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2)
2023(3314)
2022(2831)
2021(2586)
2020(2113)
2019(4764)
2018(4753)
2017(9586)
2016(5083)
2015(5795)
2014(5703)
2013(5755)
2012(5454)
2011(5105)
2010(5367)
2009(4981)
2008(5148)
2007(5142)
2006(4549)
2005(4212)
作者
(15004)
(12443)
(12268)
(11766)
(7981)
(5858)
(5585)
(4705)
(4666)
(4653)
(4236)
(4192)
(4168)
(4066)
(3945)
(3858)
(3680)
(3589)
(3501)
(3419)
(3285)
(3124)
(3037)
(2902)
(2875)
(2797)
(2780)
(2617)
(2449)
(2434)
学科
(28808)
经济(28791)
(18511)
管理(16797)
(16790)
企业(16790)
业经(9144)
产业(8459)
方法(8230)
地方(7966)
(6884)
中国(6632)
数学(5751)
数学方法(5678)
技术(5529)
结构(5228)
地方经济(5216)
(5212)
理论(5212)
(4726)
(4656)
农业(4556)
(4518)
贸易(4515)
(4421)
(4349)
(4259)
(4051)
(3900)
(3702)
机构
学院(83479)
大学(81965)
(36858)
经济(36171)
管理(31812)
研究(27365)
理学(26808)
理学院(26513)
管理学(26230)
管理学院(26040)
中国(19449)
(17060)
(15871)
科学(15055)
(13550)
(13386)
财经(12757)
(12339)
师范(12292)
研究所(11894)
中心(11361)
(11191)
(11140)
经济学(10991)
北京(10880)
经济学院(9767)
师范大学(9632)
(9577)
(9232)
财经大学(9033)
基金
项目(48255)
研究(38714)
科学(38621)
基金(33938)
(28153)
国家(27900)
社会(25191)
科学基金(24200)
社会科(24077)
社会科学(24071)
(19724)
基金项目(17500)
教育(17194)
编号(16074)
(16004)
成果(13647)
自然(13558)
资助(13428)
自然科(13205)
自然科学(13205)
自然科学基金(13003)
(12401)
课题(11874)
重点(10918)
发展(10778)
(10595)
(10574)
(10450)
国家社会(10015)
项目编号(9955)
期刊
(47184)
经济(47184)
研究(27444)
中国(15657)
管理(14381)
(12517)
科学(10659)
教育(10446)
学报(9935)
(9378)
业经(8838)
大学(7963)
技术(7782)
财经(7777)
学学(7353)
经济研究(6975)
(6968)
问题(6611)
(6419)
金融(6419)
农业(6317)
(5456)
商业(5025)
技术经济(5019)
现代(5012)
(4855)
论坛(4855)
改革(4549)
(4549)
图书(4488)
共检索到130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力宾  
本文认为,我国丝绸产业的振兴战略应走“集团”道路,在国内形成几个大的丝绸产业集团,结合贸工农及产供销,开展有序竞争,拓展规模经济,以国内合力优势加强对国际丝绸市场的主宰。文章论述了形成丝绸产业垄断的重要性,认为,在“振兴战略”中提出“产业垄断”,正是为了充分利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垄断的积极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范合君  
放松规制是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趋势,放松规制改革战略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放松规制改革的成败。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应当选择渐进式战略。理想的垄断产业改革路径应是竞争模式和运营模式改革,然后是产权模式和治理模式改革,最后是价格模式和规制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本文就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的几个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关于自然垄断特性的认识 ,指出了传统理论认识的局限性 ,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对自然垄断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对于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 ,在对自然垄断状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应当根据自然垄断的强度和可维持性的状况来决定政府规制政策的设计 ;在自然垄断与经济效率关系的问题上 ,强调了人们所忽视的自然垄断对于经济效率的正面影响 ;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认识 ,提出作为转轨经济条件下的国家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 ,应是一个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同步进行的制度变迁的过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汪洁  刘婉婷  
历史上,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货物交换和文化科技交流。丝绸之路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南北两路进入中亚地区,沿黑海南北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伟权  
垄断再论与产业组织合理化●廖伟权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垄断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尽管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上一直对垄断持否定态度,但肯定垄断的不同看法也广泛存在。到目前为止,对垄断的看法国内外众多学者各执一辞,尚无定论。对于“经济赶超”与转型发展中的我国,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豪  
论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王俊豪(杭州商学院310035)近几年来,我国在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通过改革政府管制体制,日益重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率。本文在讨论自然垄断产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自然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1.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的合作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合作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依赖于地理差异的农产品海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建立合作经济体系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差异性。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融来化解政治差异性,通过加强互学互鉴来保持文化多样性。各国或地区应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尊重差异的基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深港合作有所推进,但也受到一定影响,展望未来5~10年,一带一路战略为深港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三五"期间深港两地应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尤其在建立湾区跨境治理机制和统计制度、提升要素流动效率、共同打造创新平台、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刚  
一、丝绸世界市场的基本状况 (一)丝绸商品的特点。 丝绸产量小。据国际丝协提供的资料,世界纺织纤维生产数量的基本比例为:棉花46.1%,合成纤维和人造丝48.5%,羊毛5.2%,蚕丝0.2%。而且蚕丝所占比例数十年来未有大的变动。不过,蚕丝生产的绝对数量还是不断增加的,从1958年到1988年30年间,世界蚕丝年总产量从3.33万吨增加到5.93万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李英武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天枢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它适应国际投资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国发展问题凸显的现实,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素自由化等国际合作的新潮流,可为沿线经济体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将对全球经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主动权竞争与政策协调技术风险等方面挑战,确保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推动亚欧非各国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我们要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稳妥化危为安,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一要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合作机制;二要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方面提高公共服务意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高度平等开放的全球性合作,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总体看,我国应着眼长远,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务实合作,有效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缘政治挑战;以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为核心,架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走廊;文化与经济相映衬、对外援助与互利合作相携手,凝聚国际合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力度,夯实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天枢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