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2)
2023(7200)
2022(5966)
2021(5870)
2020(4758)
2019(10837)
2018(10534)
2017(19556)
2016(10652)
2015(11984)
2014(11726)
2013(11919)
2012(11363)
2011(10621)
2010(10532)
2009(10069)
2008(10006)
2007(8708)
2006(7710)
2005(7240)
作者
(31741)
(26592)
(26494)
(25524)
(17280)
(12920)
(11940)
(10310)
(10238)
(9545)
(9409)
(8941)
(8867)
(8762)
(8739)
(8220)
(7721)
(7707)
(7682)
(7439)
(6913)
(6536)
(6513)
(6098)
(6044)
(6010)
(5941)
(5413)
(5378)
(5361)
学科
(48287)
经济(48234)
管理(26217)
(25393)
方法(21107)
(19940)
企业(19940)
数学(18507)
数学方法(18353)
中国(17043)
(12259)
(11648)
贸易(11640)
(11325)
(11135)
(10877)
(9999)
(8702)
银行(8687)
(8655)
金融(8651)
业经(8558)
(8450)
教育(7514)
理论(7119)
(7090)
农业(6920)
关系(6885)
(6798)
(6647)
机构
大学(167722)
学院(160247)
(74599)
经济(73455)
研究(64977)
管理(53480)
中国(49596)
理学(45459)
理学院(44805)
管理学(44094)
管理学院(43762)
科学(37937)
(36348)
(34420)
(33982)
研究所(31043)
财经(27771)
(27243)
中心(26901)
经济学(25868)
(25611)
北京(23704)
(23136)
经济学院(23101)
师范(22921)
(22493)
(22349)
农业(21629)
业大(21413)
财经大学(20993)
基金
项目(102893)
科学(81808)
基金(78778)
研究(73386)
(70481)
国家(69980)
科学基金(58134)
社会(49897)
社会科(47294)
社会科学(47280)
基金项目(39852)
自然(36305)
自然科(35537)
自然科学(35528)
(35062)
自然科学基金(34959)
教育(34141)
资助(32902)
(31990)
编号(26015)
(25234)
重点(23972)
成果(23386)
中国(23153)
国家社会(22574)
教育部(21839)
(21729)
(21229)
(20827)
大学(20012)
期刊
(81454)
经济(81454)
研究(56344)
中国(33990)
学报(30538)
科学(26895)
(26594)
(24947)
大学(22816)
管理(21294)
学学(21128)
教育(18809)
农业(16899)
财经(16395)
(15866)
金融(15866)
经济研究(14703)
(14335)
(12351)
世界(11475)
问题(11323)
国际(11128)
技术(11057)
(10282)
业经(8981)
(8245)
技术经济(7674)
图书(7364)
统计(7080)
(6791)
共检索到252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琳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五四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两次历史性抉择,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否定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教条主义的摒弃和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蓉生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实现了三次飞跃,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次飞跃引导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从短缺经济、温饱不足转向改革开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走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次飞跃都是一座丰碑,是引领中国的时代精神。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聂志红  
20世纪上半期,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日益深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证了中国经济的性质,剖析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的基本规律,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框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发展的三大"节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下半期中国经济的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霞  侯怀银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社会广泛结合,产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逐渐形成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思维层面的传统,以教育和人为核心、以时代发展为主题的内容层面的传统以及契合中国文化精神的阐释层面的传统等,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理论特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艳  刘同舫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成为其否定现存世界、建构理想社会的重要环节。这一批判体现了从量的积累到阶段性质变再到整体性飞跃的动态过程,是一次有限度的批判与两次质的飞跃的统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的批判是囿于黑格尔理论框架内的有限度的表达;以该文本为转折点,马克思运用历史发生学的方法解构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建立了新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对黑格尔批判的第一次质的飞跃;《资本论》的完成体现了马克思在生存论意义上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超越,这是第二次质的飞跃,也是以实现人类自由解放为宗旨的彻底意义上的超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探索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最为重要的担当和最崇高的使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大计。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科学方法的坚持和运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对"十三五"规划作出战略部署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伍新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社会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世纪,21世纪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成功的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机器大工业为时代特征的工业革命的产物,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以信息社会为时代特征的新技术革命为土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革命精髓和把握马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雷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文件和发表的讲话浩如烟海,创新发展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创新发展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大的方面。对此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概括,是为十九大作舆论准备的一个必要举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振中  
自1883年卡尔·马克思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历了曲折然而深入的发展,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颇有影响力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先后对马克思的有关经济思想做出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并围绕一些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论战。可以说,20世纪的经济学家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不能算是经济学家;对20世纪经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陈享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付文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又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自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按照时间线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自发传播阶段、全面运用阶段、创造发挥阶段和深入探讨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传播历程中,一代代学人先后围绕文本、学科、问题和人物等议题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研究和应用,并形成了"译介—研究—应用"的一体性传播阵型"、历史—现实—未来"的科学性研究视阈、"文本—思想—实践"的总体性阐释进路和"宏观—中观—微观"的综合性叙事模式。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译介、传播、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发展方向、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合理的研究原则。在新时代里,我们建立政治经济学"中国学派"已时机成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大有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