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0)
2023(15074)
2022(12267)
2021(10961)
2020(9058)
2019(20345)
2018(20007)
2017(37446)
2016(20387)
2015(22542)
2014(22249)
2013(21859)
2012(20236)
2011(18494)
2010(18835)
2009(17525)
2008(16909)
2007(15510)
2006(14294)
2005(13255)
作者
(63365)
(52837)
(52835)
(50125)
(33860)
(25388)
(23669)
(20554)
(20383)
(18810)
(18356)
(17681)
(17640)
(16986)
(16809)
(16346)
(15711)
(15401)
(15292)
(15251)
(13550)
(13404)
(13077)
(12368)
(12142)
(11779)
(11673)
(11463)
(10792)
(10515)
学科
(101165)
经济(101065)
管理(55316)
(50256)
(38549)
企业(38549)
方法(33151)
数学(28338)
数学方法(28029)
中国(27267)
(25810)
地方(25220)
(23622)
业经(21478)
(20613)
农业(17937)
(17932)
(16343)
贸易(16331)
(15674)
地方经济(15172)
(14678)
金融(14670)
(14328)
(14216)
银行(14155)
理论(14047)
环境(13712)
(13582)
(12779)
机构
大学(301110)
学院(297694)
(128306)
经济(125791)
研究(114481)
管理(104043)
理学(88502)
理学院(87352)
管理学(85543)
管理学院(85005)
中国(84760)
科学(71345)
(65135)
(60568)
(60049)
(58083)
研究所(55025)
中心(50071)
业大(47784)
农业(47283)
(46956)
财经(45389)
北京(41176)
(41095)
(40927)
经济学(40674)
(40629)
师范(40034)
(37164)
(36408)
基金
项目(196511)
科学(152769)
基金(142195)
研究(137574)
(128379)
国家(127343)
科学基金(105922)
社会(89183)
社会科(84324)
社会科学(84296)
(76388)
基金项目(73940)
自然(68217)
自然科(66640)
自然科学(66612)
自然科学基金(65422)
(65010)
教育(62121)
资助(57399)
编号(52878)
重点(45566)
(44088)
成果(44027)
(42333)
(40031)
课题(38687)
国家社会(38279)
科研(37614)
创新(37594)
计划(37192)
期刊
(151986)
经济(151986)
研究(95108)
中国(65235)
学报(58554)
(55377)
科学(49827)
(45234)
大学(43248)
管理(41353)
学学(40865)
农业(36586)
教育(32657)
(28121)
金融(28121)
经济研究(26058)
技术(24923)
财经(24547)
业经(22524)
(21415)
问题(20021)
(19649)
(16374)
(16245)
技术经济(15226)
业大(15047)
国际(14940)
世界(14624)
统计(13749)
科技(13651)
共检索到470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秋正  黄文军  
选取两岸贸易量、投资、往来人数三个指标来考察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运用1992年到2010年间的数据,分析两岸经济一体化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都显著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对大陆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统计上也不显著。结论表明,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小衡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已自发形成的功能性一体化正在转为由两岸官方共同参与推动的制度性一体化。但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政治僵局等因素的阻碍,为此,两岸应分阶段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以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明  杨丽花  
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两岸经济关系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两岸同为WTO成员方,客观上已经形成新的对话机制,WTO框架下正常、规范、稳定的对话机制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有利的契机,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将会极大地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但WTO架构内的对话机制的形成和运用会受到若干制衡,若台湾当局出于政治目的,借助WTO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而引发两岸关系危机,使双边议题多边化,两岸问题国际化,不适当地扩大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对两岸经贸交流继续设置人为障碍,将对两岸经济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在新的环境下,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扩大两岸经济交流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两岸经济的发展状况。基本结论是:同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增长水平相比较,大陆有效经济增长水平低、增速慢;同一时期增长趋势相比较,我国台湾地区有效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大陆则仍处于加速上升阶段,有望实现赶超,但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的阻滞力大于台湾,要想顺利实现经济赶超,需通过多种途径克服有效经济增长的减损强度,以实现经济赶超与有效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小衡  徐永慧  
本文对过去二十年间两岸投资关系的发展和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两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但近几年继续深化两岸投资联系面临诸多困难;以2008年为分界点,台商大陆投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台商大陆投资的新趋势。进一步,基于一个扩展的引力模型,本文研究了1995-2014年间两岸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投资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两岸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投资效应,这种投资效应主要源于投资创造,会提升两岸福利;证实了过去二十年间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以垂直型FDI为主,但大陆经济新常态下水平型FDI在台商大陆投资中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强。持续深化两岸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澈元  李露  韦玮峰  
全球化和区域化条件下,两岸经济合作场域向国际经济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也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向国际经济空间的合理延伸。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全面建成和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凸显了这一趋势的现实紧迫性。基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国际经济空间的复杂性、敏感性,在客观评估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两岸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两岸合作策略,是两岸应采取的合作路径,而选择次区域合作方式在大陆适宜区域设立CAFTA与ECFA机制衔接的先行先试区,开展相应的政策试验则是支撑该项合作的可行政策工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本文探讨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中国经济一体化问题。大陆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四地经贸交往不断融合,四地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已具备,但是四地间制度性合作仍欠缺,这不符合四地间经济高度融合的现实,在四地间开展制度性合作并最终建立中华经济区是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志忠  林天时  
本文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对我国台湾地区总体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认为ECFA的签署使台湾地区得以消除贸易壁垒,融入区域经济整合具有正面效益。在产业经济层面,本文分析了ECFA早期收获清单对台湾地区产业的效益,以及海峡两岸新兴产业合作的前景,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就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对台湾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的结论认为:ECFA的签署不仅将为台湾地区的产业带来效益,更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台湾地区的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契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基明  
随着世界多极化倾向的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深入,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不断加强。这迫切要求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统一经济活动的有关立法基础,在金融和投资立法、关税制度、所有权保障等方面彼此协调。现在很少有人怀疑建立统一的地区和全球经济空间的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德祥  
在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中 ,学术界通常认为它是战后兴起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手段。本文认为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冲击的应对战略 ,它具有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能 ;它的理论基础是合作安全与多极博弈思想 ,它的发展机制主要有平等合作机制、自动加速机制和示范与战略反应机制 ;地区一体化有 5大发展趋势。本文最后探讨了中国在地区一体化发展中的应对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向东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谭向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并非新生事物,它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经济领域内一个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原有的区域性安排正在恢复活力,并吸收新的成员国;新的地区组合也在逐步酝酿形成。区域主义的复活,尤其从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运用复合指标测算1995—2014年间两岸经济一体化疏远感收敛指数、认同感指数与综合指数,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三大指数皆呈稳步上升态势;认同感指数受政策因素影响和外界经济冲击较大,疏远感收敛指数则与长期经济发展有关,且稳定性高、提升速度快于认同感指数。从驱动力变化的角度看,可将两岸经济一体化划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前综合指数与认同感指数的演变路径极为相似,反映出在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早期,增进交流往往更加快速而有效,但在2009年后疏远感收敛指数则主导着综合指数的演变路径,成为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力。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两岸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源于两岸疏远感减弱、一体化加深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衡  李月  徐永慧  
从七个方面构建了测度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测算了1995-2015年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演进与程度,并以欧盟、NAFTA等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作为评判的参照系。结果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有明显提高,但横向的国际比较则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仍处在较低的水平;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两岸经济发展的差异度降低,经济结构收敛,两岸经济关系逐渐由互补转向竞合;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调整期,对此应有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衡  李月  徐永慧  
从七个方面构建了测度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测算了1995-2015年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演进与程度,并以欧盟、NAFTA等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作为评判的参照系。结果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有明显提高,但横向的国际比较则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仍处在较低的水平;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两岸经济发展的差异度降低,经济结构收敛,两岸经济关系逐渐由互补转向竞合;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调整期,对此应有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超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和西部大开发实施,这三大历史机遇再次把环北部湾地区推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全面提升这一区域经济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加快推进环北部湾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环北部湾地区城市体系,达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果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