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6)
2023(5214)
2022(4142)
2021(4106)
2020(3093)
2019(7165)
2018(7224)
2017(11850)
2016(7833)
2015(8705)
2014(8956)
2013(7871)
2012(7407)
2011(6947)
2010(7431)
2009(6449)
2008(6407)
2007(6166)
2006(5609)
2005(5114)
作者
(19054)
(15819)
(15641)
(15076)
(10082)
(7591)
(7380)
(6259)
(6064)
(5732)
(5486)
(5393)
(5089)
(5023)
(4900)
(4864)
(4793)
(4656)
(4640)
(4518)
(4208)
(3979)
(3768)
(3715)
(3702)
(3601)
(3557)
(3439)
(3204)
(3188)
学科
教育(19701)
(19428)
经济(19400)
管理(13811)
中国(13466)
(10858)
理论(9225)
(8761)
企业(8761)
(7881)
教学(7153)
(5794)
(5668)
方法(5651)
业经(4986)
地方(4922)
(4859)
发展(4847)
(4724)
(4161)
研究(4097)
(4091)
金融(4086)
(4076)
技术(4049)
数学(3905)
农业(3817)
数学方法(3771)
思想(3734)
(3730)
机构
大学(106086)
学院(100310)
研究(38855)
教育(29658)
(29386)
经济(28293)
管理(27765)
(27719)
师范(27646)
(24613)
师范大学(22983)
理学(22829)
科学(22761)
理学院(22312)
中国(22266)
管理学(21734)
管理学院(21499)
(19179)
(17347)
研究所(17309)
北京(16503)
(16303)
中心(16087)
技术(14983)
职业(14794)
(14252)
(13925)
财经(12420)
教育学(11412)
(11131)
基金
项目(59415)
研究(53075)
科学(48312)
基金(38536)
教育(33261)
(32219)
国家(31778)
社会(30682)
社会科(28735)
社会科学(28726)
科学基金(26390)
编号(25218)
成果(24893)
(24660)
(23216)
课题(21331)
基金项目(19694)
(18600)
规划(15854)
项目编号(15193)
重点(14978)
(14568)
(14277)
资助(14213)
自然(14060)
(13922)
自然科(13716)
自然科学(13714)
(13549)
自然科学基金(13438)
期刊
教育(51203)
研究(43733)
(36328)
经济(36328)
中国(30418)
学报(13357)
(12763)
职业(12529)
技术(12243)
科学(11720)
大学(11400)
(10472)
管理(9435)
学学(8568)
技术教育(8161)
职业技术(8161)
职业技术教育(8161)
图书(7729)
(7579)
论坛(7579)
农业(7444)
(6938)
财经(6840)
(6682)
金融(6682)
高等(6167)
(5960)
书馆(5813)
图书馆(5813)
成人(5546)
共检索到167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化树  叶冲  
基于地缘政治因素,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抗衡大国威胁,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盟通过创建东南亚高校合作组织,整合高等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资源,构建高等教育共同空间,努力推动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东盟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影响力。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地区发展模式向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转变,做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相适应、相协调的区域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化树  叶冲  孟亚歌  
基于"非洲复兴"的共同愿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盟按照一体化进程路线图,以"非洲个性"认同,引领非洲一体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创建高等教育空间,极大提升了非洲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及国际竞争力。探析非盟高等教育空间建设的成功经验,转变单一地区发展模式,建立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联盟;制定区域合作发展规划,搭建人才资源共治共享平台;推进多方联动协调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对深化中非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全方位合作,强化我国高校与非洲大学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中非高等教育交流互鉴,做强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相适应、相协调的区域高等教育,共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世纯  傅泽田  王怡  
MOOC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研究MOOC的产生、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MOOC和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与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俊亚  
全人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课程体系广、教学模式多样、考核方式多元等优势。今天的高等教育应加大普及全人教育课程,以公共课、基础课和课外活动、业余活动为主要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全人教育理念和思想,在教师教学方法中融入全人教育理念和思想,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提升青年大学生整体素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中夏  
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英国大学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实践过程具有许多可借鉴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继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曾经深受德国的影响。因此 ,考察德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在入学制度、seminar制、统一毕业考试制度、导师制、博士毕业评分制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独特制度以及重视学术研究的传统观念 ,对于改进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 ,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骏  
加拿大地方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极协调处理与政府、市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有机把握外部诸多关系对高校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对于我国地方高校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理清发展思路具有相应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北生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点可概括为:具有明确的产业意识和市场观念,依法治校;公立性、独立性与国际化;大学(本科)与学院(专科)分工明确,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具有教师聘任的全球化和“全职”与“非全职”并用的制度;教学管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经费筹措渠道等。以此为借鉴,可从五个方面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完善投资体制和制定分专业收费的政策,缓解学校的经费压力;实行分类指导,改变本科与专科培养目标不分的现状;管理重心下移,真正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吸纳社会和个人资金联合办学的机制;建立学分制和以人为本的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管理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丽  
问责制是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或个人监督公立高校资源使用情况和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在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高等学校需要回应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的问责要求。然而,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提出的利益诉求不同,对各种不同的要求作出回应也给高校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出了有效问责的四个原则,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茂波  沈红  
高等教育学费有"成本分担说"和"价格说"两种观点,由此也产生了"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的论争。主张"政府定价"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应基于"获利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主张市场定价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应基于"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本文结合学者们的论争,对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订的主体、依据、监管等进行梳理和分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安贻  
本文介绍了德国的学位制度,讨论了德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特色,探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作用,并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琦  阮平南  
高等教育属性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作者应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高等教育的二重特性进行了分析,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服务和人力资源产品都具有准公共品性。据此分析了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策略。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兵  
本文以2009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出的信息为依据,提出为中国开放远程教育的开拓者、探索者和主力军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科学定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邵琪   张义民  
对外援助是欧盟建构与东盟双边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育援助成为深化欧盟—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为拓展欧盟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与流动性,欧盟积极开展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2015年,欧盟启动“欧盟对东盟高等教育支持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欧盟—东盟高等教育政策对话,推动东盟资格框架实施,推进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促进东盟高校学生国际流动。欧盟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呈现出四大特征:尊重受援方的主体地位,关注受援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强调高等教育援助的国别差异性,注重通过援助促进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如何更好地化解区域教育治理理念上的分歧,探寻双方共同利益的增长点,提升教育援助与受援方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并以此为纽带促进务实性教育交流合作,这是欧盟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持续发展的新路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华军  刘兴华  
美国从在线学习效果、战略规划、教师支持、资源开放、注册人数五个指标出发,评价在线高等教育质量:在线高等教育已经穿越了学的行为与教的行为在时空上的距离,真正通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使美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在线国家。我们有必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这一新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