(55588)
(53877)
业大(53413)
农业(51862)
中心(49719)
研究所(48930)
(48384)
(45667)
师范(45365)
财经(44550)
北京(42984)
(40463)
(39606)
(38285)
经济学(37013)
师范大学(36314)
基金
项目(219967)
科学(171705)
研究(165571)
基金(157731)
(135916)
国家(134645)
科学基金(115200)
社会(103272)
社会科(97312)
社会科学(97284)
(86583)
基金项目(85123)
教育(74019)
自然(73077)
(71579)
自然科(71283)
自然科学(71268)
编号(70583)
自然科学基金(69976)
资助(63234)
成果(57202)
(48439)
重点(48397)
(48059)
课题(47042)
(44984)
创新(41823)
国家社会(41551)
科研(41300)
教育部(41128)
期刊
(151108)
经济(151108)
研究(96491)
(70881)
中国(62861)
学报(52429)
农业(48270)
科学(48022)
管理(41467)
大学(40589)
(40013)
学学(38084)
教育(36522)
业经(30368)
(28039)
金融(28039)
技术(27048)
问题(22629)
(22001)
财经(21245)
经济研究(20996)
图书(18847)
(18054)
(18008)
(17147)
理论(15711)
资源(15698)
世界(15632)
科技(15612)
农业经济(15570)
共检索到481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今言  
本文以乡市、里市为切入点 ,论述了两汉时期农村集市的类型及数量、农村集市的商品来源与交换方式、农村集市的特点与历史功能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季敏华  
建国30多年来,我国城乡集市贸易建立了一整套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搜集了大量的统计资料,满足了各级管理部门的基本需要。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城乡集市贸易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无法反映集市贸易的全貌,必须进行改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龙  
"大跃进"中,农村集市贸易被迫停滞,农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国家重新开放了农村集市,这可以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在集市贸易的恢复过程中,国家权力和农民利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为此,政府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在满足农民基本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国家权力的权威性。在此过程中,农民的意愿和行为作为力量的一极也不可忽视,相应的沟通疏导渠道,也是使这种社会冲突不至于升级的重要保障。在制度变迁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对社会冲突的个案分析,有助于国家和市场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中的准确定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苗润洁  
西北汉简当中有很多珍贵的名籍资料,对于来往人员的信息记载详细。从这些名籍资料来看,来往于西北地区的人员当中三河籍的占据了很大比重。这说明三河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有着频繁的区域联系,这种联系带有明显的经济目的。两个相距千里之遥的地区之间能够产生经济联系的原因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三河地区繁荣的商业经济和经商传统是实现区域经济联系的内在驱动力;三河地区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和大量的手工业者能够为西北地区带去宝贵的资源;大量到西北地区“占田”的人员带动了两区域间农业经济的沟通;两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条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曲伟强  
山东集市的兴起始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一度衰落,经康熙、雍正年间的恢复、整顿,到乾隆时进入全面、持续的发展阶段,纵观来看,影响清朝山东集市及集市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农业及农村工副业的发展、政府对集市管理的加强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仙  
我认为下列三个问题,应当迅速加以解决。一、落实、固定统计工作人员。近来,上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虽然强调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及时上报,但是,基层统计人员不落实,不固定,你报一回,他报一次。什么“栏目齐全、数字准确、时间及时、填写洁净”等等都很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长青  
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过程中,开放集市贸易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被实施。集市贸易对经济调整工作的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政府通过加强集市贸易管理,征收集市贸易税以及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等对集市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制约,集市贸易日渐式微;国家牌价与集市价格的差距不断缩小,也减少了集市贸易存在的大量投机。集市贸易式微的背后实质是集市贸易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以及对其属性界定不恰当等所造成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勉卫忠  
民国时期,河湟回藏贸易这种特殊的地方民族商品流通模式迎来了它的黄金季节,其表现形式就是集市的出现,这是外国资本主义进入,青海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解体,回藏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集市发展特点是集市数目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商品结构和流通范围发生变化,功能的完善,集市在繁荣地方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伟  
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经济贸易的转型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首先,从"去农业化"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面临的问题;其次,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农村经济贸易转型的动力因素;最后,从加强思想建设、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等方面为农村经济贸易转型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京波  
集市不仅是传统乡村社会的消费空间,也是满足农民社会交往、宗教信仰、休闲娱乐、社区认同等公共生活的社会空间。基于胶东P市的个案研究表明:伴随着乡村工业化进程,集市社会空间日益萎缩。工业化使得农民闲暇时间不断压缩与碎片化,农民参与集市的非经济活动减少;集市社会交往功能弱化并向工厂迁移;庙会社会功能式微而经济功能凸显,庙会逐渐呈现出"单一商品交易场所"和"旅游产业一部分"的工具性趋向;集市社区边界模糊和社群消解,以集市为中心的村际间的婚姻圈、祭祀圈和公共议事圈受到冲击,进而导致集市社区消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杰  
以大量的史实 ,证明了两汉是我国文献学的奠基时期。从两汉历代重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到取得文献学的累累成果 :司马迁系统整理西汉文献成中华千古第一部通史———《史记》 ;刘氏父子编《七略》开我国古典目录学之先河 ;东汉班固著《汉志》成我国史志目录之鼻祖 ;郑玄遍注群经等 ,都体现了两汉文献学的发展与成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智生  张重艳  
山坝地域结构是云南典型的地域类型。在这一特殊的地域结构下,乡村集市往往成为山区和坝区之间农村商贸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维系山区和坝区不同族群农户经济共生互补的重要纽带,对于维护边疆稳定与经济开发有着突出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云南丽江玉龙县九河乡村集市形成发展机理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既定的山坝地域这样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山坝区各单元之间联动有序的环境结构中,乡村集市的发展演进既依附于特定的地域条件,但同时又能以范围维系和时空协同机制为动力,突破地域局限,以更能兼顾和适应山区和坝区间各市场参与者活动特点的方式来不断重构和演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商业城镇的发展和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是这一市场体系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其中,农村集市与小农密切相关,因而农村集市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集市的发展概况 1、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故而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静态地看,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市场等级层次也有不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